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服騎射,並沒有使趙國徹底強大!

2023年03月10日23:21:05 歷史 1690

趙武靈王作為戰國時期趙國君主,是趙國歷史上最為著名的君主之一。趙武靈王在位期間,趙國國勢強盛,先後滅中山、東胡、樓煩等部落,在北方建立了一個強大的政權。在此基礎上,為了對抗秦國的崛起,趙武靈王推行了胡服騎射改革。在趙國歷史上,胡服騎射一項改革無疑是非常成功的,因為這不僅提高了趙國的軍隊戰鬥力,還促進了趙國的經濟發展。不過,胡服騎射卻沒有讓趙國強大起來,甚至讓趙國走向滅亡。

胡服騎射,並沒有使趙國徹底強大! - 天天要聞

一、胡服騎射

胡服騎射,指的是趙武靈王推行的一項軍事改革。公元前350年,趙武靈王(原名趙雍)繼位,並進行了改革,主要內容包括:穿胡服、習騎射、以強弓硬弩代替騎兵的遊獵。在胡服方面,趙武靈王要求平民和奴隸穿着輕便靈活的服裝,也就是服裝上胡化。在軍事裝備方面,趙武靈王採用了騎兵技術,這顯然與當時的戰國環境不相符。戰國時期的秦國、魏國等國家都是以騎兵為主,趙國這樣做顯然不符合秦國、魏國等國家的情況。但是,從當時趙國的實力來看,如果推行胡服騎射改革的話,或許會對戰國中期秦國、魏國一方造成嚴重的打擊。

當然,對於趙武靈王來說,並非是想要推行胡服騎射。在此之前,趙國雖然也有騎兵技術,但是卻沒有那麼強。在春秋時期,諸侯國之間經常會進行騎兵技術的比拼,比如齊國魯國等國家都擁有比較強大的騎兵。在戰國時期,雖然趙國是戰國七雄之一,但是到了戰國中期甚至後期之後了。由此來說,因為趙武靈王之前沒有經歷過騎兵技術比拼,所以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當然,對於胡服騎射這一軍事改革措施來說,最終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方面是趙武靈王自己所希望看到的結果。趙武靈王之所以要進行改革之後一定要統一趙國北方各諸侯國呢?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趙國北方諸侯國主要以游牧民族為主,而這恰恰是中原地區所不具備的。

但是到了戰國中期以後,游牧民族已經徹底融入了中原地區、中原文明之中。因此作為中原地區一方諸侯國的趙國而言,自然不能成為待宰羔羊了。對此《戰國策》中也有記載:“胡服騎射乃先起於趙”。由此可以看出趙武靈王為了實現統一北方諸侯國這一目標而推行胡服騎射改革。在戰國時期比較著名的改革家商鞅曾經說過:“耕戰為天下之通義”。由此可以看出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改革後在戰國時期對於各國的重要性了。

胡服騎射,並沒有使趙國徹底強大! - 天天要聞

二、趙武靈王

趙武靈王(前334年-前298年),趙氏,名雍,又名趙威后、趙公子豹等。從位年上來說,趙武靈王是趙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君。趙武靈王在位時間為公元前298年-前298年,從公元前330年至前298年在位。因此,就戰國時期的趙國來說,趙武靈王在位期間是趙國最為強盛的時期之一。對此,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正是因為胡服騎射的改革措施,使得趙國在短時間內提升了戰鬥力。

《史記》《資治通鑒》等史料記載:“初以代地為郡縣。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胡服騎射”、“二十年,秦滅趙”。而在“二十年胡服騎射”一條史料中更是說:“十七年,初置三川郡

十七年,秦圍趙邯鄲之野。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二十年春:秦使武臣以兵圍趙都邯鄲之急”、“二十年夏:秦使蒙恬將兵圍太原以救邯鄲之急。胡服騎射”等史料記載了秦昭襄王從長平戰場撤軍後的第二年(前296年),趙國已經陷入秦軍的包圍之中了。這無疑是秦國強大的重要標誌之一。

