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的紅軍東征:打到山西去,擴大根據地,東進播下抗日的火種

中國紅軍的發展史上,東征山西有着重要的地位。這是中央紅軍歷經長征的千難萬險,到達陝北根據地後進行的一次軍事行動。既擴大了紅軍的影響,宣傳了抗日的口號,又鞏固了根據地,壯大了紅軍力量。從1936年2月20日開始東征,歷經117天的戰鬥後凱旋。用毛澤東的話來說是,“打了勝仗,喚起了民眾,籌備了財物,擴大了紅軍。”

陝甘貧瘠,高舉抗日旗號

1935年10月,當中央紅軍艱難經過長徵到達陝北時,革命的形勢依然不容樂觀。雖然沒有長征時的前後堵截,但是紅軍隊伍在陝北仍舊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首先是國民黨的圍剿和封鎖,幾十萬大軍向著陝北進軍。其次是民族危機的加劇,日本侵略者在華北事變後變本加厲,中日矛盾異常尖銳。再就是客觀因素——陝北根據地的容量有限

作為全國最貧瘠的地區之一,陝甘地區交通閉塞、經濟落後,自然條件惡劣、地主官僚橫行,要想在這裡養活數萬紅軍,的確是很大的挑戰。為了改善紅軍的生存條件,儘快獲得軍事籌款;同時也為了宣傳抗日的口號,打通北上抗日通道。中共中央決定把山西和綏遠等地,作為紅軍的主要發展方向。

這一年的12月,瓦窯堡會議正式召開。會議分析了當前國內外的形勢,並且對黨和紅軍的發展方向做出具體指導。既要反抗國民黨的鎮壓,堅持革命鬥爭;又要團結更多的抗日力量,建立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從而確定了紅軍軍事發展的基本原則——國內戰爭與民族戰爭相結合、準備對日作戰、擴大紅軍。

要想擴大紅軍力量,向北是更荒涼的黃土高原,向西是青馬和寧馬的地盤,向南是國民黨重兵把守的區域,只有向東朝着閻錫山的山西進發。在“抗日反蔣、渡河東征”的口號下,紅軍開始東征抗日的前期準備。各級各地的蘇維埃政府,迅速動員起來,在原有的兵力基礎上,又擴充了三千多人。

東征山西,紅軍所向披靡

此時的陝北地區,中央紅軍和陝北紅軍合併為紅一方面軍以彭德懷為軍長,下轄徐海東的紅十五軍團和林彪的紅一軍團,共約1.3萬多人。連同陝北當地的紅軍武裝,相繼組建了紅二十八軍、紅二十九軍和黃河游擊師。為了保障紅軍東征後的軍需供給,中央又任命周恩來為後方辦事處主任,統籌後方的軍事調度。

隊伍編製、幹部配備、民工徵調和軍服供給等,一切都在緊張籌措中。1936年初,各路東征隊伍隱蔽待命,埋伏在黃河西岸蓄勢待發。1月31日,東征紅軍正式組成中國人民紅軍抗日先鋒軍”。彭德懷任總指揮,毛澤東任總政委,把紅二十八軍、紅一軍團和紅十五軍團分為左、中、右三路大軍,弓弩上弦,刀劍出鞘。

黃河對岸的晉綏軍各部,也是重兵把守,畢竟閻錫山向來把自己作為山西的土皇帝。無論是蔣介石的中央軍,還是西北其他軍閥,都無法輕易進入山西境內。此刻,紅軍和共產黨要想進入山西,這是閻錫山萬萬不能答應的。晉綏軍接連布置三道防線,並且實行堅壁清野、防共反共的軍政措施,一時間晉西白色恐怖瀰漫。

1936年2月20日,毛澤東一聲令下,東征紅軍如同蛟龍出淵,一舉攻破黃河對岸的多道天險。左、中、右三路大軍不斷擴大戰果,紅軍來到了孝義前線召開政治局會議。一方面鞏固現有的戰果,另一方面擴大紅軍的範圍,向東穿過同蒲線,開赴河北的抗日前線。雙方在兌九峪地區,展開激烈的戰鬥。

志丹犧牲,回師逼蔣抗日

面對紅軍的英勇衝殺,閻錫山一邊調兵遣將,一邊向蔣介石求救晉綏軍沿同蒲路和汾河堡壘嚴密布防,主力集結於汾陽、孝義、靈石介休一線。而蔣介石從洛陽徐州和武漢等地抽調兵力,以陳誠為總指揮,浩浩蕩蕩的中央軍不費吹灰之力進入山西境內。一場大戰即將爆發,東征的紅軍隊伍在晉西北轉戰奔襲,鬧得個天翻地覆。

然而,就在雙方的激戰過程中,紅二十八軍軍長、陝北紅軍的重要創建者劉志丹,卻永遠地犧牲在東征前線。4月14日,當二十八軍向著重兵把守的三交鎮進攻時,作為軍長的劉志丹親臨前線,冒着槍林彈雨指揮作戰,不幸被敵軍的子彈擊中,壯烈犧牲。毛澤東親自題碑:群眾領袖,民族英雄。周恩來題詞:上下五千年,英雄萬萬千;人民的英雄,要數劉志丹

眼看山西的形勢巨變,中央軍和晉綏軍兵合一處,再繼續進攻就會陷入危機。中共中央及時調整策略,適時做出戰略後退的準備。與此同時,中共又相繼派出周恩來、李克農等人,開展與張學良的統戰工作。東北軍與西北紅軍達成停戰協定,雙方一致同意聯合抗日的主張。後方穩定後,接下來就是對閻錫山的工作。

自封“山西王”的閻錫山,既怕共產黨和紅軍隊伍,更怕蔣介石和中央軍。中原大戰的教訓歷歷在目,西南軍閥的遭遇感同身受,閻錫山與蔣介石之間的較量,此刻要遠遠大過紅軍的威脅。經過一番努力後,共產黨與閻錫山達成共識——紅軍回師西撤,歷時117天的渡河東征勝利結束。

後記

1936年的紅軍東征,補充了紅軍的人力、財力,發展了黨的地方組織,擴大了紅軍在山西的影響力,為此後八路軍的入晉作戰、創立根據地打下堅實的基礎。從反蔣抗日到逼蔣抗日,中共重新確立新的戰略決策。在西安的張學良陣營里,即將策劃一場改變中國命運的重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