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開慧犧牲前交代一句話,15年後毛岸英轉告給父親,主席潸然淚下

2022年07月13日15:37:20 歷史 1267

在歷史的長河上,革命的道路從來不缺少女性的身影。在戰場上,在生活中她們都是犧牲小我,成全大家的角色。

毛澤東的妻子楊開慧,她為爭取民族獨立做出了重大的貢,她是實現國家富強的重要推動者、是千千萬萬名婦女們的榜樣。

1930年11月14日,楊開慧在瀏陽門外識字嶺悲壯地結束了自己短暫的一生,年僅29歲。楊開慧犧牲後毛澤東悲痛欲絕,當時的毛澤東正在江西打仗。

在悲痛中毛澤東給楊開慧的母親寫了一封信,信中寫道:“開慧之死,百身莫贖。”誰能想到三年前的一別竟成了永別?

楊開慧犧牲前交代一句話,15年後毛岸英轉告給父親,主席潸然淚下 - 天天要聞

1945年,毛岸英回國與毛澤東相見,二人寒暄過後毛澤東終於問出了自己最想問的話:“你母親走之前都說了什麼?”

提到母親之後,毛岸英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了。剛剛還為相見而感到激動的父子兩個現在都哽咽得說不出話。

當毛岸英強忍着淚水說出了母親生前的最後一句話時,毛澤東終於忍不住淚水了...

楊開慧犧牲前交代一句話,15年後毛岸英轉告給父親,主席潸然淚下 - 天天要聞

初戀的美好

毛澤東和楊開慧可以算得上是青梅竹馬,1913年楊開慧一家因為父親工作上的調動搬至長沙。楊開慧的父親是著名的學者楊昌濟,來到長沙之後他就一直在師範學院當老師。

要說毛澤東和楊開慧是怎麼認識的,可能還要歸功於楊昌濟。楊昌濟對於改造國家、服務社會的想法令毛澤東欽佩不已,經常來到楊昌濟的家中與他進行討論。

當時楊開慧的年齡還太小,只是認為這個人和自己的父親一樣有理想有抱負,值得敬佩而已。直到1918年,楊昌濟再一次被調往北京大學教書,這一次兩個人的關係變得不再尋常。

楊開慧一家到了北京之後不久毛澤東也前來北京勤工儉學位,這時的楊開慧已經年滿18歲,而毛澤東也已經25歲。

楊開慧犧牲前交代一句話,15年後毛岸英轉告給父親,主席潸然淚下 - 天天要聞

兩個人幾乎是被一個老師教出來的,看待世界的方法也是差不多的,所以自然有很多共同的話題。

兩個擁有共同話題,又正值青春的年輕人就這樣產生了不一樣的情愫。互相交流對詩歌、時政的看法似乎成為了每日必備的一項任務。

就這樣簡單而又溫暖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1919年毛澤東為了照顧重病的母親返回長沙。可二人的聯絡並沒有就此中斷,相互牽掛的人無論用哪種方式都能聯繫到對方。

既然沒有辦法親眼看到那就用寫信來傳達彼此的思念,這一封封信都成為了日後楊開慧最珍重的信物。

革命的步伐一直都沒有停下過,驅趕軍閥張敬堯的運動從長沙移到了北京,就這樣毛澤東又一次進京了。

楊開慧犧牲前交代一句話,15年後毛岸英轉告給父親,主席潸然淚下 - 天天要聞

這次進京之後,毛澤東與楊開慧不再似從前那般小心翼翼遮掩自己的愛意,而是大方地承認了,二人的關係也被大家所知曉了。

此時的楊昌濟已經在醫院住了好一段時間了,每一個父親離開之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兒女。

楊昌濟也不例外,毛澤東是他最喜愛的學生,可是他心裡清楚毛澤東有他自己的使命,跟着他日後的日子一定是不好過的。

但他心裡也明白,自己的女兒也不是什麼貪生怕死之人,她也有自己的理想,對於國家的復興她也並非等閑之輩。

楊開慧犧牲前交代一句話,15年後毛岸英轉告給父親,主席潸然淚下 - 天天要聞

就在這種即擔憂又祝福的複雜情緒之下,楊昌濟終究是去世了,當時的楊昌濟還不到50歲。

在楊昌濟的心中,毛澤東不僅擔負著救國救民的大任,還擔負著讓自己女兒幸福的責任,二者之間的平衡該如何取捨?