胡服騎射,並沒有使趙國徹底強大! - 天天要聞

1、趙武靈王的早年經歷

趙武靈王是趙簡子之子,趙襄子的同父異母兄弟。據《史記》記載,趙武靈王十二歲時就繼承了王位。按照古代的繼承製度,他要到自己的父親趙簡子那裡去做國君,從而成為國君,並且在他之前的國君是嫡子,即嫡長子繼承製。

但是,趙武靈王的父親趙簡子去世很早,這導致了趙武靈王和父親之間沒有太多的交流時間。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趙武靈王很早就開始學習軍事,並逐漸掌握了這一方面的能力。公元前301年,年僅16歲的趙武靈王接替晉定公成為國君。

對於武靈王來說,在晉定公和庄公兩位國君去世之後,自己就成為了新的國君。由此,很明顯,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這說明趙武靈王繼承了父親趙簡子的位置。但是,從另外一方面來說,這說明此時的趙武靈王並不是非常出色的國君了。當然了,作為國君來說有一定的能力還是很重要的。

公元前305年,秦軍攻趙。此時秦國剛剛吞併了魏國一方實力明顯增強。在此背景下,對此自然不能放鬆警惕。在此基礎上,趙國上下同仇敵愾地抗擊秦軍的進攻。

2、胡服騎射的影響

首先,就胡服騎射的影響,一方面在於提升了趙國的戰鬥力。在此基礎上,趙武靈王在位期間,趙國在軍事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從而使得趙國在戰國初期成為一方霸主。另一方面,也即胡服騎射的改革措施,讓趙國多出了不少軍事人才。比如李牧樂毅趙奢等人都是趙國的名將。李牧在長平之戰中率領趙軍大破秦軍,斬殺秦軍十餘萬人。樂毅率領燕軍攻入秦國首都咸陽城,秦始皇逃到沙丘宮(今河北省平原縣南)。

更重要的是,在趙武靈王在位期間,胡服騎射雖然使得趙國軍隊的戰鬥力提升了不少。但是,這並不能說趙國從此就強大了起來。因為在長平之戰中,趙國最終還是敗給了秦國。更重要的是,在長平之戰後不久,秦國就消滅了趙國這樣一個強敵。在戰國後期的歷史上,秦國更是消滅了多個諸侯國,比如魏國、楚國等國家,這無疑是一個統一中原地區的強大國家。

3、長平之戰的失敗

在趙國長平之戰的時候,趙國在長平地區展開了大規模的防守,這使得秦國無法進攻。因此,在筆者看來,秦軍之所以選擇長平之戰來消耗趙軍。原因在於,就秦國方面來說,經過長平之戰的消耗,秦國的國力也因此受損。在此基礎上,秦軍想要擊敗趙國,無疑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在白起指揮下,秦軍擊敗了趙國主力,俘虜了四十萬趙軍。

不過,由於長平之戰中的雙方都存在大量的損失,這無疑使得趙國在這一時期陷入了包圍之中。由此,到了公元前259年(秦昭襄王三十六年),也即長平之戰進入到尾聲的時候。這對於秦國來說,自然希望儘快結束戰鬥。雖然在王齕率領下繼續猛攻趙國城池和陣地,但是,秦昭襄王棄子白起不用的決定無疑讓趙軍陷入了重圍之中。所以,秦昭襄王也只能無奈地接受這一結局了。最終是白起取得了長平之戰的勝利。

三、趙國的變革

在此基礎上,趙武靈王通過胡服騎射,加強了趙國的軍事實力,也即這成為其和秦國爭霸天下的重要籌碼。在這一背景下,胡服騎射還促使趙國的經濟實力得到了巨大提升。對此,在筆者看來,這無疑是趙國的一場改革運動,也即趙國這場改革是非常成功的。在趙武靈王去世之後,趙國經歷了一系列變革。

在胡服騎射之前,趙國經歷了內亂、外患等問題,導致趙國國力大減。到了公元前299年左右,趙武靈王去世,其兒子趙惠文王繼位。值得注意的是,在趙惠文王時期,戰國七雄中的魏國、韓國和秦國相繼崛起。對此,在筆者看來,雖然趙國處於內亂之中,但是畢竟還有實力。

