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漢是我國歷史上最華麗的篇章,西楚霸王與漢高祖的較量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沒有一場戰爭像這場戰爭一樣迷人。它的勝負不僅決定了一個偉大王朝的誕生,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這場戰爭重要的不光是結果,而是戰爭本身。 因為這場戰爭幾乎每一個情節都成為後人津津樂道的經典故事,一個個膾炙人口的成語由此誕生。

這場戰爭的兩位主角更是星光熠熠。他們成為中國歷史上兩個具有代表性的男性形象,不光兩個主角閃耀,很多配角也同樣耀眼。他們的所作所為對後世影響深遠,屈辱與奮進,忠誠與背叛,英雄與美女,戰爭與和平。秦末,華夏大地上演了一場舉世聞名的跌宕起伏的大戲。

這是一支非常壯觀的巡邏隊。儀仗隊儀態萬方。其中一人坐在車裡,一臉的不可一世。每個人都害怕他。他是秦始皇。沛縣的一群農民遇到了秦始皇的出巡。當他們看到這一幕時,他們都很驚訝與恐慌。突然,人群中傳來一個聲音,大丈夫生而如此。說話的人就是漢朝開國皇帝劉邦

劉邦,沛縣人,是個不耕種,遊手好閒的農民。據史書記載,那時候的劉邦,終日懶散閑散。然而就是這個看似遊手好閒的地痞無賴,卻混到了沛縣亭長的位置上,和沛縣衙門裡所有的官員都處得很好。 有一次,縣令的好朋友呂公喬遷之喜,縣裡所有的官員都去祝賀他。劉邦身無分文,也厚着臉皮去了。呂公看出劉邦異於常人,就告訴劉邦,他有個女兒想許配給他。劉邦當即答應了這門親事。 呂公許配給劉邦的女兒呂雉,成為了漢高祖的皇后,並在未來一番神操作顛覆了西漢王朝。

在沛縣四五百公里外,還有一個人目睹了秦始皇的巡遊。 這個22歲的小夥子很不屑地指着坐在中間的秦始皇說:以後我一定要取代他。

這個人就是項羽楚國人,身上流着貴族的血。項羽的祖父項燕是楚國著名的大將軍。他在與秦國將軍王翦的戰鬥中被擊敗,隨後自殺了。他的自殺也讓孫子項羽有學有樣,最後兵敗烏江自刎。

據史料記載,項羽小時候不擅長讀書,也不學劍術。他叔叔項梁罵他。項羽說,識字算數只是記名字和數目而已。武術只能個人對敵使用,不值得學習。他想學一門技能,叫“萬人敵”。一個人可以打敗很多人,所以就找人教他兵法。 由此可見項羽的野心很大。此人身高八尺多,能扛巨鼎,才華橫溢。 說他力量大,塊頭大,如果按照我們現在的基本算法,他將近一米九並且還是一個英俊的男人。 力氣很大,所以民間有他的傳說,包括司馬遷的史記,也記載了他力氣大到可以輕易舉起一個千斤大鼎。項羽家是被秦國滅了,所以項家和秦國有深仇大恨。這樣的仇恨也早早埋在了項羽的心裡,成為他日後對抗秦國的強大動力。

公元前210年7月,秦始皇在第五次巡遊途中病死。一時間,整個秦國陰雲密布。秦始皇死後,小兒子胡亥為秦二世繼承了王位。不到一年,秦始皇以其威望壓制和掩蓋的帝國危機終於以不可阻擋之勢爆發。

公元前209年,也就是秦始皇死後不到一年的七月的一天,天氣非常惡劣,一連多日都在不停地下大雨。 一行900人冒雨行進在漁陽戍邊的道路上,但連綿不斷的雨水使他們無法按時到達目的地。根據秦國的法律,延期將被執行死刑。於是他們兩個在絕望的時候決定反抗。這兩個人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的領導者陳勝吳廣

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斬木為兵,揭竿為旗,也引起了連鎖反映。在攻克楚國故都的陳郡後,陳勝自立為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政權。 一石激起千層浪,全國人民紛紛殺地方官,響應起義。一時間各地都開始反對暴秦。

就在這時,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陷入了低潮。 當時,陳勝和吳廣因缺乏戰鬥經驗、指揮失誤和內部不和而被內姦殺害。

與此同時,當亭長的劉邦在泗水護送一批民夫,到咸陽秦始皇陵。路過茫盪山時,他發現俘虜們一路不停地逃跑。劉邦想這樣走下去,到了咸陽,還能剩下幾個人?他乾脆跟大家說都散夥吧,他就逃到山裡去了。十幾個人願意跟隨他。劉邦帶領的一群人躲在茫盪山的森林裡打家劫舍。

附近的混混們都紛紛來找他。當時最重要的力量是項羽的叔叔項梁領導的起義隊伍。為了避免崩潰的危險,大家投靠了項梁和項羽,一直在打仗的劉邦帶着蕭何張良投奔了正處於鼎盛時期的項梁。

