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接手山東抗日,騎自行車騎出“夾縫中道道”

2019年08月27日07:52:09 歷史 1075

作者:德衡術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1939年6月初的一個夜晚,在冀南平原到沂蒙山區的道路上跑着一車一馬。車是當時很稀罕的德國造自行車,馬是體型健碩的駿馬。

騎車的是一個略顯清瘦的中年人,面容飽經風霜,卻很有精神。騎馬的是一個年輕的後生,正一臉羨慕地看着中年人悠哉悠哉地蹬着自行車。

許是年輕人心癢難當,他雙腳一夾馬腹趕上自行車,央求中年人換着騎。中年人爽快地答應,並把自行車停下,交到年輕人手裡。年輕人依葫蘆畫瓢,跨上自行車開始蹬,車倒是跑了起來,可是車頭卻像喝多酒醉漢開始左搖右晃。沒跑多遠,只聽咣當一聲,車帶着年輕人摔到了路邊。

年輕人趕忙爬起來,拍去身上的泥土,扶起車,推到中年人面前,搖搖頭感嘆自行車比馬難騎多了。中年人笑着告訴年輕人:征服它不難,關鍵是要掌握它的規律。

這中年人不是別人,正是剛剛帶領129師東進縱隊在冀南平原開創抗日根據地的129師副師長徐向前,年輕的後生則是他的警衛排長。此時,徐向前遵照上級指示,帶着一個警衛小分隊,準備前往山東,接手當地的抗日鬥爭。

徐向前接手山東抗日,騎自行車騎出“夾縫中道道” - 天天要聞

略顯清瘦的徐向前

1937年10月,日軍的魔爪伸到山東後,齊魯大地上的抗日武裝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特別是在延安多次派遣得力幹部前往山東指導抗日游擊戰爭之後,截止到1939年夏天,我黨在山東建立的游擊縱隊人數已達4萬之多。

但是從1938年底起,一方面日軍眼見正面戰場在武漢會戰後短時間難以推進,將較多的兵力投入佔領區,對抗日武裝實施瘋狂“掃蕩”;另一方面蔣氏制定並推行了一系列破壞合作抗日的政策,山東的抗日鬥爭形勢日趨嚴峻。再加上山東縱隊下轄的8個支隊,雖然經過整編在編製稱謂上已經統一,但是上下級指揮關係不順暢,相互配合協作比較差,於是原本發展勢頭很好的山東抗日游擊戰爭變得舉步維艱。延安決定把資歷深、能力強的徐向前指派到山東,領導山東縱隊抗日鬥爭,並建立和鞏固山東抗日根據地。

徐向前接手山東抗日,騎自行車騎出“夾縫中道道” - 天天要聞

正如徐向前教警衛排長騎車時所說的道理一樣,他到了山東之後,沒有盲目動作,而是先摸清山東的形勢,掌握其中的規律。

當時的山東盤踞着不少勢力。有日寇,有蔣軍,還有響馬。日寇,是堅決要打擊的;響馬,是要積極爭取的,這對於徐向前來說都很好處理,關鍵是與蔣軍的關係。

徐向前細緻分析了蔣軍在山東的勢力:山東屬於魯蘇戰區管轄,戰區司令是于學忠,副司令是沈鴻烈,保安司令是秦啟榮。于學忠掌握着山東境內正規軍——51軍和57軍,沈鴻烈是山東省主席掌握着實力不強的新四師,秦啟榮作為山東保安司令,掌握着山東的所有地方武裝。

徐向前接手山東抗日,騎自行車騎出“夾縫中道道” - 天天要聞

于學忠堅決抗日,率領的51軍、57軍有不少黨員和愛國將領

這三人各有特點:于學忠是東北軍的“老人”,51軍、57軍是東北軍的底子,經歷了“西安事變”,于學忠和51軍、57軍是抗日的。所以對同樣堅決抗日的八路軍,于學忠不至於為難。沈鴻烈和秦啟榮則是蔣軍中的頑固派,奉行消極抗日的原則。兩人的區別在於沈鴻烈是個政客,手底下只有新四師。他的手段主要是找理由扣發停發八路軍軍餉補給,頒發法令限制八路軍活動範圍,禁止建立抗日根據地。明面上支持合作,暗地裡“使絆子”。秦啟榮手裡有兵,明目張胆指揮部隊殺害抗日軍民,破壞根據地。有人評價:死在秦啟榮手上的抗日軍民比日本軍隊要多得多。

徐向前接手山東抗日,騎自行車騎出“夾縫中道道” - 天天要聞

【1939年3月,秦啟榮指使王尚志在太河鎮伏擊山東縱隊第三支隊通訊營,殘殺百餘人,製造震驚全國的“太河慘案”,圖為“太河”慘案紀念碑】

針對這三個人的特點,徐向前制定了拉攏于學忠,孤立沈鴻烈,打擊秦啟榮的策略。

他到了山東之後,就親自去找于學忠。一見面把八路軍在山東抗日的被動局面扔到于學忠面前:讓八路軍聯合抗日,卻不發軍餉,還不讓八路軍在敵後建立根據地自籌軍餉,這怎麼行?于學忠作為東北軍剩下的“獨苗”,在處理和八路軍的關係上很矛盾,最後只能答應保持中立。

