鄧小平提到接收香港方案:若英方有拖延,直接將部隊開進去

1992年10月,鄧小平出席中共十四大時,用兩句話就讓軍委副主席劉華清重新制定了香港駐軍方案。確定了香港回歸的兩手方案,和平接收和武力接收,也正是因為鄧小平這周全的兩手準備,才能讓香港在1997年7月1日順利回歸祖國的懷抱。在這順利回歸的背後又有着怎樣不為人知的艱辛和困難呢?英國又為此使用過何種手段來阻礙我們收復香港呢?

新中國成功建立之後,祖國日益的強大,同時收復香港就成了此時中國最主要的問題了。據史料記載,1982年起,中英雙方就香港問題展開了多次會談,英方為了繼續侵佔香港,可謂是花樣百出,不擇手段了。

就比如,英方代表假仁假義地提出為防止民眾恐慌而不讓我國派軍隊駐紮香港一事。然而鄧小平在面對這樣可笑的提議時則是強硬地回道:香港是中國的領土,沒有駐軍的權利還叫什麼中國領土!還有英方為香港人民的生活幸福考慮的說法,企圖只將香港主權交還給中國,而治理權依然握在他們英國手裡的方式。但這樣粗陋的法子肯定是躲不過我國政府的眼睛,鄧小平直接對英國前首相希思回應:這條路是不可能的,1997年香港必須回歸!

後來用了兩年的時間中英兩方經歷了22場的談判才終於達成了一致,起草出了收復香港的具體文件。但英國後來還想拖延時間,始終不提在文件上簽字的事情,這種情況下,鄧小平也徹底失去了耐心,並給英方最後警告,稱這方案是中國最後的方案,要是你們還不接受,我們將撤回這份方案,而撤回方案的後果你們自己負責。於是在1984年12月19日,雙方終於簽署了《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給這場兩年的談判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即使確定了香港回歸時間,但鄧小平心裡明白,英方到現在也沒有放棄侵佔香港的幻想,因此他才會用最硬氣的態度來對待這件事情,並嚴肅的說出:“如果有阻礙回歸的事情發生,部隊就開進去,一鎚子砸死。”這句肅殺的話盡顯中國對香港回歸的決心和信心,鄧小平在當時就是代表着千萬個中國人發聲,現在的中國不畏懼任何人,也不會任人被人欺壓,要戰就戰!

1997年7月1日,五星紅旗在香港會展中心緩緩升起,這歷史的一刻全中國的人民都陷入了歡呼的喜悅和響徹雲霄的掌聲中,而英方的代表查爾斯王子和當時最後一任港督彭定則康黯然離去。但即使在這看似順利的交接儀式背後,其實也暗藏着無數的危機關頭,英方也在其中下了不少的絆子。

在香港回歸前夕,我國各方都時時保持着最高的警惕,果然,在6月25日晚上8點,插着英國國旗的聯合艦隊突然出現在我國海域附近。兩艘護衛艦試探性地向前行駛,距離最近的宜賓艦在得知消息後迅速趕了過去,艦上的戰士們向他們前進時都做好了以身殉國的準備,一旦英方敢駛入我國海域,那麼宜賓艦必將毫不猶豫的出擊!

但英方艦隊也是狡猾,他們只是在海域上繞着圈子行駛向我國艦隊挑釁,我國政府這時也意識到了這是英方政府想在最後的時間裡再一下試探我國是否真的敢發起戰爭。毫無疑問,在那個時候,我國是決不允許任何挑釁主權行為的,於是宜賓艦上的軍人接到出擊的命令,瞄準英方艦隊的行進方向,全速前進,勢必要撞毀對方,與對方同沉大海。

在看到宜賓艦視死如歸的士氣,英方艦隊慌了,他們急忙退出了我國近海,駛向了遠方。但即使這樣我方依然時刻保持警惕,更是加派了三艘軍艦在海域里巡視,對峙了三天後,英方終於徹底放棄了最後的幻想。

而香港的會場里同時也進行着不見硝煙的戰爭,英方為了阻止香港的順利交接,竟試圖給我國下絆子,拒絕英國國旗在23點59分58秒降下,但是他們沒想到的是,我國外交官們個個態度堅決,因為這次香港的回歸對我國而言是會記載進歷史的,是不容許有轉圜餘地的,最終英方也只能被迫妥協了,讓我國國旗可以準時在0點0分0秒升起。

這雖然只是兩個小小的插曲,但我國不容許任何意外發生,必須將所有可能變成阻撓香港和平回歸的因素扼殺在搖籃中。世上沒有不費吹灰之力的成功,所有成功的背後都是一個個默默無聞、負重前行、無所畏懼的愛國戰士!香港回歸的道路雖然困難重重,但始終被我們一一解決。中國國土不容他人佔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