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4位水貨名將,一人斬殺關羽,一人斬殺魏延,一人斬殺龐統

正所謂“亂世出英雄”,在三國這樣一個烽火連天的時期內,誕生了不少名震四方的大將軍。我們最為熟知的,無外乎桃源三結義中的二弟關羽,時至今日還有不少人虔誠地供奉着關二爺

除了關羽以外,三次易主的魏延也是赫赫有名的鎮遠將軍,他們的武力值就像翻版的關羽,堪稱無堅不摧。當然,戰場上只有武將是萬萬不行的,畢竟擁有一名善於洞察人心的軍師才是王道。

說到三國時期的軍師,大家可能都只會想起諸葛亮,其實與諸葛亮並稱“卧龍鳳雛”的龐統才是真正的聰明人。


他沒有諸葛亮身上的那種清高,也沒有諸葛亮那般死心眼,身為謀士總是能夠審時度勢,做出最快、最優的選擇。不過,就算關羽再英勇,魏延再勇猛,龐統再聰慧,三人還是死在了三國四大水貨將軍的刀下。

那麼,這四個水貨將軍是誰?他們又是如何斬殺三國名將的?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這其中的故事。

馬忠:關羽之死

三國時期有兩個馬忠,第一位是蜀漢著名的軍事將領馬忠,曾多次率軍攻打曹操。我們今天的主角,則是東吳潘璋的部下馬忠,他唯一拿得出手的戰績,則是斬殺了關二爺關羽,以及關羽的長子關平

這位人微言輕,甚至在斬殺關羽之前毫無存在感的馬忠,是如何擒住蜀漢名將關二爺的。其實一切都要從馬忠的狗屎運說起,畢竟這人走起運來,連兔子都會自己送上門來。



事情發生在蜀漢主公劉備入川後,軍師諸葛亮便開始了漢中戰爭,而關羽發動了襄樊之戰,負責率領鎮守荊州的眾多將士們北上也加入了戰鬥。

誰曾想這一戰關羽打得非常狼狽,首先是吳國背叛了劉備,甚至直接與曹操聯手共同殲滅蜀漢大軍,這措不及防的聯盟,瞬間瓦解了關羽的勝局。

最讓關羽絕望的是,被他派去尋求援軍的士兵也有去無回,因為劉備義子劉封害怕引火燒身,便未曾援助關羽一兵一卒。無計可施的關羽,只能帶着眾多兄弟們往麥城撤退。

他想要憑藉麥城的堅固,等待劉備的救援,奈何此時從巴蜀入荊州的夷陵要道失守了,關羽只能北上去投靠劉封。沒曾想,在撤退途中竟然遇到了暗中埋伏的馬忠。



此時的關羽傷痕纍纍、又餓又困,身邊還只有十幾個殘兵,還在臨沮中了埋伏,馬忠分分鐘拿下了關羽,也正是因為這一仗馬忠一炮而紅,成為了東吳的將軍。

不過,這全都仰仗於馬忠的運氣,畢竟馬忠要是遇上身體健康、領兵數萬的關羽只有逃的份,而能夠斬殺關羽純粹是趁人之危。

經過這一戰後,馬忠再也沒有任何突出的戰績,他完全是一個靠狗屎運走紅三國的“水貨將軍”。

馬岱:魏延之死

至於第二個水貨將軍則是馬岱,雖然馬岱本人武力值超低,但他卻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哥哥,那就是西涼大將軍馬超。相較於馬超的輝煌成就來說,馬岱就像月光下的星子般暗淡無光,甚至還因為打不過張飛去找哥哥哭訴。



那麼,這樣一個“柔柔弱弱”的小將軍,又是怎麼斬殺孔武有力的魏延的呢?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要從蜀漢軍師諸葛亮說起,由於魏延三次認主,導致諸葛亮對他的印象十分不佳。

