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1月24日,蔣介石被任命為黃埔軍校籌備委員會委員長。 可是蔣介石人微言輕,再加上廣州市政府經濟本就捉襟見肘,上任沒幾天,蔣介石就陷入了要錢沒錢、要槍沒槍的尷尬境地。不到一個月時間,心高氣傲的蔣介石就受不了了。2月21日,他留下一份辭職信之後便遠走上海。
蔣介石
蔣介石心心念念想要在國民黨內博得一席之地,他真的願意放棄這個難得的機會嗎?其實,蔣介石辭職出走完全是“以退為進”,以此為要挾孫中山,拿到更多主動權。果然,他的計謀再次得逞,孫中山讓了步。可即便如此,他還是一邊口頭答應回來,一邊穩坐不動。接下來,他還想要什麼呢?
負氣出走之後,黃埔軍校的籌備事務,全攤在廖仲愷一人身上。廖仲愷費盡口舌,見蔣介石還是沒動靜,便在3月26日再次電蔣,委婉表示“你再不回來,我就自己幹了”!蔣介石也知道,軍校不會因他辭職而不辦,遂以婉轉的文字給廖仲愷複電:“函電敬悉,弟必來粵勿念。”
廖仲愷
雖然口頭上答應了廖仲愷,但蔣介石還是遲遲不動身,最後還是孫中山等不及了,派正在上海養病的許崇智請蔣介石回廣州履職。許崇智告訴蔣介石,自己無心校長一職。許崇智是粵軍大佬,之前被認為是黃埔軍校校長的不二人選。他的到來給足了蔣介石面子,加上升任校長的好消息,更讓他心滿意足。借這個台階,4月26日,蔣介石終於回到了黃埔。
許崇智
1924年4月28日,黃埔軍校正式發榜,經過嚴格考試,第一期共錄取正取生三百五十人,備取生一百多人。5月3日,孫中山正式任命蔣介石為黃埔軍校校長兼粵軍參謀長,並允諾給予他在人事與財政上更多的權力。
1924年6月16日,在中國共產黨和前蘇聯的幫助下,孫中山先生創辦了一所新型的陸軍軍官學校。雖然軍校的名稱曾經多次變更,但因為最初的校址設在廣州珠江出口處的黃埔長洲島,因此,它一直有一個赫赫有名的名字——黃埔軍校。
孫中山在黃埔軍校開學典禮上(孫左邊為蔣介石)
蔣介石很希望在黃埔軍校積累自己政治生涯的第一桶金,因此在黃埔軍校剛開辦時,他一門心思撲在軍校建設上。他曾在上海浪蕩十年,花天酒地、生活散漫。可自從到了黃埔軍校,他一改往日作風,“不吸煙,不飲酒”,生活狀態與之前判若兩人。他常年住在軍校,早晚都要在學校巡視、檢閱。
開學典禮當天 孫中山與蔣介石合影
在學校,蔣介石把主要精力放在培植自己的勢力上,他每個星期找十個人問話,用來挑選自己要重點培養的學生,增強師生感情。在軍校開學後的8個月中,蔣介石先後向軍校學員發表講話46次,進行軍事和政治基本觀念的灌輸。把黃埔軍校當做起家之本的蔣介石治軍十分嚴厲,有一天集合的時候,教官顧祝同遲到了,恰巧被蔣介石看到,被蔣介石罰跪一直跪到了第二天早上。
顧祝同
黃埔軍校校長,在當時的國民黨內並不是一個特別顯赫的職位,然而對蔣介石來說,這個已經37歲的野心勃勃的軍人卻開始了他真正的發跡史。尤其是在蘇聯的援助到來以後,黃埔軍校大為改觀、面貌一新,蔣介石也是從這時才開始深刻認識到了黃埔軍校對他將來政治生涯的發展是一個具有決定意義的契機。
1925年,黃埔軍東征討伐陳炯明,一路勢如破竹,蔣介石也一躍成為國民黨軍隊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然而,蔣介石的野心和胃口也越來越大,東征後,橫亘在他軍事生涯道路上的唯一的、也是最後一塊大石頭,就只有粵軍大佬、軍政部長,也是蔣介石的結拜大哥許崇智了。蔣介石將如何搬掉這塊石頭,實現自己的野心呢?關注“湖北衛視大揭秘”頭條號,明天繼續為您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