公元前295年左右開始,趙國經過趙武靈王和李牧的努力下,逐漸恢復了之前的實力。當然,雖然經過了胡服騎射這一改革後,趙國國力有了較大提升。但是,這對於其他國家來說,尤其是秦國來說,也沒有停下自己崛起的腳步。因此在公元前295年左右開始的長平之戰中,趙孝成王雖然佔據一定優勢,但是卻沒能阻止秦國一統天下的步伐。當然這一切都和趙武靈王沒有多大關係了。

胡服騎射,並沒有使趙國徹底強大! - 天天要聞

1、趙國的胡服騎射

在趙武靈王之後,趙國國君的風格基本上是以武靈王時期的胡服騎射為藍本的。公元前306年左右,也即趙武靈王在位時期,趙武靈王率領大軍出征匈奴,並大敗匈奴。在此基礎上,趙國逐漸恢復了之前的實力。因此,在筆者看來,此時的趙國可以說是處於一個上升階段,也即通過胡服騎射這一改革之後,趙國開始了自己的復興之路。

對此,在筆者看來,胡服騎射這一改革雖然是一場深刻而持久的變革行動,但是通過這一改革方式來實現趙國的復興卻是非常有意義和作用的。因為從趙國本身來看的話,其主要實力還是在於軍事力量方面。尤其是趙國強大的軍事力量,幫助其在戰國七雄中脫穎而出。當然,雖然說趙國在這一過程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在公元前305年左右開始的長平之戰中,趙括率領40萬大軍和秦軍作戰。雖然說秦軍也有40萬大軍。但是對於秦國來說,能夠出動60萬大軍已經是極限了。在長平之戰中失敗之後,趙國不僅損失了大量兵馬和糧草。同時,這也導致趙國這個國家從立國之初就已經名存實亡了。也即在長平之戰中失敗之後,趙國已經失去了它的戰略意義和價值了。

正如前文所說的那樣,趙國想要重新崛起並稱霸北方的話,那麼必須要依靠強大的軍事力量做支撐。而從這一角度來看胡服騎射這一改革之後出現的結果是適得其反了。這也是因為這一改革並沒有完全觸動到趙國的根基和命脈。

2、長平之戰

當然,公元前293年,秦國和趙國之間爆發了長平之戰,也即白起率領秦國大軍,包圍了趙國的上黨。面對秦軍的圍困,趙孝成王連忙派廉頗、趙括統兵抵抗。因此,在廉頗率軍阻擊秦軍的過程中,趙國一度陷入了被動的局面。

對此,在筆者看來,在長平之戰中,因為廉頗和趙括父子都是趙國名將。所以,面對秦國大軍的圍追堵截,趙括率領大軍選擇和秦軍正面硬剛。雖然趙括的作戰能力是不錯的,但是因為他錯誤地選擇了以自殺來結束這場戰役。在此戰中,秦國雖然損失了不少士兵和將領,但是最終沒有滅掉趙國。

3、合縱伐秦

最後,在秦昭襄王時期,趙國已經開始崛起了。而在秦國的逼迫之下,趙國也和其他諸侯國一起,組成了合縱聯盟。在秦昭襄王時期,趙惠文王時期,齊、韓、魏三國以及燕國也加入到了合縱聯盟當中。在秦昭襄王的主持之下,秦國、趙國和燕國的軍隊一起圍攻楚國,迫使楚國遷都到了宛(今河南省南陽市)。

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在秦國和趙國、齊國等諸侯國都加入到合縱聯盟之後,自然引發了秦昭襄王和齊愍王的強烈反應。戰國末期,秦國再次發起了對韓國的進攻,結果導致了韓國的滅亡。最終,在戰國末期,秦國聯合楚國、齊國等諸侯國攻打楚國。