諸葛亮甚至曾經向劉備表示,如此三心二意的將領不要也罷,不如直接將魏延給殺了,也省的將來魏延泄漏了我軍的機密,又或者成為其他國家的助力。

奈何,主公劉備直接否決了諸葛亮的意見,甚至對魏延禮遇有加,不僅給了漢中太守的位置,還提拔魏延做了鎮遠大將軍,風頭一時無兩。

雖然魏延和諸葛亮做了同僚,但諸葛亮對魏延從未真正放下心來,於是他安插了一個暗線在魏延身邊,他就是馬超的弟弟馬岱。魏延之死發生在諸葛亮逝世之後,在諸葛亮大限將至時,曾囑咐馬岱與自己聯合演一場戲。



大致就是,有一個將士在魏延門前叫陣,以此來激怒魏延。果不其然,一向急脾氣的魏延走出了營帳,想看一看是哪個無知小兒想要找死。

沒曾想,站在魏延身後的馬岱突然拔出了身上的佩刀,直直地向魏延砍去。一直目視前方的魏延,從來沒有想到自己的下屬,居然藉著自己的信任殺了自己。

再加上,馬岱一直沒什麼存在感,這就能讓魏延更加輕敵了,至此威風凜凜的魏延死在了同僚的手上。而自從殺了魏延後,馬岱也在軍中名聲大震。

不過,許多人卻不知,這全都依賴於諸葛亮的妙計,馬岱不過是“死諸葛”的馬前卒而已。所以說殺死魏延的功勞,實在太過站不住腳,至於隨之而來的將軍名稱也是個笑話,充其量只能算個“水貨將軍”。



張任:龐統之死

說起三國明主,大部分人想到的都是曹操、劉備、孫權這三人,其實在劉備獨立出去之前,還有一位領軍人代表蜀漢,那就是劉璋。他統治益州時,益州百姓過得是小康生活,可謂是豐衣足食。

劉備、劉璋兩人本是同宗兄弟,但奈何政見不統一,只能就此分道揚鑣。兄弟二人分離之際,劉備曾邀請過劉璋帳下的一員大將,他就是張任。

因為劉備覺得張任此人有膽氣、有志氣,但張任明確的拒絕了劉備,表示自己誓死追隨劉璋,慘遭拒絕的劉備只能悻悻的離開。至於殺龐統則是一場誤殺,有膽氣但眼神不好的張任,將龐統認成了劉備。

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他,當即下令讓弓箭手射箭,如雨般密集的弓箭瞬間射中了馬上的龐統,這一箭直接導致了龐統的死亡(原本是想殺劉備的)。



此戰讓張任出名了,但張任在射殺龐統之後,他再也沒有什麼能夠拿得出手的戰績。後來,劉備擊敗了劉璋、入主益州,張任就沒了消息,所以這水貨名將的稱號,他可以焊在自己的頭上了。

嚴顏:擺爛的將軍

最後一位水貨將軍乃是嚴顏,嚴顏雖然沒有殺死三國時期的哪位名將,但他卻是擺爛得最徹底的水貨將軍,為何會這麼說呢?他與張飛相愛相殺,兩人也有過一戰,將“老當益壯”四個字演繹得淋漓盡致。

經歷過被張飛生擒活捉的事件後,嚴顏直接投降加入了蜀漢陣營,雖然體現了“打不過就加入”這句話,但當時的嚴顏給人的感覺不輸黃忠多少。

可惜的是,而在加入蜀漢陣營後,嚴顏就再也沒有出現過,書中也只用“引為賓客”這四個字草草交代了他的結局。由此可見,成為蜀漢人的嚴顏,徹底地在劉備陣營中過上了退休的好生活。



這種尋個主子、等退休的將軍,自然是要被稱作水貨將軍的。總的來說,以上這些水貨將軍,雖然曾因斬殺過三國時期非常厲害的名將而名聲大噪,但終究不過是曇花一現。

畢竟根基不穩,又何以談築高樓呢,人生亦是如此!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