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瓦匠娶回家個瘋妻,穿旗袍看英文書,48歲餓死才知:她哥沈從文

2023年10月06日18:25:05 歷史 1506

20世紀40年代,在湘西的烏宿小村裡,有個古怪的中年婦女,她穿着一件不太合身的白旗袍,懷裡常抱着兩本精裝外文書籍。

她或在村邊空地上獨自踱步,或坐在河岸發獃,一副迷茫恍惚的樣子。

村裡人都說她是個瘋子,她那窮苦的丈夫也不明白她的來歷。

但是,這個神秘的中年婦女,竟然姓沈名岳萌,她的二哥,正是文壇巨匠沈從文

泥瓦匠娶回家個瘋妻,穿旗袍看英文書,48歲餓死才知:她哥沈從文 - 天天要聞

那麼,一個出生於名門望族的小姐,為何淪落到嫁給一個貧窮的泥瓦匠,並在村野里迎來了凄慘的結局?讓我們來還原這個可歌可泣的傳奇人生。

命運的輪迴與失落

1912年,沈岳萌誕生於湘西一個顯赫的家族。

沈家曾經擁有足以自給自足的莊園和收入,然而好景不長,到了沈岳萌的父輩這一代,家道已經開始中落,戰亂不斷,沈家男丁紛紛從軍。

泥瓦匠娶回家個瘋妻,穿旗袍看英文書,48歲餓死才知:她哥沈從文 - 天天要聞

在一家九個孩子中,許多都早夭或病弱,沈岳萌得以倖存並成長,她從小就聰慧過人,不僅長相甜美,而且勤奮好學。

她的五哥沈從文(原名沈岳煥)比她大11歲,從小立志當一名作家,為此還特意將自己的名字改為“從文”。

14歲時沈從文便離家從軍,跟隨湘軍流落各地,直到1922年才來到北京,開始從事寫作。

泥瓦匠娶回家個瘋妻,穿旗袍看英文書,48歲餓死才知:她哥沈從文 - 天天要聞

1927年,時年15歲的沈岳萌隨母親從老家來到北京投奔沈從文。

當時沈從文已經小有文名,但生活拮据。

他心系妹妹,決心讓她接受最好的教育,希望她能成為才女,彌補自己無法完成的學業。

於是,沈從文開始全力栽培妹妹,讓她學習外文,聘請名師,為她到上海就讀創造條件。

沈岳萌從小聰明,又受到哥哥如此厚望,十分努力用心地學習。

泥瓦匠娶回家個瘋妻,穿旗袍看英文書,48歲餓死才知:她哥沈從文 - 天天要聞

但是她的外語天賦並不高,雖說勤能補拙,但終究難以達到沈從文對她的期待。

加上青春期的少女心性,沈岳萌漸漸迷失在自己的想象世界,沉醉於浪漫的愛情小說之中。

起初,沈從文寄予厚望,以為只要創造條件,就可以培養妹妹成才。

但是多年下來,沈岳萌的學業並未有太大進展,沈從文也漸感力不從心。

1933年,沈從文結婚生子,家庭生活分散了他的精力,難以再專心栽培妹妹。

泥瓦匠娶回家個瘋妻,穿旗袍看英文書,48歲餓死才知:她哥沈從文 - 天天要聞

已21歲的沈岳萌,不僅文學造詣有限,在感情上也一直沒有進展。

看到這個局面,沈從文和妻子張兆和決定為沈岳萌找一個對象,他們相中了燕京大學的夏雲教授。

但是沈岳萌眼高於頂,只想經歷轟轟烈烈的愛情,對這門正常的相親婚姻不感興趣。

張兆和非常惋惜地說:

“九妹的心氣太高!”

泥瓦匠娶回家個瘋妻,穿旗袍看英文書,48歲餓死才知:她哥沈從文 - 天天要聞

命運弄人,高不成反受罪。

正當沈岳萌陷入愛情幻想時,一位名叫劉祖春的青年出現在她的世界裡。兩人產生了微妙的感情,九妹悄悄喜歡上了這個青年學子。

但是劉祖春受到時代洗禮,立志報效國家,最終離開了沈岳萌,往抗日前線去了。

泥瓦匠娶回家個瘋妻,穿旗袍看英文書,48歲餓死才知:她哥沈從文 - 天天要聞

劉祖春的離去對沈岳萌的打擊極大,她陷入了失魂落魄的狀態。

為了減輕痛苦,沈岳萌轉而追求佛法,希望能找到人生的意義。

然而,這只是沈岳萌人生悲劇的開始......