4、長平之戰和胡服騎射的關係

在長平之戰中,秦國用反間計讓趙孝成王更換廉頗,同時又讓趙括代替廉頗,因此使得趙國損失了很多優秀的將領。對此,在筆者看來,這顯然是秦國在暗中培養自己的軍隊。與此同時,對於趙國來說,失去了廉頗這位優秀的將領,也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趙國的戰鬥力。雖然在廉頗之後,趙括同樣有一定能力,但是因為沒有遇到合適的機會,因此沒能取得軍事上的突破。

公元前247年左右開始,秦國向趙國發動戰爭。在這場戰爭中,秦國先後消滅了魏國、韓國、燕國等國家。到了公元前229年左右時,秦國正式滅掉了韓國。在此基礎上,秦國進一步蠶食趙國領土。因此,從公元前230年開始一直到公元前228年為止這段時間裡,秦國將趙國的全部土地收入囊中。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段時間裡的長平之戰中,趙國連遭重創。最終導致趙國損失了45萬人左右。值得注意的是,這45萬人也即秦軍在長平之戰中消耗了不少兵力。對於這一問題來說,需要從秦軍對趙軍發動的五次攻擊中尋找答案。

5、總結

從公元前295年到公元前247年,趙武靈王在胡服騎射前後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從胡服到胡化,從騎射到騎兵,趙武靈王的改革無疑是成功的。對於胡服騎射來說,既是為了增強趙國的軍事實力,也是為了增加趙國的經濟實力。同時,這也是趙武靈王和李牧兩位大將共同努力的結果。從這個角度來看,趙武靈王顯然沒有發揮出他的全部實力,也即趙國依然是戰國七雄中最弱的國家。

對此,在筆者看來,長平之戰之所以沒能阻止秦國一統天下的腳步,甚至是導致秦統一六國的時間推遲,主要原因還在於兩個方面:其一、趙國不僅沒有強大起來,反而越來越衰落了。這在長平之戰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其二、趙國內部出現了內亂和分裂,導致趙國國力嚴重下降。而這也是戰國中後期其他國家崛起的主要原因。

在此基礎上,正是因為趙武靈王和李牧等名將的努力下,趙國才逐漸恢復了強大的國力。與此同時,長平之戰讓秦國一統天下的目標更近了一步。因此對於趙武靈王來說,在其去世後僅僅8年左右時間就去世了,從而沒有給趙國帶來更多的輝煌歷史。

四、秦國的崛起

秦孝公即位後,立即任用商鞅變法,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公元前338年,秦國進攻魏國的河西地區,獲得了很多土地和人口。在此基礎上,秦孝公任命商鞅為左庶長。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耕戰”政策的實行。

商鞅認為秦國之所以落後於東方各國的原因主要在於農業不發達。為此,商鞅下令全面推行“耕戰”政策,規定在封地實行軍功制度。秦國獎勵耕戰,推行縣制與連坐制,由國家直接控制小農經濟。這樣一來,秦國民眾積極耕種田地,在國境內形成了一種“土地連坐”的社會秩序,民眾之間相互監督、相互告發、相互制約。

經過商鞅變法後的秦國,國力蒸蒸日上。秦孝公去世後,太子(也就是未來的秦惠王)繼位。在此基礎上,秦惠王開始了一系列的行動。比如公元前318年,秦惠王進攻巴蜀之地。公元前314年出兵攻打三晉之地和韓國、魏國等國。

這一系列的行動徹底奠定了秦國一統天下的基礎和實力。

總的來說,在胡服騎射之後,趙國雖然在軍事實力上迎來了一個巔峰期,但是,相對於秦國來說卻沒有取得理想中的成績。這不僅因為秦國已經走向了一統天下的道路上,更重要的是秦國推行了商鞅變法後形成了強大的政治體制。

在春秋時期(前476—前428)和戰國時期(前312—前221)之間出現了兩次著名的變法運動:商鞅變法和吳起變法(或稱魏武卒變法)。

在此基礎上,秦國在戰國七雄中建立了以軍事為主、政治為輔的政治體制。這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秦國一統天下的基礎和實力,更是使得秦國最終統一天下成為可能。

