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元帥與他的詠蘭詩

2019年08月18日01:52:31 歷史 1665

朱德元帥與他的詠蘭詩 - 天天要聞

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階,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和軍事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首。

朱德元帥與他的詠蘭詩 - 天天要聞

朱德元帥一生為國為民,不斷進取;信念堅定,矢志不移;英勇無畏,履險如夷;艱苦卓絕,簡樸廉潔;謙虛謹慎,淡泊名利;實事求是,剛正不阿;寬厚慈善,平易近人;顧全大局,堅忍負重。因此深受黨內同志以及全國人民的愛戴和擁護。

朱德元帥與他的詠蘭詩 - 天天要聞

朱德元帥一生戎馬倥傯,文韜武略,以革命之憂為憂,以人民之樂為樂,對國家赤膽忠心,為民族復興奮鬥終身。朱德元帥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戎馬一生,行軍打仗,生產自給之餘,酷愛蘭花。不但親自養蘭育蘭,還培育了深受大眾喜愛的建蘭名品朱德素。

朱德元帥與他的詠蘭詩 - 天天要聞

朱德元帥養蘭,詠蘭,留下諸多詠蘭詩文名篇,從1959年至1964年,朱德寫下了近40首詠蘭的詩詞,朱德元帥為蘭花而寫下的詩句,充分表達了他對蘭花的熱愛,也留給後人一段段難以忘懷的佳話。戎馬一生的朱德,正像他栽培的蘭花一樣,不朽芳名留出處,永遠綠遍中華大地,永遠香留人民心中。這些詩詞,大都即興而作,不事修飾,情真意切,通俗易懂。

朱德元帥與他的詠蘭詩 - 天天要聞

1961年秋,朱德趁廬山會議的間隙,到仙人洞采蘭,曾題下七絕一首:

仙人洞下產蘭花,

覓得還依小道家。

采上新名三五棵,

洞前小憩看紅霞。

朱德元帥與他的詠蘭詩 - 天天要聞

1961年深秋,朱德曾賦《詠蘭》一首,描寫自己在辛勤勞作中獲得的樂趣:

幽蘭奕奕待冬開,

綠葉青蔥映畫台。

初放紅英珠露墜,

香盈十步出庭來。

朱德元帥與他的詠蘭詩 - 天天要聞

1961年3月3日朱德到廣州視察,在越秀公園看見百花盛開,其中有許多蘭花,即興作詩一首:

越秀公園花木林,

百花齊放各爭春。

唯有蘭花香正好,

一時名貴五羊城。

朱德元帥與他的詠蘭詩 - 天天要聞

稍後,他在四川彭縣采蘭後,為了歌頌辛勤采蘭人的功績,賦《鶴蔭曲》詞一首:

覓得彭縣名山住,

知心同志問村父。

披荊斬棘樂訪君,

哪裡管得風和雨。

朱德元帥與他的詠蘭詩 - 天天要聞

1962年,新年伊始,朱德參觀北京中山公園的蘭展後,賦詩三首,其中一首云:

幽蘭吐秀喬林下,

仍自盤根眾草旁。

縱使無人見欣賞,

依然得地自含芳。

朱德元帥與他的詠蘭詩 - 天天要聞

1962年春,朱德在《杭州雜詠》中曾吟五絕一首,記下了他同身邊人員一起植蘭的趣事:

春日學栽蘭,

大家都喜歡。

諸君親動手,

每人栽三盆。

朱德元帥與他的詠蘭詩 - 天天要聞

1963年1月,他在海南島尖峰嶺采蘭後,又寫下七絕一首,以表達喜悅心情:

尖峰嶺上產幽蘭,古木林中朽樹邊。

多費專家勤采掇,新種移出任人觀。

朱德元帥與他的詠蘭詩 - 天天要聞

1963年,朱德再赴成都杜甫草堂,興緻盎然,賦有《草堂春興》10餘首。其中詠蘭的一首,思古頌蘭,堪稱絕唱:

幽蘭出谷弱裊裊,移到草堂願折腰。

通道芳姿不解意,陪同工部發新條。

朱德元帥與他的詠蘭詩 - 天天要聞

1964年2月,面對解凍綻放的春蘭,朱德托物言志,寄寓深情,寫下了一首《春蘭》詩:

東方解凍發新芽,芳蕊迎春見物華。

淺淡梳妝原國色,清芳誰得勝蘭花。

朱德元帥與他的詠蘭詩 - 天天要聞

朱德元帥曾說:“蘭花的生性是高潔、倔犟的,它討厭濃肥大水,討厭狎昵撥弄,討厭喧囂煙塵的糾纏。……所以它的香味清雅幽遠,無與倫比,古人稱它為‘香祖’,‘王者之香’。”

我們不知道朱德是在說蘭花還是在說自己,也許兩者兼而有之吧。戎馬一生的朱德,正像他栽培的蘭花一樣,不朽芳名留處處,永遠綠遍中華大地,永遠香留人民心中。

朱德元帥是大地之子,人民之子,全黨全國人民永遠懷念他!

朱德元帥與他的詠蘭詩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最早的粽子與端午節的淵源 - 天天要聞

中國最早的粽子與端午節的淵源

端午節,這個流傳千年的傳統節日,承載着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深厚的民族情感。而粽子,作為端午節最具特色的食物,不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承載着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底蘊。一、粽子的起源據考證,粽子最早出現在春秋之前,那時它並非專為端午節而制,而是用於祭祀祖先和神靈。這一習俗,體現了古人對天地自然的敬畏與對祖先的懷念...
歷史上四川人口經歷過哪些變遷? - 天天要聞

歷史上四川人口經歷過哪些變遷?

四川作為中國的一個省份,其人口歷史經歷了很多變遷,下面是一些主要的人口變遷事件:1. 史前時期:大量的先民在四川的流域、河谷和山區活動,如三星堆文化、金沙遺址等。2. 古代:自秦漢之後,隨着崇山峻岭和江河洪澇所限,四川的人口增長相對緩慢,人
無論男女都應該管住下半身,萬一有疏漏,後果必然是禍事臨門 - 天天要聞

無論男女都應該管住下半身,萬一有疏漏,後果必然是禍事臨門

在北宋的揚州府有一個叫謝洪的小地主,雖然算不上大富大貴,但在鄉下的縣城裡也算是一個小土豪。謝洪有一個族兄叫謝海,二人關係不錯。謝海有一個情人賈氏,而且還是有夫之婦,二人暗中勾搭成奸,這個婦人長的很漂亮,尤其那事讓謝海十分迷戀,謝海常常在謝洪
考場舞弊?後果驚人!揭秘人頭落地的真實教訓 - 天天要聞

考場舞弊?後果驚人!揭秘人頭落地的真實教訓

一樁晚清科場案揭示的清代科舉FuBai現象前言科舉制度是東方大國古代選拔官員的一種選拔制度,延續了1300多年,其中清代科舉制度更是嚴格而龐大,也是東方大國封建社會的一大特色。在這個看似公平而公正的制度背後,卻隱藏着許多不為人知的NeiM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