不得不說,做父親的為子女考慮的總是會多一些,1920年冬天毛澤東與楊開慧結為夫妻。為什麼只說是1920年的一個冬天?當時的毛澤東每天忙得四腳朝天,楊開慧也是在婚前就一直跑前怕後地輔助毛澤東。

兩個人誰都不記得具體的結婚日期,只記得是1920年的一個冬天,楊開慧一個人拿着一個簡陋的行李箱搬進了毛澤東當時住的宿舍。

楊開慧犧牲前交代一句話,15年後毛岸英轉告給父親,主席潸然淚下 - 天天要聞

沒有婚禮、沒有彩禮嫁妝、也沒有結婚證書,僅僅花了六塊銀元請了二人身邊的好友一起吃了個便飯。

就這樣看似樸素的生活卻讓二人感覺到非常的幸福,婚後楊開慧一直在儘力地輔佐毛澤東。毛澤東還經常說:“我這個好秘書,抄寫起來,又快又好。”

二人的生活雖然過得苦一點,但是從來沒有感覺不快樂。能夠在彼此身邊就已經是非常難得的了,但是事情總是不會發展得這麼順利。

分離的痛苦

婚後不久,楊開慧就生了他們的第一個孩子,也就是毛岸英。雖說楊開慧對毛澤東的幫助一如既往,但是畢竟生了孩子之後已經不能百分之百把心思放在工作上了,可是此時革命的任務已經比之前更加重了。

二人之間的矛盾也是越來越多,可是不管怎麼冷戰,爭吵話里話外都是對對方的關心。

楊開慧堅持要與毛澤東一起出行,她認為沒有自己的照顧毛澤東一定是不行的,可毛澤東認為此時的楊開慧才是最需要照顧的人,畢竟楊開慧現在正在懷第二個孩子。

楊開慧犧牲前交代一句話,15年後毛岸英轉告給父親,主席潸然淚下 - 天天要聞

幾經爭吵之後,毛澤東還是獨自出發了。這也是第一次二人分開這麼長時間,此時的毛澤東已經變成了一個被當作“激進派”通緝的人。

1923年10月,已經前往中央六個月的毛澤東終於回家了。本以為這次兩人就能夠一直不分開了,沒想到僅在家住了三個月的毛澤東又要出發了而且要去多久沒人知道。

在那個通信不發達,只能靠信件來維持感情的年代真的太難了。而且對於毛澤東來說,時間就是最寶貴的東西,能夠騰出時間來寫信已經是非常不易了。

楊開慧犧牲前交代一句話,15年後毛岸英轉告給父親,主席潸然淚下 - 天天要聞

現在不管說什麼都無法阻擋楊開慧追隨毛澤東的想法,於是在1924年6月楊開慧帶着母親和毛岸英、毛岸青去了上海,雖然路上幾經坎坷,但是一想到能夠和毛澤東相見總是值得的。

達到上海之後,楊開慧做起來自己的老本行,繼續輔佐毛澤東。

可是沒過多久,毛澤東就舊病複發無法繼續呆在上海。一家人只得再次搬回長沙陪伴毛澤東養病。

楊開慧和毛澤東在一起的這些年中,住過的地方無數次動不動就要換一個城市。但其實這些波折對於楊開慧來說根本都不是事兒,她唯一在乎的就是不能和毛澤東在一起。

楊開慧犧牲前交代一句話,15年後毛岸英轉告給父親,主席潸然淚下 - 天天要聞

在這其中,蔣介石發動的中山艦事件北伐戰爭都是毛澤東不停地轉換城市的原因。

或許是次數越來越多,二人對於分別這件事已經免疫了,總認為不久之後就能相見。可誰能想到這一次的離別竟成了永別...

1927年初大革命失敗,秋收起義就此拉開序幕。毛澤東前往安源進行指揮,楊開慧則帶着孩子回到了長沙板倉。

沒有過多的語言與交流,彼此都在等待着下次見面時在互訴衷腸。可這一次卻是天人永隔。

在井岡山革命中真正地踐行了槍杆子裡面出政權的方針,事實證明這完全是對的!敵軍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屢戰屢敗。

楊開慧犧牲前交代一句話,15年後毛岸英轉告給父親,主席潸然淚下 - 天天要聞

氣急敗壞的敵軍沒有辦法只能從後方下手,他們把魔爪伸向了楊開慧。楊開慧也不是傻子,戰爭剛開始的時候,楊開慧就明白自己早晚有一天會被針對。

當時共產黨攻入長沙兩次,不少革命群眾都勸說楊開慧和他們一起上井岡山。但楊開慧認為自己得堅守在這裡,自己走了會帶來不少的麻煩。大家眼見勸說不動楊開慧,只得讓她保重不要被國民黨抓住。

為了能夠抓住楊開慧,湖南省清鄉司令何鍵不惜懸賞大洋千元。此話一出,任憑楊開慧怎麼躲都無用了。

僅過了兩個月,楊開慧就被捕入獄了也就是在1930年10月14日。楊開慧是在11月14日犧牲的,這一個月她到底經歷了怎樣非人的折磨?