以後楚漢戰爭的兩個主角項羽和劉邦,第一次走到了一起,成了戰友並且結拜為兄弟。強大的項梁讓楚國王室後裔楚懷王繼位,這樣贏得了民心。項梁、項羽率領的楚軍接連擊敗秦軍,先後攻克複康、東阿、城陽、濮陽、供需。一連串的勝利讓項梁驕傲自大,也讓他輕敵。

秦將章邯趁機調兵攻打定陶,項梁猝不及防。他戰敗被殺。 項梁死後,章邯攻破趙國,以四十萬大軍圍困巨鹿。這下嚇壞了剛即位的楚懷王,他便以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副將,率領五萬大軍北上救趙。與此同時,楚懷王派劉邦的軍隊挺進關中,逼近秦朝的中心。楚懷王與眾將軍們約定,誰先入關,誰就可以稱為關中王,這也為以後留下了巨大的隱患。

由於宋軼故意拖延時間,他在安陽停留了46天,拒絕打仗。項羽急於報仇,又擔心失去戰機,於是殺了宋軼。眾兵推項羽為代理上將軍。 下令每人只帶三日軍糧,並破釜沉舟,燒掉營房,自絕後路。 在巨鹿包圍了秦將蘇角王離的軍隊,切斷了他們的糧道,打了九個勝仗,粉碎了秦軍,殺死了王離,這個曾經卻匈奴700餘里,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的王離軍團隨即消失在巨鹿城外,也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此戰後項羽封神。

由於秦軍主力開赴趙地,西線空虛,劉邦軍一路沒有遇到很大的抵抗。 劉邦的戰略目標很明確,就是儘快入關,所以採取了靈活的戰略戰術到達咸陽。這時秦政權內部發生政變,趙高逼迫秦二世自殺,另立子嬰為帝,同時派人與劉邦接頭企圖共分關中,子嬰不甘受趙高的擺布,將其誅殺,同時負隅頑抗,與劉邦大戰於藍田,結果秦軍一敗塗地。

巨鹿之戰後,秦軍實際上已經喪失了抵抗能力。這讓劉邦得以攻打咸陽。公元前206年10月,在位僅46天的秦王子嬰素車白馬,奉上皇帝玉璽和兵符,出城投降。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帝國秦王朝也就覆滅了。

這時候有人建議殺了秦王子嬰。劉邦沒有同意,而是讓人好好照顧他。進入咸陽後,劉邦立刻被帝都的繁華所吸引。他計劃住在宮殿里好好享受一番。樊噲勸他說,這些奢侈的東西是秦朝滅亡的禍根。希望你能查封財產,趕緊回壩上, 劉邦不聽。張良也勸他,劉邦幡然醒悟,接受了他們的意見,立即回到壩上軍營,約法三章:第一、殺人者處死;第二、傷人者根據傷情輕重定罪;第三、搶人東西者,看贓物多少定罪。除了這三條,原來秦政府頒布的所有法律全部取消。就在劉邦不遺餘力收買民心,為奪取天下做準備的時候,項羽將投降的20萬秦兵全部活埋,然後率領各諸侯兵向咸陽進發。

最後項羽的軍隊集結在鴻門,而劉邦卻以微弱的十萬大軍駐守壩上。兩軍隔河相望,戰爭一觸即發。雙方實力對比是劉邦10萬大軍,項羽40萬,也就是10萬vs 40萬。如果兩軍衝突,無疑是劉邦的敗局。這時候劉邦展示了他高超的人際交往能力。他去項伯家,一番吹捧讓項伯和他做兒女親家。

項伯被感動了,於是提議劉邦去鴻門參加宴會,向項羽道歉。有了項伯的庇護,劉邦自然很有信心地選擇了道歉。 劉邦得知項羽要進攻他的第二天,就出現在項羽的營帳前,一頓溜須拍馬,讓項羽聽得很舒服,並設宴款待了劉邦。席間,范增幾次示意項羽殺劉邦,項羽都不理會。隨後范增讓項莊舞劍,趁機殺了劉邦。項伯見形勢危急,也拔劍起舞,趕緊保護劉邦。危急時刻,樊噲帶劍持盾獨闖宴席,成功的攪亂了項莊的舞劍,劉邦得以逃脫。

從鴻門宴可以看出,劉邦這個人他真的很機智,遇到突發事件,應變力強。但項羽是個優柔寡斷,心軟的人,沒有長遠的眼光。 項羽自恃功高,楚懷王卻堅持先入關中者稱王,項羽十分生氣就自立為西楚霸王,建都彭城。此外,他還以老大的名義一口氣封賞了18個諸侯王,重新調整了現有的諸侯國,把重要的地方分給了自己的親信。

