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齊的身上有很多標籤,最讓大家關注的一點還是她曾是毛家一員的身份,曾經是毛岸英的妻子、毛主席的兒媳婦。
1938年,小小年紀的劉思齊在延安出演了一台話劇,當時她扮演的是一對烈士的女兒。整場表演下來,她感情格外真實、特別打動人心,而毛主席正是台下眾多觀眾中的一位。
演出結束後,毛主席急切想知道在台上表演的小女孩叫做什麼名字。後來,在工作人員的口中得知她的父親是劉謙初,母親是張文秋的時候,主席頓時恍然大悟,徹底明白了女孩眼中的淚水和動人的感情來自哪裡。
一、 成為了主席的乾女兒
毛主席之所以對劉思齊有着如此深的印象,是因為她的父親劉謙初與毛主席曾經是舊相識。1927年,在劉思齊父母還是戀人,沒有結婚的時候,他們就成為了志氣相投的革命戰友。
劉謙初與張文秋結為夫妻的不久後,二人在革命活動中先後被敵人抓捕,在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下,他們依舊堅持忠貞不屈的初心。
1930年2月,已經被黨組織營救出來的張文秋馬上就要臨產了,可是劉謙初卻還被敵人關在監獄。一年以後,劉謙初英勇赴死,在犧牲之前他與妻子商量,將女兒取名“思齊”。
後來,張文秋帶着女兒來到了革命聖地延安,而且在組織的介紹下,與陳振亞再婚。當時的延安文化氣息特別濃厚,而且還經常舉辦各種活動,演話劇就是其中之一。
也正是通過那場話劇,讓年僅八歲的劉思齊成為了毛主席的乾女兒,此後她經常去主席居住的窯洞里“串門”。
1939年,按照組織的安排,劉思齊和母親張文秋踏上了前往蘇聯的征程,然而在經過新疆的時候,他們被當地的軍閥逮捕了。劉思齊的繼父陳振亞不幸犧牲,劉思齊母女則是一直被關押在新疆的迪化地區。
直到抗日戰爭取得勝利,在我黨的多次交涉下,劉思齊和母親張文秋才平安回到了延安。當時的劉思齊已經長成了一個大姑娘,毛主席心裡也一直都惦記着他的乾女兒,還同她講了好些話。
二、 與毛岸英的愛情故事
再次回到延安以後,劉思齊與往常一樣,依舊是毛主席窯洞的常客。在這個過程中,她認識了一個長相英俊帥氣的小夥子,這個人就是毛岸英。
毛岸英那時剛剛從蘇聯回來,回國以後主席為了讓他了解什麼樣的才是真正中國,把他放到了田地里勞動了好幾個月。
1946年,16歲的劉思齊和24歲的毛岸英每次坐在一起聊天總有說不完的話題,他們從延安聊到蘇聯、從戰爭聊到革命,從當下聊到了未來,兩顆年輕的心越走越近,一種情愫莫名出現在他們彼此的心裡,漸漸地他們發展成了戀人關係。
對於兒子毛岸英與乾女兒劉思齊的這段感情,毛主席非常高興,唯一的要求就是毛岸英必須要等劉思齊年滿18周歲以後,才能與她結婚。
毛主席認為那時候的劉思齊還年輕,還需要多多讀書、多學習,另外按照邊區的法律規定,女性必須年滿18周歲才能結婚。儘管毛岸英是毛主席的兒子,但是也不能有任何例外。
1949年,新中國不久以後,毛岸英和劉思齊舉行了一個簡單的婚禮。然而令劉思齊沒有想到的是,她與丈夫毛岸英的相處時間連一年都不到了。
三、 再次組成了新的家庭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後,毛岸英主動請纓申請前往一線戰場。一個傍晚,毛岸英去醫院看望了剛剛做完闌尾炎手術的劉思齊,囑咐她要好好照顧自己和父母,然後就匆忙離開了。
當時毛岸英並沒有告訴劉思齊要去朝鮮,而劉思齊只是以為他要出遠門,不方便向她透露原因所以才沒有告訴她詳情。沒想到這一次見面後,彼此二人便天人永隔了。
1950年11月,毛岸英不幸在朝鮮戰場上犧牲。一個月後,在北京的毛主席接到了彭總的電報,他沉默不語。對於毛岸英犧牲的消息,劉思齊是三年以後才知道的。
期間,每當劉思齊問主席是否有毛岸英的消息,他總是顧左右而言他,想盡各種理由搪塞過去。1953年,在一個合適的時機,毛主席把毛岸英早已經在朝鮮戰場上犧牲的消息告訴了劉思齊。
丈夫的犧牲對於只有二十幾歲的劉思齊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她再一次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1962年,在毛主席的多次勸下,劉思齊選擇再婚,再婚的對象是正直忠厚楊茂之。
婚後劉思齊生下了四個孩子,其中他們的長子叫做楊小英,這個名字就是為了紀念毛岸英而取。雖然,劉思齊再婚了,但是她與毛家人還保持着很好的關係,彼此之間也會經常走動。
結語
2022年1月,92歲的劉思齊病逝,在她的遺體告別的儀式上,李敏、李訥送來的花圈格外引人注目。因為身體原因,李敏、李訥派他們的子女出席了告別儀式,劉思齊的四個兒女楊小英、楊東梅、楊密、楊鈞一度哭成了淚人,讓在場的人無不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