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是斯大林的陽謀,無論如何他都是贏家,但毛主席破了此局

2025年03月17日21:52:07 歷史 1427

引言

1950年,朝鮮半島烽煙四起,金日成帶着斯大林的“尚方寶劍”發動進攻,一度攻入漢城蘇聯背後撐腰,美國按兵不動,戰爭看似朝着斯大林設定的方向發展。

然而,短短三個月後,美軍仁川登陸,金日成的軍隊節節敗退,斯大林不慌不忙,只讓金日成去找毛主席。

不過斯大林算盤打得再精,也沒想到毛主席智珠在握,在這場博弈中,不僅穩住了國內,還讓蘇聯不得不調整對華態度一舉多得。

朝鮮戰爭是斯大林的陽謀,無論如何他都是贏家,但毛主席破了此局 - 天天要聞

斯大林的“算計”,一盤穩賺不賠的棋?

1950年6月25日,朝鮮半島硝煙四起,金日成的軍隊大舉越過三八線,勢如破竹,僅三天便攻陷漢城,李承晚政府潰不成軍,狼狽南逃。

局勢看似對朝鮮人民軍極為有利,實則背後另有推手——蘇聯領導人斯大林。

斯大林為何要支持金日成?他的目的並不僅僅是支持社會主義陣營,而是為蘇聯在遠東地區爭取更多的戰略利益。

朝鮮戰爭是斯大林的陽謀,無論如何他都是贏家,但毛主席破了此局 - 天天要聞

二戰後,蘇聯成為超級大國,卻始終缺少一條安全可靠的太平洋出海口。雖然海參崴是蘇聯遠東的重要軍港,但這裡在冬季會結冰,不符合蘇聯海軍全年作戰的需要。

1949年底,毛主席訪問蘇聯,與斯大林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其中規定蘇聯必須歸還旅順、大連等港口,失去了在中國東北的海軍基地。

斯大林對此極為不滿,希望通過扶持朝鮮政權,在朝鮮半島南部尋求新的出海口,以維持蘇聯在遠東的戰略利益。

朝鮮戰爭是斯大林的陽謀,無論如何他都是贏家,但毛主席破了此局 - 天天要聞

朝鮮戰爭不僅是朝韓之間的衝突,更是美蘇兩大陣營在亞洲的首次直接對抗。斯大林希望通過戰爭牽制美國,使其在遠東陷入泥潭,從而減輕蘇聯在歐洲的戰略壓力。

美國剛剛經歷二戰,國內反戰情緒高漲,如果能在亞洲製造一場衝突,讓美國不得不分兵,蘇聯就能在歐洲和全球範圍內佔據更大的戰略優勢。

金日成早在1949年就多次向斯大林請求武力統一朝鮮,但被斯大林以“時機未到”為由拒絕。轉折點出現在1950年1月12日,美國國務卿艾奇遜發表“太平洋防禦線”講話,將朝鮮半島排除在美國的防禦體系之外。

金日成立即認為美國不會插手朝鮮戰爭,再次向斯大林求援。

朝鮮戰爭是斯大林的陽謀,無論如何他都是贏家,但毛主席破了此局 - 天天要聞

因此斯大林最終同意支持金日成,但設定了幾個前提條件:

1.蘇聯不直接派兵,只提供武器裝備和軍事顧問。

2.朝鮮必須確保速戰速決,在美國反應之前結束戰爭。

3.如果戰局不利,朝鮮應向中國求援,而不是蘇聯。

於是,1950年6月25日,朝鮮人民軍在斯大林的支持下發動戰爭,南下攻勢迅猛,李承晚政府幾乎陷入崩潰。然而,僅僅三個月後,美軍便在仁川登陸,戰局逆轉,朝鮮軍隊被攔腰截斷,斯大林果然按計划行事,選擇袖手旁觀,讓金日成去向毛主席求助。

毛主席破局,中國如何從被動變主動?

1950年9月15日,美軍在仁川成功登陸,迅速切斷了朝鮮人民軍的補給線,戰局急轉直下。金日成見大勢不妙,立即向斯大林求援。然而,斯大林的回答讓他大失所望:蘇聯不會直接派兵參戰,你們可以向中國求助。

朝鮮戰爭是斯大林的陽謀,無論如何他都是贏家,但毛主席破了此局 - 天天要聞

斯大林不願讓蘇軍直接參戰,原因在於他不想與美國爆發直接衝突,同時又希望中國能夠介入戰爭,讓這場衝突變成“中美對抗”而非“美蘇對抗”。

斯大林的算盤是,中國如果不出兵,朝鮮可能會被美國佔領,美軍將直逼中蘇邊境;中國如果出兵,就會陷入戰爭泥潭,而蘇聯可以坐收漁利。

毛主席對朝鮮戰爭的態度十分慎重。中國剛剛建國,國內經濟恢復任務繁重,不願輕易捲入戰爭。然而,在美軍越過三八線、直逼鴨綠江之後,毛主席不得不重新評估局勢。

朝鮮戰爭是斯大林的陽謀,無論如何他都是贏家,但毛主席破了此局 - 天天要聞

1950年10月5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討論是否出兵朝鮮。毛主席的考量包括:

首先是國家安全。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不僅越過三八線北進,同時還派遣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並轟炸中國東北邊境。若放任美軍控制朝鮮半島,中國將面臨“三把尖刀”的夾擊:朝鮮半島的美軍直插東北,台灣國民黨勢力威脅東南沿海,越南的美軍基地封鎖西南。

其次是地緣政治。斯大林此舉說明他對我國本就心存試探,如果選擇不出兵,蘇聯可能會懷疑中國的戰略立場,從而影響中蘇關係。雖然我國並不畏懼蘇聯,但兩國相鄰,且當時局勢複雜,此時新中國又剛成立不久,百廢待興,如果與蘇聯產生隔閡也並不是好事。

最後是國際革命責任。朝鮮是社會主義陣營的一部分,唇亡齒寒,中國不能坐視社會主義國家被西方資本主義勢力吞併。

朝鮮戰爭是斯大林的陽謀,無論如何他都是贏家,但毛主席破了此局 - 天天要聞

基於以上三點考慮,最終我國做出了出兵的決定。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正式參戰,抗美援朝戰爭打響,朝鮮戰局再次發生逆轉。

誰才是最後的贏家?

1950年底,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接連打贏清川江戰役長津湖戰役,成功將美軍從鴨綠江邊逼退到三八線附近。戰爭的膠着狀態使得斯大林不得不調整對華政策。

朝鮮戰爭是斯大林的陽謀,無論如何他都是贏家,但毛主席破了此局 - 天天要聞

我國在朝鮮戰場的表現大大出乎斯大林的預料,他原本的計劃在現實面前終究還是破滅了,面對此時的局勢,斯大林不得不調整自己的態度,重新制定新計劃:

一是增加對中國的援助:看到中國戰場上的表現後,斯大林開始提供更多軍援,包括戰機、坦克和後勤補給作為支持。

二是調整對華策略:斯大林原本希望通過戰爭讓中國更加依賴蘇聯,但不管是毛主席的獨立決策還是戰場實際表現,都讓他意識到,中國並不是蘇聯的提線木偶,不會無條件依附,強硬安排的那一套計劃在中國走不通。

朝鮮戰爭是斯大林的陽謀,無論如何他都是贏家,但毛主席破了此局 - 天天要聞

1953年7月27日,朝鮮戰爭以《朝鮮停戰協定》告終,三八線成為南北朝鮮的分界線。這場戰爭的結果對各方影響深遠,使得東亞局勢發生重大變化。

斯大林支持金日成發動戰爭,意圖在遠東尋找戰略支點,削弱美國在亞洲的影響力,同時藉此考驗毛主席的外交立場。斯大林的目標是讓蘇聯無論戰爭結果如何都能獲益,而避免直接捲入戰事。

毛主席在面對美軍越過三八線的情況下,決定出兵朝鮮,以維護國家安全,穩定東北邊境,並防止美國勢力進一步滲透。志願軍入朝作戰後,戰爭進入膠着狀態,斯大林不得不調整對華政策,加強對中國的支持,以維持社會主義陣營的整體穩定。

朝鮮戰爭是斯大林的陽謀,無論如何他都是贏家,但毛主席破了此局 - 天天要聞

朝鮮戰爭的結果,使中美關係進入長期對抗階段,同時改變了中蘇之間的戰略格局。中國在戰爭中確立了國際地位,打破了對蘇聯的完全依賴,展現了獨立自主的外交能力。斯大林雖然在戰爭初期佔據主動,但最終中國成為最大的戰略受益者。

考考資料:

  1. 張哲.斯大林支持金日成發動朝鮮戰爭的動因淺析. 世紀橋. 2017-03-20
  2. 伊紀民.沈志華《毛澤東、斯大林與朝鮮戰爭》評述.職大學報.2021-10-28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儘管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全美民眾的反對浪潮,但他依舊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在空軍一號上,特朗普更是聲稱“原本Tik Tok的協議已經很接近達成了,但由於在關稅政策中國突然改變了主意,但這並不要緊,自己能夠在15分鐘內讓中國同意這筆交易,只要自己降稅的話”。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兄弟們,就在中國對美國加了 50% 的關稅之後,特朗普再次對我們加了 21% 的關稅,現在整體關稅已經達到 125%。同時,特朗普暫停了對除中國之外其他所有國家的加征關稅政策,而且要把對其他國家加征關稅的稅點降到 10%。這進一步證明我昨天視頻里的分析完全正確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着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 天天要聞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特朗普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打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由他本人所規定的所謂“基準稅”更是離了大譜,因為如果疊加美國先前向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來算,總關稅已經超過了70%。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化”較之於他的第一個任期,變得更加具象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