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為什麼立李治為太子?李承乾又為何謀反?



唐太宗李世民

公元626年李世民,登基稱帝之後,便將年僅八歲的嫡長子李承乾冊立為太子。

然而,已經坐穩太子之位,十幾年的李承乾卻被人揭發謀反!


太子謀反讓李世民心如刀割,李世民很早就表示過:哪怕是太子言行有什麼問題,腿腳不便,也不會改變李承乾的太子位置。

太子究竟為何要謀反呢?


太子李承乾

一、李世民對李泰恩寵



李承乾對李世民說:“是你對李泰的恩寵,讓我覺得我太子位置保不住了。我才謀反。”

李承乾這麼說,一是向李世民解釋,是李泰逼的。自己只是為了求自保,才走上了謀反的道路。二來,李承乾想要嫁禍李泰。李承乾無法接受深陷天牢的落差,臨死也要將李泰拉下馬。

這一番話說出來,就讓太宗大為吃驚。如果真的像李承乾所說,李泰確實包藏禍心。

李泰

接下來發生的兩件事兒,讓李世民很快做出了判斷:

第一件事情


李泰告訴李世民。如果你立我為太子,將來我繼位了,我會殺了我兒子,傳位給靖王。李泰這番表白,明顯就是在承諾,一旦自己當了皇帝位,一定會呵護好這份兄弟之情。甚至會為兄弟之情捨棄自己的孩子。太宗聽後倍感貼心。

但是身邊的大臣褚遂良第一個站出來說:“陛下,你也不想想,魏王李泰,當了皇帝,他會殺掉自己的兒子,將皇位傳給弟弟嗎?如果是你,你會殺掉自己的兒子,讓兄弟們繼承皇位嗎?”

褚遂良說完這個話,李世民就不吭聲了。李世民明白,李泰登上皇位之日,李治、李承乾凶多吉少。

唐高宗李治

第二件事情


李泰還私下裡跑到弟弟李治那邊兒說:“你平時和太子李承賢關係挺好,現在太子的事情敗露了,你不擔心自己嗎?”

李泰這話,立刻把年幼的李治嚇的魂飛魄散。

李治可謂愁壞了,年紀輕輕的李治就把這份憂愁,寫在了臉上。李世民一看,這孩子怎麼如此反常?詢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李泰在施加壓力。

這兩件事情已經讓李世民變得十分清醒,他看到了李泰對於太子之位的執着和不擇手段。立李泰為太子,關乎李承乾和李治兩位嫡子的命運。

李世民在經過“玄武門之變”之後,非常的不想自己的兒子在為了皇位,骨肉相殘。於是,李世民權衡利弊之後,決定放棄的嫡次子李泰,直接策立,嫡三子李治,來當皇位繼承人

這樣一來,李承乾、李泰流放到外地。李世民在最後的時間裡,立李治為太子。


貞觀23年,李世民操勞過度,舊病複發,沒多久就去世了。這一年,唐太宗李世民年僅52歲。年僅21歲的李治登上了皇位,成為了大唐王朝的第三任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