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吃大餅鹹菜,睡冰冷土炕……”

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也是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新征程的重要一年。特別推出“線上展覽 | 初心彌堅——中國農大許黨報國的紅色故事”,一起回顧中國農業大學始終與黨和國家的發展同向同行,始終與國家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百年來中國農大許黨報國的感人事迹以及一輩輩農大師生堅定跟黨走,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的光榮傳統。

第二章 熱血青春 丹心鑄魂

從“三一八慘案”到“一二·九”運動,從抗日救亡到民族解放,農大共產黨人始終站在鬥爭最前列。

1925年6月3日,上海“五卅”慘案後,北京各校學生開展反帝愛國鬥爭。60多所大中學校學生罷課,3萬多人遊行示威,農大師生多人參加遊行。

五卅慘案後,農大學生參加遊行示威

五卅慘案後,農大等校發起募捐啟事

農大組織濟難分會

1926年3月18日,北京農大等80餘校學生齊集天安門,舉行反對八國通牒群眾示威大會,並赴執政府國務院請願,遭軍警鎮壓,造成震驚中外的“三一八慘案”。在這次慘案中47人死亡,傷200餘人。農大學生林孔唐受重傷,於5月22日不治身亡,另受傷者7人。1929年3月18日,孔唐烈士的遺骸葬於圓明園三一八烈士公墓。

林孔唐

三一八烈士公墓

三一八慘案後農大受傷者

“三一八慘案”發生後,為抗議日軍暴行,喚起人們不忘國恥,在羅道庄校園內樹立“毋忘國恥”烈士紀念碑一塊(1937年被日寇所毀)。

“毋忘國恥”碑

1926年3月19日,農大學生會發出《討段皓電》,聲討段政府的殘暴罪行。

農大學生會討段皓電

農業大學學生反段琪瑞政權統治時期校務維持會的同學合影

1927年8月,張作霖政府出動軍警逮捕農大黨員及學生會骨幹,使農大黨的力量遭受挫折。但是,在大革命失敗,革命從高潮走向低潮的情況下,農大黨支部頑強堅持和保存了下來。

反動軍警包圍農科大學寄宿舍逮捕學生8人

1931年9月24日,九一八事變發生後,北平38所大中學校學生代表開會,決定成立北平學生抗日救國聯合會。農學院組織教職員抗日救國會,舉行救國宣傳。

農學院抗日救國周報

平大農學院教職員聲討反動軍鎮壓學生運動

一二九運動中農學院學生在西直門外參加遊行

一二九運動中平大農學院致教育部電

九一八事變發生後,北平大學農學院學生參加平津學生聯合會南下擴大宣傳團”學生們一路上“吃的是大餅鹹菜,睡的是冰冷的土炕,只鋪着薄薄的棉織軍用毯”,“用刺骨的冷水洗臉”。

九·一八事變後平大農學院學生

參加南下赴南京請願團(世界時報)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農大烈士15人

詹樂貧 唐伯賡 李啟耕 林孔唐 李 鑫

彭樹范 徐大昌 黃人祥 李次華 呂惠生

楊正元 高程雲 李廷槐 高萬章 張星圖

抗日戰爭爆發前

歷屆組織負責人名錄(1921—1937)

北京農業專門學校社會主義研究小組

組長 楊開智(1921—1922)

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北京農業大學支部

書記 樂天宇(1922-1924)

中國共產黨北京農業大學支部

書記 樂天宇(1924-1925)

書記 詹樂貧(1925)

書記 左正元(1925-1926)

書記 孔昭頤(1926)

書記 羅崇灝(1926)

書記 王澤農(1926)

書記 孔昭頤(1926-1927)

書記 王化貞(1927)

書記 文先俊(1927-1928)

書記 陳懷偉(1928)

中國共產黨北平大學農學院支部

書記 陳懷偉(1928-1932)

書記 高萬章(1936)

書記 李友杏(1936)

書記 楊士法(1936-1937)

來源 | 中國農業大學黨委宣傳部

編輯 | 王祖恩

責編 | 於哲 姜萍萍

RECENTLY RELEASED

3043,“研”值拉滿,“藝”彩紛呈!

即將出分!中國農大招生宣講來襲

這個學院,建立30年!

曾被譽為“東方小瑞士”的實習用地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