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蘭克:FBI最年輕通緝犯,5年騙26國詐取數百萬,晚年因反詐致富

他是著名電影《貓鼠遊戲》當中詐騙大師的原型人物。

他16歲“出道”,21歲前偽造過250萬美元的支票,行騙26個國家,耍得FBI團團轉,甚至還出了本自傳,就叫做《有本事來抓我吧》,為人相當囂張。

他同時也是FBI史上最年輕的通緝犯,先後冒充過飛機駕駛員、兒科醫生等,用各種手段詐取幾百萬美金,最後因為被問候而被捕。

他就是被譽為“20世紀最強詐騙藝術家”的弗蘭克•阿巴內爾。

出獄後,這個弗蘭克又被政府招安,成為FBI研究員和外地辦事處的顧問與講師,在他的協助下破獲了不少案子。

那麼,弗蘭克為何要走上騙子之路?他在前半生都做過什麼?後半生如何為FBI奉獻?

一“詐騙藝術家”是怎樣煉成的

1948年4月27日,弗蘭克•阿巴內爾出生於美國紐約。他從小聰明過人,記憶力超群。

小時候,弗蘭克全家就靠一間文具店維持着生計,家庭環境不是很好,父親還經常酗酒與母親吵架。

受家庭影響,即使天資聰慧的弗蘭克也漸漸變得不學無術。

一天,弗蘭克冒名使用其父的汽油信用卡和一輛卡車,在加油站購買了輪胎、電池和一些汽車相關的物品,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

半小時後,弗蘭克又返回商店將東西全部退掉,套取了卡里的現金,把錢花了個精光,直到逾期被銀行罰款,事情才暴露,實屬“大孝子”。

到了1965年,弗蘭克的母親再也受不了酗酒的父親,最終選擇了離婚。那一年,弗蘭克16歲,他的人生也就此走到了分水嶺。

家庭的突然破碎,讓弗蘭克不知所措,他後來選擇離家出走,流落街頭成為一名街溜子。

混了幾個月,弗蘭克又覺得這種日子太無聊,其他小混混們和他的水平差太多了。

在弗蘭克眼裡,小混混們太笨了,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一言不和就打打殺殺,又低級又危險。跟這群牛馬猴羊混在一起,嚴重拉低了自己的檔次。

於是,弗蘭克果斷離開了,他想要找份正經職業。

可弗蘭克一無文憑、二無經驗,果不其然,來錢快的正經工作是找不到的了。干苦力是不可能的,做生意他也不會做,於是他索性先找了一份不累的工作——銀行保安。

累確實不累,每天見到的錢也確實多,但沒有一分是自己的。

弗蘭克腦瓜一轉,發現了一個漏洞,無意間看到許多汽車出租公司,會把一天賺的錢放進銀行固定的投遞箱里。

於是,他悄悄地在投遞箱上貼通知:暫停服務,請將存款交給值班的安保人員。

而這個安保人員就是弗蘭克。

他本來只是想試試的,沒想到第一次出手竟大獲成功,顧客把大把鈔票親自送到自己手裡。弗蘭克心裡樂開了花,還覺得挺好笑:一個投遞箱怎麼可能暫停服務呢?

因為銀行每天人流量很大,所以起初並沒有人懷疑弗蘭克。當銀行反應過來時,弗蘭克早已攜款潛逃。

當年沒有那麼多的身份識別和監控系統,這種案件的偵破難度極大,弗蘭克因此得以逍遙法外。

他也從此變得一發不可收拾,有了第一次就會有往後的無數次,在蒙坑拐騙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二、詐騙天才的犯罪之路

