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門掛帶
話說唐統天下後,直到武德七年,四方的流賊,才被秦王一一剿滅。
建成、世民、元吉之間的矛盾也開始顯露
當時唐帝已到了晚年,三個兒子建成、世民、元吉之間的矛盾也開始顯露。後來又出了一件事,更增加了建成、元吉對秦王的忌恨。
原來唐帝的寵妃中,有張、尹二個妃子,隋煬帝時被貶入冷宮,歸唐後,得到唐帝的恩寵。
二人年紀都已過了三十,卻不甘寂寞,因唐帝已老,寵妃又多,二人耐不住,就時常與建成、元吉眉來眼去。
最近幾天,唐帝身子不舒服,在母霄宮靜養,傳旨眾妃不得進來。
張、尹二妃便趁機把建成、元吉邀到分宮樓。
四人猜謎飲酒,說說笑笑,建成、元吉都是酒色中人,先還有些禮貌,到後來便假裝醉態,舉動不成體統。
再說秦王一直在母霄宮侍奉父皇,每日調奉湯藥,一直陪了七八天。
唐帝覺得好些後,便讓秦王回西府看看,也休息休息。
秦王出宮後,正是夜靜更深,走到分宮樓時,卻聽見歌唱說笑的聲音。
秦王細看,知道是張、尹二妃的寢宮,心中納悶:父皇有病,正是憂煩時候,怎麼有心思唱起歌來?
秦王方醒悟
等聽到建成、元吉的聲音,秦王方醒悟,原來平時聽的閑言閑語不是虛的,想到這,就要敲門進去。
走兩步,又停下來,猶豫道:“若讓父皇知道了,反而不好,不如悄悄警告他幾人。”
於是把腰間的玉帶解下來掛在蟠龍彩鳳的門口,一聲不出的離開了。
建成、元吉與二妃直鬧到五更時候,才起身收拾。
開門出來,猛然見守門的宮監,手裡捧着玉帶說道:“昨夜不知是何人掛在宮門上的。”
建成急忙拿過來細認,知道是秦王的,與元吉嚇得神色都變了。
建成說道:“必定是昨夜裡秦王從此過,留下這個告訴我們,他若告到父皇那裡,怎麼好?”元吉也是慌得不得了。
倒是張、尹二妃有主意,說道:“事情已然如此,拼着性命咬下秦王的罪名,或者能瞞過皇帝。”
四人細細商量好,建成、元吉離去,張、尹二妃打扮停當,把秦王的那根玉帶用刀子割破四邊,然後坐車進宮。
進母霄宮,唐帝吃驚說道:“朕沒有宣你們,為何突然進來?”二妃也不說話,跪下就哭。
哭了一會兒,二妃才哽咽說道:“昨天晚上秦王喝醉了酒闖進宮來,硬要淫污,妾等不從,要扯他來見陛下,被他跑走了,扯掉了他一條玉帶。”
唐帝又驚又疑
唐帝又驚又疑:“世民這幾天一直侍奉我,昨夜才回府休息,什麼時候喝的酒?是不是他把玉帶忘在什麼地方,讓你們撿來誣陷他?”
張、尹二妃見唐帝起疑,便起身挨近唐帝,裝出許多委屈姿態,哀哭不止。
唐帝不得已,於是寫下旨令,傳旨內監,命御史李綱去問秦王闖宮情由。
再說秦王回到府中,心中氣惱,睡不着,到天亮時,把家政料理一番,便準備進宮問安。
這時左右報御史李綱要見王爺,秦王出來相見。
坐定後,李綱拿出御旨,先說道:“內臣傳旨,我不得不來宣讀。”說完,才遞給秦王。
秦王看過,臉色鐵青,心裡想着:想不到這幾個不知羞恥,反倒來誣我。
秦王便把昨夜的事說給李綱,李綱建議秦王詳寫一封信給唐帝,事情就明白了。
秦王拿過紙筆寫了幾句封好,交給李綱。
李綱回復唐帝,唐帝展開紙,見上面寫着:“家雞野鳥各離巢,醜態何須次第敲,難說當時情與景,言明恐惹聖心焦。”
唐帝準備好好琢磨琢磨
唐帝不明白什麼意思,讓李綱先回去,準備好好琢磨琢磨。
正巧二臣拜見,二臣一眼看見龍案上的字紙。
其中一臣問道:“陛下為何寫家醜難言幾個字?什麼緣故?”
唐帝經他一說,方才醒悟每句的頭一個字組起來是家醜難言,便把事情經過說了出來。
大臣小心說道:“這種事豈能亂說,秦王四海縱橫,輕色之名人皆知道,怎會看上張、尹二人?又無真憑實據,陛下要三思!”