此舉引起了部分諸侯王的強烈不滿。而按照懷王之約,本應該成為關中王的劉邦卻不得不把權利交出,在項羽的安排下被封為漢中王,統轄巴蜀、漢中一帶偏遠之地。鴻門宴之後,項羽害怕劉邦對自己有威脅,就把劉邦冊封到了交通非常不便的巴蜀。劉邦聽後勃然大怒。他想發兵進攻這個項羽,準備和項羽決一死戰。

這個時候,劉邦的下屬認為時機還不成熟。劉邦也接受了這個建議。公元前206年4月,劉邦正式出發去封地。這時,張良提出了一個計劃,他要求劉邦燒掉漢軍經過的所有巴蜀驛道,以防備諸侯軍的越境偷襲。這樣也可以表明去了就再也不回來了,讓項羽放心。在人生的重要關頭,劉邦選擇了低調,夾起尾巴做人。

但是也不能一直夾着尾巴做人吧?想打卻打不過,就在劉邦不知所措的時候,韓信來找劉邦了。韓信先是跟着項梁的舅舅,但沒有得到重用。劉邦入蜀時投奔漢軍,受到蕭何賞識,但劉邦聽說他受過胯下之辱,所以看不上韓信。蕭何向劉邦推薦韓信,說他是天下第一人才。劉邦要想打敗項羽,奪取天下,還得靠韓信。劉邦知道聽人勸吃飽飯的道理,接受了蕭何的建議,並擺出高姿態,舉行容重的受封儀式,拜韓信為大將軍。

韓信也沒讓劉邦失望,一上任就為劉邦制定了統一全國的戰略。公元前206年5月,劉邦採納了韓信的策略。正當項羽忙着鎮壓各路諸侯的時候,他開始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突然襲擊雍王章邯,迅速平定三秦,讓富庶的關中地區再次回到自己手中。這時,明面上的老大楚懷王被項羽秘密殺害,頓時天下嘩然。他殺死了他叔叔項梁為收買人心而擁立的楚懷王,他在道德的制高點上一敗塗地。劉邦利用這一點,號召大家反對項羽。

公元前205年3月,楚漢戰爭的序幕正式拉開。在項羽四處平叛的同時,劉邦率領56萬大軍大舉東進。短短一個月,劉邦攻陷彭城,項羽立即率三萬兵救彭城。項羽包圍了劉邦,雖然只有三萬兵力的軍隊,卻將56萬大軍按在地上摩擦,劉邦的軍隊很快就崩潰了。在他將老婆孩子都踢下車準備自己逃跑時,奇蹟出現了。突然颳起了大風,飛沙走石,一片漆黑,劉邦趁機突出重圍。此戰中,項羽3萬大軍擊潰劉邦和諸侯國聯軍56萬,並傷亡近20萬。大戰失利之後,劉邦意識到自己沒有能力指揮大軍和項羽全面作戰,然後就有了韓信帶兵多多益善。

彭城戰敗後,劉邦留在滎陽吸引項羽主力。之後,楚漢相持了好幾年。雖然項羽幾乎所向披靡,但處於弱勢的劉邦就像不倒翁,項羽不管怎麼樣,都不能徹底消滅劉邦。當時韓信從北方繞道,打敗了趙王,來到今天的山東,劉邦為了籠絡得大勢的韓信,立韓信為齊王。隨着韓信的完全投入戰鬥,就形成了對項羽的合圍之勢。在接下來的一年多時間裡,韓信率領他所向披靡的騎兵,先後奪取了魏國、趙國和燕國,緩解了北方漢軍的壓力,孤立了項羽。

與此同時,劉邦聯合彭越英布擾亂項羽後方,項羽開始腹背受敵。結果幾乎是預料之中的。公元前203年8月,項羽終於接受了劉邦的和談建議。雙方講和,以楚河為界,以西屬漢,以東屬楚。這裡就是楚漢中分天下的楚河漢界

劉邦本想領兵回關中,做半壁江山的主人。張良、陳平卻說楚軍兵疲糧盡,這是上天要亡楚,不趁此機會滅掉項羽。劉邦醒悟過來,命令他的部隊攻擊項羽。

當時劉邦指揮各路兵馬合擊,項羽節節敗退,退到了垓下,卻被韓信的三十萬大軍團團圍住。被圍困後的夜晚,悲壯的楚歌隨風從四面八方傳來,感覺大勢已去的項羽正在大營中借酒消愁,隨後,虞姬給項羽唱歌后就拔劍自殺了。最後劉邦把這個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英雄人物給打敗了。項羽敗退到烏江這裡,但項羽執意不肯上船。

回想當年帶8000江東子弟過江,現在只剩下自己一人,又想到了自己伯父項梁戰死沙場,無顏再見江東父老,將自己心愛的烏雅馬送給僅剩的幾個部下,於是步行持短兵器與漢軍決戰,又殺傷漢軍上百人,最後力竭自刎身死。楚漢爭霸到這裡也就完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