不久之後,弗蘭克開始探尋一些更高技術含量的詐騙,例如信用詐騙,他用自己的支票在自己賬戶所在的銀行超額提現。

弗蘭克知道,這麼做遲早會被銀行發現,所以事先在多家銀行開了多個戶頭,甚至偽造新的身份來掩蓋。

這樣做確實可以成功騙取現金,但效率實在太低。因此,弗蘭克想到了另一種辦法,偽造假支票。

50年前,要偽造一張支票,只需要弄到一台壓機長90英尺、高18英尺的海德堡印刷機,並向專業的印刷工人請教如何分色、底片、排版即可,整個過程只需花費兩個月的時間。

比較著名的手法,是將自己存款單上的賬戶號碼打印到別人的空白存款單上。

在這番操作下,其他儲戶所存的錢並沒有到達指定的賬戶,而是打到了弗蘭克的賬戶上,真就躺着都能賺錢。

換作大多數人,這時候應該都收手了。但弗蘭克的野心太大,他搞到錢之後到處揮霍,好吃好喝四處旅遊。很快,他的錢就花完了,於是只能繼續靠行騙維持這種奢靡的生活。

每次贓款得手後,弗蘭克就換了髮型和口音,從一個城市來到另外一個城市。

一次,他看到一個飛行員被一群空姐圍住,有說有笑,十分受歡迎。

弗蘭克心想,自己長得也算初具人形,既然支票都能偽造,為什麼不順勢偽造一個體面一點的身份呢?畢竟冒充飛行員,還能免費乘坐飛機。

很快,弗蘭克將目標選定為泛美航空公司

但要做飛行員,首先需要一張員工卡。他假扮成泛美的採購員,以採購員工卡的名義,來到一家和航空公司合作過的打印店,讓對方拿出各個公司的樣板給他看。

按計劃,弗蘭克選中了泛美航空公司的樣板,表示準備照這個模板定製一大批,並要求老闆把他的個人信息、照片打印上去,說是要帶一個樣板回去給公司看看。

老闆自然不會放過這單大買賣,為了討好泛美航空公司,他當天火速加工。就這樣,弗蘭克搞到了一張員工卡。

員工卡到手後,弗蘭克來到泛美航空公司的紀念品店買了一個飛機模型,將粘在機翼上的徽標揭了下來,貼在員工卡上,看起來一點問題沒有。

同時,他甚至還偽造了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頒發的飛行執照

緊接着,弗蘭克需要一件飛行員制服,於是他給航空公司打了一通電話,聲稱自己是飛行員,但制服弄丟了。

電話另一邊,公司給了他一個地址,隨後弗蘭克跑到那裡,憑藉假證件順利領取一套新制服。

為了讓自己看上去更像飛行員,弗蘭克還冒充航空大學的學生代表,對泛美航空的相關人員進行深入採訪,這讓弗蘭克把飛行員這個職業徹底地了解了一遍。

自此,除了不會開飛機之外,弗蘭克的舉止談吐什麼都跟真正的飛行員沒有區別,就連他本人都恍惚覺得,自己就是個飛行員。

這一年,他16歲。

很快,弗蘭克憑藉出色的演技騙過了疏於審核的內部人員,混得副駕駛一職。

後來,根據泛美航空公司的統計,弗蘭克在16至18歲期間,利用偽造的員工身份,享受免費飛行至少250次,總航程1600000公里,飛遍26個國家到處遊玩。

期間,弗蘭克的吃喝住行都由航空公司報銷,還泡到了空姐。落地後,弗蘭克也沒閑着,不忘喬裝打扮跑到當地銀行行騙,偽造假支票套現。

畢竟,誰也不會想到,罪犯竟然是一個航空公司的副駕駛。所以每次都是當地警方還在調查當中,弗蘭克這邊就搶先坐飛機溜走了。

三、無資格的醫師,自學成才的律師

然而,蒙坑拐騙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特別是副駕駛這種高技術含量的工作。

有時,飛行路程太長,機長因為要短暫休息,途中就需要讓副駕駛操控飛機。可弗蘭克不會開飛機,這可怎麼辦呢?