至於對付沈鴻烈,則是在表面上不管不問,在軍事上分化孤立。沈鴻烈卡着部隊的軍餉和補給,徐向前就不管沈鴻烈的反派政策,一如既往的發展抗日根據地,任憑沈鴻烈說三道四。沈鴻烈因為手上兵少,想招攬在聊城的地方武裝范築先部。徐向前就捷足先登,先邀請范築先到威縣南關訂下抗日同盟。沒有兵的沈鴻烈雖然有心搞事,但是翻不起大浪。有一次沈鴻烈想在魯村搞點小動作,佯裝不知打八路軍一下,結果被八路軍打退,事後他只能找老蔣訴苦。

徐向前接手山東抗日,騎自行車騎出“夾縫中道道” - 天天要聞

對於秦啟榮,徐向前就沒有那麼好說話。在1939年7月粉碎了日軍對山東發動的“大掃蕩”之後,徐向前立馬在8月底親自部署了反頑戰役。他指揮山東縱隊的第一、二、三支隊在魯中淄河流域將秦啟榮的部隊打得落花流水,繳獲大量武器彈藥和物資,收編抗日武裝,並在淄川、朱崖等地重新建立抗日根據地,讓秦啟榮不敢也沒有能力再威脅到抗日武裝。

徐向前正是憑藉著凡事講規律的思維方式,扭轉了山東抗日鬥爭形勢,為山東抗日根據地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到了1940年底,我黨在山東領導的縣有90多個,區有250多個,連于學忠也直呼“厲害”。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鞋王,曾叫板美國,如今慘遭孫子逼宮? - 天天要聞

中國鞋王,曾叫板美國,如今慘遭孫子逼宮?

靠制度,才能基業長青。作 者丨張靜波華商韜略出品丨ID:hstl88881992年的紐約,火藥味十足。當美國記者質疑汪海,他穿的是否為雙星鞋時,這位中國鞋王當即脫下鞋子,高舉過頭頂,向人們展示鞋底的商標,並用英語高呼:China Double Star!此舉在美國引起轟動,有媒體戲稱:汪海是除赫魯曉夫之外,第二個敢在美國公眾面前脫...
漢朝使者為何死亡率居高不下? - 天天要聞

漢朝使者為何死亡率居高不下?

有聽友問我這麼一個有些難回答的問題,說歷史上漢朝使臣頻繁遭遇殺身之禍,到底啥原因?實話講,哪個朝代我們的使臣都有被殺的,但確實漢朝人數上是多了些。我們就試着串着故事講講大概。
高句麗復活甲還沒捂熱,就被大唐反手砸了個稀碎 - 天天要聞

高句麗復活甲還沒捂熱,就被大唐反手砸了個稀碎

一萬唐軍暴揍五萬敵軍,將高句麗死灰復燃的氣焰徹底覆滅!也將反水的新羅連帶着一起瘋狂教育。此戰殲敵上萬,俘敵同樣達到上萬。這一戰將盛世大唐之威揚遍四海,此戰就是公元668年的石門之戰。這一戰的背景有點搞笑,因為這一年大唐剛剛覆滅高句麗,並將他
南陽王府山的七大難解之謎 - 天天要聞

南陽王府山的七大難解之謎

南陽王府山,坐落在河南南陽市工農南路旁,是明朝唐王府的後花園核心。這座用太湖石堆砌的假山,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它不光是個建築奇觀,還因七大未解之謎聞名,吸引了無數人來探秘。朱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二十三子,1376年9月18日出生,母親是李
基因證實,芬蘭人是漢族親戚,8000年前分開,還帶走了狗 - 天天要聞

基因證實,芬蘭人是漢族親戚,8000年前分開,還帶走了狗

基因研究證明,芬蘭人和漢族竟然是遠房親戚!這關係得追溯到8000年前的一次大遷徙,而且更絕的是,當時遷徙的人還帶上了他們的狗。這事兒聽起來像歷史懸疑劇,但全是真材實料,科學家們用DNA證據一步步揭開的。先說這發現的來頭。
男子“賭神”附體連贏好多場?原是麻將機內有蹊蹺 - 天天要聞

男子“賭神”附體連贏好多場?原是麻將機內有蹊蹺

極目新聞記者 黃忠通訊員 黃夢玲“老王,你最近火氣怎麼這麼好,清一色說來就來?”“是啊,每次都是我們幾個人打,你的水平我可清楚啦!”“雖然我們只是娛樂,輸贏很小,但老王你要是有胡牌的訣竅也要告訴我們一聲啊!”……近日,湖北省宜都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一起非法銷售竊照專用器材案宣判,很好地解答了老王牌友...
英雄重慶⑨|鄒進賢:被讚譽的“革命啟蒙老師” - 天天要聞

英雄重慶⑨|鄒進賢:被讚譽的“革命啟蒙老師”

新重慶-重慶日報 鄒進賢 中共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供圖【人物簡介】鄒進賢(1899~1930)又名鄒游、鄒定達,化名朱三元、周三元、周正清,四川省綦江縣(現重慶市綦江區)人。四川共產主義先驅者,四川黨組織和武裝鬥爭的重要領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