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女》往事:陳強開始不願扮演黃世仁,擔心演“壞人”找不到對象

“北風那個吹,雪花那個飄……”《白毛女》是中國革命文藝發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自1945年歌劇《白毛女》在延安首演至今,這一題材先後改編衍生成為故事影片、芭蕾舞劇、京劇以及眾多地方劇種,可謂家喻戶曉。

1945年4月,歌劇《白毛女》上演期間,反響極為熱烈:當黃世仁在白虎堂向喜兒施暴時,首長席後面的幾個女同志失聲痛哭;當幕後唱起“舊社會把人逼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的主題歌時,全場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

陳強一開始並不想扮演黃世仁。延安魯藝的《白毛女》創作組一成立,陳強就參加了,在討論排戲的時候他早就起了心思,瞄準了喜兒的父親楊白勞,他認為這個角色有好戲。在前方演出他多數是演老頭,要讓他塑造這個角色,輕車熟路,定能成功。沒想到,分配角色時卻讓陳強演大少爺黃世仁。陳強去找導演:“為什麼偏讓我演黃世仁呢?我沒有體驗過地主的生活,黃世仁在舞台上的所作所為,我能表現出來嗎?難道我像壞蛋嗎?”

其實,陳強的內心是怎麼想的呢?演這個角色他沒有成功的把握,如果真的演成功了,對他就更不利了,這會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再想扮演正面角色就困難了。再說,他還沒結婚,給人們留下了“壞人”的印象,女孩子們還敢接近他嗎?陳強越想越苦惱,於是,他嚮導演提出不演反面人物黃世仁。這樣一來,《白毛女》的排演工作無法進行,劇組不得不把戲停下來做陳強的思想工作。

陳強不愧是一名革命文藝工作者,最終還是無條件服從了組織安排。沒想到,一炮打響,陳強因演黃世仁這個角色而聞名中外。

1946 年張家口保衛戰間隙,聯大文工團到懷來演出歌劇《白毛女》。演到最後一幕時,台上群眾演員高呼“打倒惡霸地主黃世仁”的口號聲。

“翻身人看翻身戲”,《白毛女》以鮮明的政治主題很快成了解放區影響最大、最受歡迎的劇目。丁玲曾描寫過看戲的場景:“ 每次演出都是滿村空巷,扶老攜幼.....有的淚流滿面,有的掩面嗚咽,一團一團的怒火壓在胸間。”新中國成立以前,歌劇《白毛女》演遍大江南北,觀眾人數達百萬。一些村子看了後,很快發動群眾展開反霸鬥爭,並激勵許多人投身革命。許多戰士在槍托上刻下這樣的口號一一“為楊白勞報仇”“為喜兒報仇”,掀起殺敵立功的熱潮。

■文/摘編自《向陽而生》 (李延青 王律 著 花山文藝出版社出版)

■編輯/賈立芳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