有一次,他在三萬英尺高空中接過飛機操縱桿,嚇得一身冷汗,悄悄啟動自動駕駛功能。140多條人命就在他的手上,這可不是開玩笑。

這件事讓弗蘭克有了心理陰影,再加上後來在一次飛往新奧爾良的航班中,他的身份差點被識破。

出於恐懼,弗蘭克就此不再冒充副駕駛。

不久後,他逃到了佐治亞州亞特蘭大,用類似的技倆,搖身一變,成了一名兒科醫院醫生監事。

這個崗位不需要實際執行任何醫療程序,並且他可以設法用幽默來掩蓋自己對醫學知識的缺乏。

直到有一天值夜班的時候,一個嬰兒因為弗蘭克的疏忽差點窒息而死。

當晚,護士告訴弗蘭克,這是“藍色嬰兒”。這是一個術語,指的是出生時患有某種疾病的嬰兒,這種疾病導致他們遭受組織缺氧的痛苦。

弗蘭克意識到,冒充醫生跟飛行員一樣有風險,可能會嚴重危及生命,於是便又辭去了工作。

從那以後,弗蘭克決定做不跟生命沾邊的工作。

弗蘭克的第三份職業,是路易斯安那州的律師工作。他故技重施,先是偽造了哈佛大學的法律學位,再通過自己的努力,半年參加了三次法考,最終獲得律師執照。

高中輟學、從未踏進大學校園半步的他,居然成了一名真正有資格的律師。

自然,誰也不會想到,這個將在法庭上大談法治的男人,其實是一個只有19歲的全球通緝犯。

有一天,弗蘭克遇到另一位實際畢業於哈佛的律師,他害怕自己的身份會被揭穿,於是再次逃離。

這一次,他去了猶他州,在那裡偽造了一個哥倫比亞大學的學位,成為一名助教,教了一個學期的社會學。

與此同時,大半個歐洲都在通緝弗蘭克,暫時還一籌莫展。而美國警方對弗蘭克的追捕網也是步步緊收。

於是,弗蘭克決定到法國避避風頭。

在電影《貓鼠遊戲》中,弗蘭克在法國的一位空姐前女友認出了他,隨即打電話報了警,弗蘭克就此落網。

現實中,弗蘭克卻是想去法國但沒有去成,當天被捕待在紐約。

至於被抓住的原因,是因為一次出去吃飯的時候,一位偵辦此案的FBI人員恰巧也在場,看他有點像通緝令上的弗蘭卡,於是就故意喊了一下他的名字:“嘿!弗蘭克!”

弗蘭克下意識地回了回頭,然後就被抓住了。那一年,弗蘭克僅21歲。

當時,全世界有很多國家要求引渡弗蘭克,因為他幾乎把整個歐洲都給騙了一遍。被捕後,有12個國家要求引渡他,想請他吃牢飯。

最後,弗蘭克坐了5年的牢,釋放出來的時候也才26歲,可謂是“年輕有為”,只是沒用在正道上。

勞改期間,弗蘭克還在閑暇時幫助美國警方偵破了不少案子。

鑒於弗蘭克有這麼惡劣的前科,想找到工作是不可能的了。而正當他打算重操舊業的時候,FBI找上門來了。

他們給弗蘭克一個重新做人的機會——招安,給他安排了一個顧問的工作,讓他鑒別一些真假證據。

當時,各大銀行的支票和證件都需要人工辨別真偽。

於是,弗蘭克就利用自己多年來的經驗,以及被FBI招安的身份,在一家銀行找到一份鑒別票據的工作,將自己的名聲做大做強。

有了一定的積累後,弗蘭克成立了一家反貪污欺詐顧問公司,專門為FBI以及各大金融公司服務。

前半生欺詐鋃鐺入獄,後半生反詐賺得盆滿缽滿,弗蘭克真可謂是亦正亦邪的人生贏家。

文/尕娃子

參考資料:淺析《貓鼠遊戲》中弗蘭克的人物形象和意義,顏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