胡服騎射,並沒有使趙國徹底強大! - 天天要聞

五、胡服騎射的影響

趙章繼位之後,趙武靈王的兒子趙惠文王趙和在位期間,趙國也確實實現了在戰國七雄中的崛起。不過,相較於趙惠文王時期的國富民強,趙國的國力卻沒有得到進一步發展。在這一時期,趙國不僅被秦國所壓制,同時還陷入了和魏國、楚國之間的爭霸。

其中,就趙國人來說,雖然他們對胡服騎射都非常支持,但是這種支持卻是一種被動支持。畢竟,從長遠來看,如果不主動進攻秦國的話。那麼,趙國很有可能會被魏國、楚國等國所吞併。對此,在筆者看來,這是趙國滅亡的重要原因。不過,在戰國七雄中,趙國雖然沒有和其他五國直接進行戰爭吞併對方的領土,但是卻沒有停止進攻別國的腳步。

比如在公元前299年到前299年這段時間內,趙國就先後滅掉了中山國、東胡等部落。可以說趙武靈王在位期間,對周圍其他國家發起了不少進攻戰。而這些進攻戰中,有不少都是通過胡服騎射完成的。

值得注意的是,這三次進攻中有兩次都是在趙國境內進行的。

也就是說趙國為了對抗魏國和楚國等大國時才會發動進攻戰的吧!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戰國七雄之間發動戰爭大都是主動發起進攻的一方發起戰爭的原因之一了。而在趙國發動這些戰爭之前都已經獲得了勝利。在趙武靈王在位期間,趙國取得了很多勝利戰例。比如在前314年就對韓國發動了兩次戰爭,這其中包括奪取韓國中山地區等土地和俘虜韓非等人;另外還先後聯合魏國、楚國、齊國等國家對韓國發動了五次戰爭等等。因此在公元前305年到前295年這段時間內趙國發動主動進攻戰的次數就比較多了。而對於趙國來說,也因此喪失了大量土地和人口!

胡服騎射,並沒有使趙國徹底強大! - 天天要聞

六、胡服騎射的失敗與趙國亡於秦的原因

在胡服騎射推行的時候,趙國雖然擊敗了秦軍,但是,卻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不過,雖然趙何是一位優秀的君主,但是,其繼位後卻讓趙國的國力繼續下滑。這導致了趙國在與秦國的角逐中處於不利的地位。

胡服騎射雖然使得趙國在軍事上有了一定的突破,但是,這並沒有改變趙國國弱民窮的局面。在胡服騎射之後,趙國中原變得更為貧瘠和落後了。而且,由於受到中原文化、風俗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趙人開始逐步排斥胡人和外來文化。在這樣的情況下,趙國與秦國展開了長達十多年的大戰,但是卻以趙國大敗而告終。

在公元前259年,秦國聯合其他國家攻趙,趙國一敗再敗。這不僅導致了趙國在戰國後期失去了對三晉和楚國等國家的控制能力與影響力(雖然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後趙國國力有所恢復)。而且,在長達十多年的長平大戰中(長平之戰)。趙國兵多將廣、戰略縱深大、後勤供應充足、軍隊作戰能力強、將士作戰勇猛等都是秦國無法相比的。

胡服騎射,並沒有使趙國徹底強大! - 天天要聞

1、趙國對匈奴作戰的失敗

在公元前297年,趙武靈王派樂羊帶兵攻打中山國(今河北定縣),樂羊的軍隊勢如破竹,一舉攻破中山國。但是,樂羊的軍隊卻在與樂羊交戰時,被秦軍俘獲。這使得趙武靈王失去了一支強大的軍隊。而且,在公元前298年至前279年間(即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的時期),趙國被匈奴打得一敗塗地,使得趙國不僅失去了對三晉的控制力和影響力,而且還喪失了對秦國的控制力。

在公元前279年,趙國又被匈奴打得一敗塗地。這使得趙國被秦國和三晉包圍的態勢變得更加嚴重。而且,在公元前260年至前228年間(即趙武靈王在位時期),匈奴又打到了趙國的上黨(今山西長治)。這使得趙國不僅喪失了對三晉和楚國等國家的控制力和影響力,而且還使得趙國國力大不如前。