唐帝心裡本不信此事,聽了大臣的話,便打定主意不再過問。
此事過去不久,一天,唐帝在苑囿里玩,建成、元吉在那裡騎馬試箭,秦王也率領西府眾臣來見駕。
談論中,秦王、建成、元吉各自說自己武藝超群。
唐帝見三人爭得熱鬧,便岔開話頭對尉遲敬德道:“本領高低,各人練習,若說臂力剛強,人所難能,還是敬德獨霸,古今罕有。”
齊王元吉卻說道:“敬德曾說滿朝將士都是木偶,如此誇口,今天與他較量一場如何?”
敬德推辭比試
唐帝示意敬德,敬德推辭道:“殿下是君主,我是臣子,豈可比試?”
元吉非要和他比試,並且請世民假扮單雄信敗走,自己去追,然後看敬德能不能奪自己的槊。
敬德推不過,便說道:“我下手頗重,恐怕傷了殿下,我把鋒刃去掉,與殿下比試好了。”
元吉大怒,心道你敢如此小看我,喚過部下大將黃太歲悄悄叮囑了幾句。
然後持大桿鐵槊,跨上馬,大叫道:“敢與我較量嗎?”
秦王見元吉架勢,不甘示弱,便挺槍勒馬而走,元吉後面緊追。
追了有一里遠後,元吉看看左右,一咬牙,持槊便刺向秦王,敬德在後大叫:“敬德在此,勿傷吾主。”
元吉轉過身,挺槊來戰敬德。
敬德手臂一伸,沒費什麼力氣,就奪過元吉的槊。
元吉手下的黃太歲趁敬德戰元吉時直朝秦王衝過來,舉槊刺向秦王。
秦王奮力招架
秦王奮力招架,敬德飛馬趕來,將手中鞭用力一抽,一鞭把黃太歲打下馬。
敬德再一看那黃太歲已沒了氣,忙回去稟奏唐帝,元吉也急忙趕回。
元吉搶先稟奏:“秦王故意讓敬德殺我愛將,請斬了敬德。”
秦王怒對元吉說道:“眼見是你讓黃太歲來害我,敬德要不殺黃太歲,我的命就要傷在太歲手裡了。”
唐帝心裡明白,便說道:“黃太歲擅自追趕秦王,本就有罪,你兄弟當患難相助,不應互相攻擊,讓我操心。”
說罷,傳旨回宮,吩咐再不許提此事,元吉心裡憤恨,但無可奈何,帶手下人散去。
建成、元吉經過此事,更加緊和張、尹二妃勾聯,以通宮內消息。
又過了一段時間,平陽公主去世,張、尹二妃知道平陽公主殯葬,宗戚大臣都要去護送,便透出消息,讓建成、元吉見機行事。
建成、元吉密謀好,等公主葬禮之後,在途中假意殷勤,把秦王邀到普教禪院。
擺下筵席,建成、元吉故作親熱,秦王以為他們反省過來,也就不再介意,兄弟三人飲酒談笑。
其實酒里早已放了鴆毒,也算秦王命大,剛飲半盞,正巧房梁中一隻乳燕飛鳴而過,將幾粒鳥屎掉在秦王的杯里,而且弄髒了秦王的衣服。
秦王急忙回府
秦王起身換衣,突然覺得心疼腹痛,這才醒過神來,急忙回府。
誰料整整一夜,一直泄吐,而且吐了數升血。
內府報給唐帝,唐帝大吃驚,想現在的江山,有多半都是秦王打來的,萬一有個好歹……忙親自來到西府。
唐帝見秦王面色慘淡,慌急問道:“兒自小到現在,從沒得過此病,突然發作,莫不是其中有原故?”
秦王眼中掉淚,把送葬回來被建成、元吉拉去喝酒,酒中疑有毒的事細細訴了一遍。
唐帝聽了,心裡十分不安,對秦王道:“我平定四海都是因為你的功勞,原來想立你為太子,你推辭不肯,才立了建成,現在再換過來,我倒不好開口了。”
沉默了一會兒,唐帝建議秦王離開此地,到洛陽建行宮,從陝以東地方,都由秦王統治,而且可以建天子旌旗。
秦王不肯離開父皇,唐帝再三勸,說這樣一可以讓秦王有施展之處,二可以免兄弟相爭,秦王方才含淚答應了。
西府群臣得知這個消息,都覺得是脫離了火坑,個個歡喜。
建成去找元吉
建成也以為秦王一走,好象心上拔走了一棵刺,從此可以無憂了,高高興興的去找元吉。
元吉聽了卻跺腳大罵,說道:“壞了,秦王一走,我輩都沒有活路了。”又道,“秦王功大謀勇,又武將甚多,其可惜只長安幾用武之地,如果到洛陽,建天子旌旗,不等於虎到山林?其勢誰能滅得了?”
建成恍然大悟,忙問元吉怎麼辦,元吉在室中來回踱步,緊皺眉頭,急急謀劃對策。
之後,俯在建成耳邊交待了一番,建成臉上露出笑意:“我弟之計,妙極了!”欲知二人如何對付秦王,請看下回。
本故事到此結束,文字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的,看客如果有啥想法,在評論區可以討論起來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