從顯赫到失落的命運

劉祖春的離去,深深傷了沈岳萌的心。

一向溫婉端莊的她,變得寡言少語,經常望着遠方出神。

泥瓦匠娶回家個瘋妻,穿旗袍看英文書,48歲餓死才知:她哥沈從文 - 天天要聞

沈從文看在眼裡,擔心妹妹的情緒越來越低落。

為了讓沈岳萌調整心態,沈從文決定帶她去昆明生活。

1939年,沈從文南遷至昆明,在西南聯合大學任教。

他托關係為沈岳萌謀得了一份圖書管理員的工作,希望這份穩定的工作可以慢慢療愈她受傷的心靈。沈岳萌滿懷感激地來到昆明,開始了新的工作。

泥瓦匠娶回家個瘋妻,穿旗袍看英文書,48歲餓死才知:她哥沈從文 - 天天要聞

然而好景不長,1941年8月,西南聯大遭到日軍轟炸,沈岳萌身處圖書館內,為了保護書籍不被炸毀,她冒着生命危險留在現場,其他人都躲進了防空洞。

這場空襲帶給了沈岳萌很大的驚嚇,她強打精神,繼續工作了一段時間。

但是,更大的打擊還在後頭。

一天,沈岳萌下班回家,卻發現自己的住處被小偷洗劫一空!這些小偷不僅把她的衣物和日用品都偷走了,還偷走了她最私密的日記和書籍。

泥瓦匠娶回家個瘋妻,穿旗袍看英文書,48歲餓死才知:她哥沈從文 - 天天要聞

其中不僅記錄著她對劉祖春的思念,還有她隱秘的人生觀和煩惱。

這些被陌生人窺見的隱私,對內向的沈岳萌來說簡直就是晴天霹靂。

一連串的不幸事件終於擊垮了沈岳萌脆弱的心靈。

她開始發生精神失常的癥狀,時而大笑大哭,時而自言自語。

沈從文和張兆和再也無法照看不省人事的她,心痛之餘,只能將她送回老家沅陵,交給大哥沈雲麓照看。

泥瓦匠娶回家個瘋妻,穿旗袍看英文書,48歲餓死才知:她哥沈從文 - 天天要聞

回到老家後,沈岳萌的病情並沒有好轉。

她時常神志不清,對着空氣自言自語,甚至認不出家人。

有時她會突然大笑或大哭,舉止失控。為了防止她傷害自己,大哥只能將她鎖在屋內。

然而她還是時常逃脫監視,不知去向。

1946年的一天,沈岳萌再次失蹤了。

沈家人四處尋找,遍訪親友,始終沒能獲得她的消息。

而那時候,她遇到了一個泥瓦匠,並且成為了他的妻子。

我們不知道沈岳萌是如何認識這個泥瓦匠的,也不知道她為何會選擇嫁給一個與自己完全不匹配的男人。

她明明可以過上優裕體面人的生活,卻在精神錯亂之時陷入了貧窮與苦難的深淵。

然而接下來,更大的災難還在等待着她。

泥瓦匠娶回家個瘋妻,穿旗袍看英文書,48歲餓死才知:她哥沈從文 - 天天要聞

遺忘的名門女

沈岳萌不知為何嫁給了一個泥瓦匠,與他一同生活在貧瘠的烏宿村。

儘管生活所迫,但村裡的人都覺得,這個身着旗袍、看英文書的瘋婆子十分怪異。

然而沒有人知道,她竟是一家名門望族的小姐。

村裡的人們只當她是個瘋子,她的丈夫也並不知道自己妻子的來歷。

這樣的生活對沈岳萌來說,與她的出身背景截然不同。但是經歷一連串打擊後的沈岳萌,已經沒有能力去思考自己的身份或地位了。

泥瓦匠娶回家個瘋妻,穿旗袍看英文書,48歲餓死才知:她哥沈從文 - 天天要聞

沈岳萌整日失魂落魄地在村裡遊盪,時不時翻開懷裡的英文書,彷彿想從中尋找些許慰藉。

她已經完全不能理解書中的內容,僅是本能地緊抱着它們。

看着妻子瘋癲的樣子,泥瓦匠也只能任由她去。

他們生活在一條破舊的小船上,艱難維持着生計。

泥瓦匠靠做些雜活勉強糊口,沈岳萌也儘可能照看家裡,瘋癲的狀態稍有好轉。

1947年,她為泥瓦匠生下了一個兒子。

泥瓦匠娶回家個瘋妻,穿旗袍看英文書,48歲餓死才知:她哥沈從文 - 天天要聞

1951年,六弟沈荃因時局原因被處決,這也成為沈家的又一痛。

而遠在烏宿村的沈岳萌,依舊過着與世隔絕的生活。她偶爾也會對兒子露出微笑,展現出一點作為母親的溫情。

但是好景不長,1959年,中國爆發了大面積的饑荒。村裡的人都在艱難求生,沈岳萌一家也無法倖免。

為了填飽肚子,沈岳萌不惜吃野菜和樹皮充饑。

但是她的身體長期營養不良,很快便無法承受,在1960年,48歲的沈岳萌終於倒下,死於長期的營養失調和身心交瘁。

泥瓦匠娶回家個瘋妻,穿旗袍看英文書,48歲餓死才知:她哥沈從文 - 天天要聞

她的丈夫背着她的遺骨,簡陋地掩埋在烏宿村一片荒草叢生的墳地里。

多年後,他們的兒子長大成人,才將母親的遺骨重新移葬到較為整潔的墓地。

然而再好的墓地,也無法彌補沈岳萌在人生最後階段所遭受的精神和身體的雙重摺磨。

她本可以活得體面,哪怕不能富裕,也能溫飽。但是一場場精神和身體上的創傷,終於將她推入了無邊的黑暗。

也許她早已忘記自己是誰,來自何方。

離開故鄉多年,她已與這片土地融為一體。雖然生前歷盡艱辛,但終老之地,也已成為她最後的安息之所。

沈岳萌短暫的一生,經歷了太多不公和悲劇。

但是沒人知道,曾幾何時,她也是一個驕傲的少女,一個受寵的妹妹。

也許只有她最疼愛她的二哥沈從文,還記得那個靈動聰慧的小女孩,還把她寫進他年少時所有的文字中。

泥瓦匠娶回家個瘋妻,穿旗袍看英文書,48歲餓死才知:她哥沈從文 - 天天要聞

我們不得而知一個凡人內心真實的感受,但可以想見,沈岳萌在人生最後的時光里,是否還記起了少女時那個長兄,他眼中涌動的愛憐與希望。

雖然結局令人扼腕,但曾經的美好是不會被遺忘的。這一點,我們要牢牢銘記。

