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國古代皇帝的陵墓,最為神秘的皇陵是哪位皇帝的呢?想必很多讀者第一時間都會想到——秦始皇。秦始皇作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不僅給後人留下了千秋偉業,還在陝西西安的驪山腳下,留下一座神秘而又讓人無比震撼的皇陵。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驪山,它是秦嶺的一個支脈,驪山海拔雖然不高大概1000多米,但是驪山是喜馬拉雅山的造山運功中隆起形成的斷塊山,“華山和廬山都屬於斷塊山”。
這種斷塊山最大的特點就是山峰陡峭,溝壑很多,驪山上有很多南北走向的山谷,每當暴風雨來臨的時候都會爆發山洪,在驪山的北面形成一塊塊衝擊扇,而秦始皇皇陵就建在其中的一個衝擊扇上面。
在秦始皇皇陵修有一道長有3500米的防洪大堤,這條大壩不僅起到抵擋山洪的作用,還有疏導洪水的作用。
驪山經常爆發山洪,規模如此巨大的陵墓,那秦始皇為何不惜動用巨大的人力和財力,仍要把陵墓墓址選在驪山呢?
關於這個問題有幾種傳言和說法:
第一種就是秦始皇為了實現長生不老,史料記載秦始皇非常迷戀長生之術,為了能夠永久的統治萬民,秦始皇不斷派人尋找長生不老的仙藥。
傳言說驪山的每一道峰脊都像一個花瓣,整座山看起來像一朵蓮花,這種形狀的山很是聚氣,如果把人埋在這種地方死者可以吸收天地之氣,最後成為神仙。這種說法聽起來很有趣,但是經不起推敲,太迷信了。
第二種說法比較讓人信服,有人在《水經注》里找到了另外一種解釋,水經注中記載了這麼一句話:“秦始皇大興厚葬,營建冢壙於驪戎之山,一名藍田,其陰多金,其陽多美玉,始皇貪其美名,因而葬焉。”
這句話意思是說秦始皇大興厚葬之風,在驪山為自己修陵,因為驪山北面有很多黃金,那面有很多美玉,秦始皇想把山上的黃金和美玉據為己有,所以想把自己葬在驪山。
這種說法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認同。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種說法也遭到了質疑,經過人們的探測驪山中的黃金和美玉其實是微不足道的。
第三種說法是現代的考古專家推斷說,秦始皇皇陵選址驪山,應該跟當時的喪葬禮制有關。
在古代長輩與晚輩之間有着嚴格的宗法禮數,即便死後陵墓所處的位置也有尊卑之分,秦始皇雖然統一天下,獨攬大權但是他在長輩面前也得退居後位。
在《禮記》和《爾雅》等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南向,北向,西方為上。”東漢王充在《論衡》中也有記載:“夫西方,長者之地,尊者之位也,尊者在西,卑幼在東。”這西記載都說明了,長輩埋在靠西的地方,而晚輩們都埋在靠東的地方。
經過考證秦始皇皇陵符合“後輩居東”的禮制。
有專家認為秦始皇皇陵不僅與“後輩居東”的禮制有關,還受到了“依山造陵”這種觀念的影響。
秦始皇皇陵背靠驪山,面向渭水。山勢起伏層巒疊嶂的驪山就想一個巨大屏風立在皇陵的後面,是一出一位理想的墓地。這種說法也不是最終的定論,但是這個觀點最科學最嚴謹的說法了。
有關秦始皇皇陵的建造之謎還有很多,但是由於陵園現在還沒有被發掘,從葬區也還在探究當中,是以很多疑問依然還是未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