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以後,你要遠離這5種人:看似有實力,其實沒什麼真本事

想必你應該聽說過“紙上談兵”這個成語。

戰國時期趙括,雖然熟讀兵書,但不能活學活用,以至於在長平之戰中,使得趙國敗給秦國。而趙國也因為這場戰役,國力漸衰,最終被秦國吞併。

仔細分析趙括這個人,其實有以下五個特點,而且在現代生活中,我們身邊也有這樣的人,對於35歲以上的人來說,交朋友的時候,一定要遠離這類人。

一、巧言令色

趙括是戰國名將趙奢的兒子,每當趙括與父親談論軍事問題的時候,就連身為將軍的趙奢,都挑不出趙括的毛病。這至少說明了一個問題:趙括的口才還是不錯的。

但問題是,再好的口才,也需要肚子里有乾貨,否則就只能是夸夸其談。

其實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人——總是能把話說得非常漂亮,你與他剛認識的時候,往往會被他的滔滔不絕所吸引,但時間一長,你才會發現他只是空有其表。

所以遇到這種巧言令色的人時,一定不要被對方的口才所迷惑,以免自己被欺騙。

二、泛泛而談

戰場上的形勢,是瞬息萬變的,不可能說你掌握了某種規律,就一定會取得戰爭的勝利。但趙括不一樣,無論說到戰場上的哪一種情況,趙括都能說上幾句——這顯得趙括有些“博學”。

實際上,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什麼都知道、什麼都精通。如果你和某人交朋友的時候,發現無論聊什麼話題,對方都能說、都能聊,那麼這不代表他實力強悍,反而是半瓶水響叮噹。

如果你被這種“假博學”蒙蔽了雙眼,將來就很有可能因此而遭受損失。

三、不懂裝懂

趙括最大的問題,並不是不懂兵法,而是不懂真實的、具體的戰爭——明明不懂,卻以為自己懂了,這才是趙括失敗的根本原因。

如果跟這種不懂裝懂的人交朋友,你知道會帶來多麼可怕的後果嗎?

比如有個朋友打算跟你一起合夥創業,對方把創業項目說得天花亂墜、頭頭是道,讓你誤以為對方是這個行業的精英。最終,你把身家全部投進去以後,就會因為對方的不懂裝懂而賠得血本無歸。

四、人云亦云

在長平之戰中,趙括不顧戰場上的實際形勢,排兵布陣都完全從兵書上照搬。最終由於戰爭形勢的變化,趙括被秦軍包圍,亂箭射殺。

古人說:“盡信書,不如無書。”作為一個有思想的“人”,在面對問題的時候,最可怕的就是不僅沒有主觀判斷能力、又不顧客觀因素的影響。這就叫作隨波逐流、人云亦云。

這樣的人,通常都是牆頭草。與他們交朋友,也許當下他會對你掏心掏肺,但很可能轉過身去,他就把你給賣了。

五、避實就虛

要說趙括有沒有本事,其實也還是有的。畢竟,能夠精通各種兵書也是一項本領。關鍵在於,趙括解決不了實際的問題。真正在戰場上遭遇困難的時候,趙括就束手無策了。

同樣的道理,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人:當你遇到一些小困難的時候,他是非常樂意幫助你的;但當你遇到一些嚴肅的大問題時,他會為了不讓自己掉面子,跟你“打太極拳”,最後耽誤你的大事。

像這種喜歡避開實質問題的人,如果你把重要的事情交給他,就容易引發一系列的嚴重後果。

結束語

無論是巧言令色、泛泛而談、不懂裝懂,還是人云亦云、避實就虛,總的來說,這些特點其實就是一句話:看似有實力,其實沒有什麼真本事。

對於這種人,如果在35歲之前,你尚且可以和對方交朋友。畢竟,大家都還年輕,都喜歡侃侃而談、指點江山。

但是,到了35歲以後,就沒有那麼多試錯和承擔代價的機會。這時,如果再遇到這種華而不實的人,就要直接選擇遠離。

END

我是夢瞻,祝你脫貧也脫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