“九妹的心太高!”這句話如同預言,沈岳萌在感情和人生道路上一次次跌落,最終難逃悲劇。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 天天要聞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極目新聞記者 王柳欽5月4日,極目新聞記者在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現場看到,雖然天空飄起了小雨,但門口還是排起了近百米的長隊,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銘記歷史,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遊客在雨中排起長隊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入口處,有市民攜帶電影《731》海報進行自發宣傳。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龔...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 天天要聞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考古實證,秦始皇帝陵根據“若都邑”的理念來營建,都邑里有政治、軍事,也有宮廷生活、文化娛樂。秦朝的休閑生活會是怎樣的景象?5月4日,總台央視綜合頻道(CCTV-1)22:30檔,《尋古中國·探秘秦始皇陵》第四集《百戲水禽》帶你通過考古研究新成果,對秦朝文化娛樂生活一探究竟。半裸陶俑究竟是什麼人?秦始皇帝陵東南部...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 天天要聞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如果說全世界最會賺錢的人是誰?李嘉誠絕對排得上號。最近,他又一次把自己送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前陣子那樁港口交易鬧得人盡皆知,一邊是國家利益,一邊是家族資產,李嘉誠站哪邊,大家其實心裡都有點數。港口本來要賣給美國財團,還好有關部門及時叫停。
琉璃河考古隊節日在崗:當“90後”遇上“3000後” - 天天要聞

琉璃河考古隊節日在崗:當“90後”遇上“3000後”

房山區琉璃河鎮,開滿野花的草叢上,挖開了深淺不一的坑,每個都有專屬的數字加字母編號。這處小型發掘現場,是3000多年前“北京城”的外城壕東段一部分。五四青年節,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一群“90後”考古人員面朝黃土背朝天,小心翼翼地颳去層層覆土,專心致志地在“護城河”底搜尋古人留下的蛛絲馬跡。安妮娜在發掘現場複核...
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 - 天天要聞

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

新華社南京5月4日電 題: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新華社記者鄭冬睿、張晨光、陸華東搖開檔案櫃,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翻開一冊蘇聯籍抗日航空英烈資料,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工作人員繆磊開始了自己一天的工作。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蘇聯偉大衛國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 - 天天要聞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還原歷史背後真相】很多人不理解,作為美國這個超級霸主來說,為何總是喜歡將苦難和威脅強加於其他國家。所以動不動就是開兩艘航母戰鬥群過去威脅,或者極限施壓,或者就是直接的戰
【前沿精選】技術官僚、民粹主義和國際組織的(去)合法化 - 天天要聞

【前沿精選】技術官僚、民粹主義和國際組織的(去)合法化

前沿精選 學刊簡介《國際關係前沿》是國政學人學術共同體發起創辦的電子刊物,旨在述介國際關係領域具有開創性、前沿性、學理性、實證性、思辨性的研究成果,梳理國際關係領域主要期刊新近發表的學術成果,以此搭建了解國際學術前沿的便捷窗口。目前已更新至2025年第2期(總第20期)。 獲取本期《國際關係前沿》全文渠道1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