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劉備找了半個中國才得到的人才,連諸葛亮都自嘆不如!
我們經常能聽到這麼一句話:21世紀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是人才!其實只要有本事,能做事的人,不論行業不論工作都能稱為人才。而且幾千年來,不論是哪個朝代,哪個國家,人才一直很重要。
三國時期曹操手下謀臣如雲武將如雨,所以能幫他從中原地區一個不起眼的小諸侯變成三國最強大的霸主。劉備出身微末,走南闖北幾十年一無所獲,直到遇見諸葛亮之後才翻身,諸葛亮僅僅用了十四年時間就幫劉備建立三分天下的蜀漢,諸葛亮由此也被後世"封神"。
但實際上那個時代,難求的人才不是諸葛亮,而另有其人。
這個人就是劉巴,他出身於益州名門望族,從小飽讀詩書,對歷史、治國等都有自己的看法。從弱冠之年被舉為孝廉後就在蜀地任職,漢靈帝末期還曾經到洛陽為官。
當時劉備年少也在洛陽令盧植門下學習,由此和劉巴有些許交情,也見識到了劉巴的本領。後來洛陽動亂,劉巴為了避難辭官會益州,隨後被益州牧劉焉招攬。
劉巴在劉焉手下任職一段時間後,敏銳的感覺到劉焉有不臣之心,但他無法改變這種結果,而且也不想改變。畢竟劉焉對益州本土士族很好,自己的家族也得到劉焉不少福報,兩人算一根繩子上的螞蚱,劉巴也盡心儘力為劉焉、為家族服務。
官渡之戰前夕,曹操擊敗劉備並將他趕到荊州,荊州牧劉表需要劉備但也提防劉備,於是將他安頓到新野一地練兵。劉備在新野也沒有閑着,除了練兵以及處理公務之外就是結交各地人才,當他知道年少時認識的劉巴已經成為了益州別駕之後,劉備寫了親筆信並送侄子過去到劉巴身邊,希望劉巴可以教導此人。
劉巴和劉備原本就不是一路人,為了劃清立場,劉巴當場拒絕劉備。劉備雖然遭到拒絕,但他也沒做出任何表示,只是對劉巴的印象更深了,因為劉備知道像劉巴這樣有本事的人,都會有自己的性格。
後來劉備和孫權聯手在赤壁打敗曹操,作為獲勝方的孫劉聯軍也接管了荊州,但因為劉備早先一步佔據了荊州大部分重要關口,也實質性控制了整個荊州。此時的劉備再次成為一方諸侯,他急需大量人才幫他治理荊州,隨即又給劉巴寫信招攬,信中向劉巴許諾了高官厚祿以及美好前景,但依舊被劉巴拒絕。
劉備鞏固荊州兩年之後覺得時機已經成熟,開始着手攻略益州。當時益州牧劉璋正被處於漢中的張魯死死壓制,劉備趁機寫信給劉璋,表示自己願意幫劉璋擊殺張魯,劉璋只需要負擔軍隊開支的錢糧就可以。
劉璋對劉備這個建議很動心,畢竟他相信劉備的實力,甚至已經多次派遣張松和劉備進行交涉。劉巴第一時間看穿了劉備的野心並告訴劉璋,但劉璋表示不相信,執意邀請劉備入蜀,結果整個益州都被劉備拿下。
劉備拿下益州之後第一時間召見了劉巴,面對這個讓自己翻了半個中國才得到的人,劉備沒有發怒反而還以禮相待,並趁機還向劉巴諮詢治理益州的良方。酒過三巡後劉巴分別向劉備獻上了幾條策略用以改善益州的民生、經濟、軍備。
當劉備實行兩年後,益州果然煥然一新,賦稅錢糧比劉璋在任時還要多!為此諸葛亮曾經感嘆道:"吾不如子初遠矣",“子初”指的就是劉巴本人。
而劉備也曾揚言:誰要是害了劉巴那就殺他全家,由此可見劉巴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