在公元前224年到公元前225年間(即趙王遷在位期間),匈奴又攻入了邯鄲城(今河北邯鄲)。

2、趙武靈王的決策失誤

從趙國的情況來看,它就是一個軍事弱國,它與秦國一樣,都是通過戰爭來解決問題。所以,要想改變這種局面,就要從根本上去改變趙國。

而在趙武靈王時期,趙國則是一直推行的都是“以武治國”、“尚戰”的政策。在這樣的政策下,趙武靈王時期出現了很多軍事人才。比如說廉頗、趙奢等將領都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建立自己的軍隊體系的。而這些軍事人才和將領,在長達十多年的戰爭中也給趙國提供了強大的軍事力量。

所以說“尚武”就是趙武靈王時期趙國內部存在着嚴重問題所造成的。而長平之戰中趙孝成王由於採用了“以武治國”、“尚武”等政策,從而導致了趙國內部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當秦國利用趙武靈王政策實施長平之戰時,趙國國內也是發生了一系列改變。不過,這並不代表着趙武靈王政策就是對的。因為在當時那個時期所實行的“尚武”政策也是可以理解的。

3、趙國自身內部矛盾重重

趙國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局面,主要是因為趙國內部的矛盾重重。雖然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使得趙國在軍事上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趙國卻沒有利用好這些進步來提高本國的綜合實力。在長平之戰中,趙軍幾乎是被坑殺了40萬降卒。這主要是因為長平之戰中趙軍補給線過長,導致糧草供應不上,再加上白起在前線大搞破壞。在這樣的情況下,趙國士兵不得不進行白起挖坑埋人以節省糧食。而最重要的是,白起在攻打廉頗的時候對趙括進行了欺騙(讓其帶兵出戰),並導致趙軍兵敗如山倒。這不僅導致了趙國將士信心喪失,而且還使得趙國內部矛盾重重。

另外,由於趙國內部矛盾重重,使得趙國缺乏能征善戰之人。雖然趙國在廉頗等名將的帶領下多次擊退秦軍(長平之戰中的表現)。但是,如果沒有能征善戰之人來進行指揮的話,那麼在長平之戰中只能是坐以待斃。這也是為什麼在長平之戰中秦國能夠將趙軍圍困兩年多的原因所在。當然了,除了趙國自己內部的矛盾之外,外部與秦國的矛盾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如果沒有外部矛盾的話,那麼長平之戰也不會以趙軍慘敗而告終。

七、總結

對於趙國來說,因為胡服騎射的推行,不僅在軍事上取得了成功,在經濟上也獲得了一定的發展。趙武靈王通過胡服騎射後,趙國的軍隊戰鬥力有了一定提升,再加上趙國的經濟發展了起來。在這一點上,胡服騎射也沒有發揮出它的作用。同時,在趙國歷史上,胡服騎射一項改革對趙國來說也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胡服騎射是一項成功的改革。但趙武靈王卻並沒有讓趙國國大起來。這是因為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後,對於趙國來說有兩點不利:

第一點就是:趙國因為胡服騎射一項改革而出現了財政困難,也即沒有多餘的資金用于軍事。在這種情況下,趙國自然會削弱自身的軍事實力。這是戰國時期常見的現象之一。

第二點就是:趙武靈王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趙國的問題,胡服騎射只是一種權宜之計而已。雖然說趙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是為了對抗秦國的崛起,但在趙武靈王去世後,趙國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

胡服騎射,並沒有使趙國徹底強大!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儘管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全美民眾的反對浪潮,但他依舊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在空軍一號上,特朗普更是聲稱“原本Tik Tok的協議已經很接近達成了,但由於在關稅政策中國突然改變了主意,但這並不要緊,自己能夠在15分鐘內讓中國同意這筆交易,只要自己降稅的話”。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兄弟們,就在中國對美國加了 50% 的關稅之後,特朗普再次對我們加了 21% 的關稅,現在整體關稅已經達到 125%。同時,特朗普暫停了對除中國之外其他所有國家的加征關稅政策,而且要把對其他國家加征關稅的稅點降到 10%。這進一步證明我昨天視頻里的分析完全正確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着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