楊開慧犧牲前交代一句話,15年後毛岸英轉告給父親,主席潸然淚下 - 天天要聞

最後的堅守

被捕入獄的其實並不止楊開慧一人,同時還有毛岸英與保姆陳玉英。三人被捕當天是毛岸英八歲的生日,這個生日在毛岸英的一生中或許都是最難忘的。

在獄中敵人各種威逼利誘,是好話也說了賴話也說了。可是楊開慧根本都不睜眼瞧他們,這可逼急了這些人。為了能加快審訊的速度,他們對楊開慧上了各種的刑法。

竹條不斷地抽打、扎進指甲里的竹籤都沒有讓楊開慧說出毛澤東的下落。眼看審訊一點進展都沒有,敵人把目光轉向了毛岸英,要知道孩子就是母親的命。

可是逼問半天,哪怕上手毛岸英和母親的回答都是一樣的:我什麼都不知道。再回過頭來問保姆,得到的話還是一樣的。

此時楊開慧的家人在外面已經是心急如焚,不斷的找人想要保釋她。楊開慧的朋友眾多,父親之前教過的學生也都是個頂個的人物。所以不少人都在為楊開慧求情。

不僅如此,章士釗等人也一直在努力的找關係,雖說何鍵不願意放了楊開慧,可是這麼多人前來保釋她還是多少有些為難的。

正當何鍵發愁之時,中共湖南省委書記的叛徒任卓軒張口了:楊開慧若是投降,可比殺了她有用多了!

楊開慧犧牲前交代一句話,15年後毛岸英轉告給父親,主席潸然淚下 - 天天要聞

這一下子可說中了何鍵的心,於是何鍵又趕來獄中跟奄奄一息的楊開慧說:“你若是對外說你跟毛澤東沒有任何關係、不再是共產黨員我就放你出去。”

楊開慧輕蔑一笑,絕不可能!

越是從容淡定越是刺痛敵人的心,何鍵見此更加氣憤了。但是想想利害關係還是派人前來勸說楊開慧。

親戚朋友前來見楊開慧時,無一不痛心疾首。可是楊開慧總是笑笑說:“我死不足惜,惟願潤之革命早日成功。”

其實大家心裡都明白,一向剛強的楊開慧怎麼會同意。為的就是能夠再見一面罷了,楊開慧說我現在唯一的心愿就是讓我死得乾乾淨淨。

11月14日,楊開慧準備被押往刑場。前往刑場之前,楊開慧看着毛岸英萬般不舍,跟他說:“孩子,轉告你父親,我沒有做一件對不起黨對不起他的事,我永遠愛他。”

這是楊開慧的遺言,是她對於自己這一生最完美的結束語。

1945年,時隔楊開慧犧牲15年後,毛岸英從蘇聯學成歸來,當從他口中聽到楊開慧臨終的遺言時,毛澤東心疼不已,沒有聽完,就已經淚流滿面。

當初那個純真、沒有經歷過磨難的小女孩卻落到這樣的結局。

不知道開慧在牢里的那一個月過的到底是什麼樣的日子,這是精神和身體上的雙重摺磨。

楊開慧犧牲前交代一句話,15年後毛岸英轉告給父親,主席潸然淚下 - 天天要聞

當楊開慧被押到刑場之時,她並沒有懼怕。她的心裡充滿着希望,只是還有一絲捨不得。

捨不得自己可愛的三個孩子,捨不得自己深愛的丈夫,捨不得自己年邁的母親,捨不得自己投緣的至交。

可她心裡更明白,自己的不屈服換來的是更多人的清醒,更多人的正確選擇!

身不由己的囑託後世,身不由己寫出來的託孤信,是她除去共產黨身份之後一個單純的母親能做的唯一的事情。

信中寫道:“我好像已經看到了死神——唉!它那冷酷的面孔!說到死,本來我並不懼怕,且可以說是我喜歡的事。只有我的母親和我的小孩,我有點可憐他們!……”

楊開慧犧牲前交代一句話,15年後毛岸英轉告給父親,主席潸然淚下 - 天天要聞

一字一句,言辭懇切。楊開慧對孩子們更多的是虧欠,可她對於她深愛的毛澤東她只希望自己不會是一個絆腳石。

在楊開慧就義前,寫下一封信,信中寫道:“我多想跟你一起早日看到,新中國成立的那一天,如果你聽到我離去的消息,你不要悲泣,因為每當紅日升起時,那就是我在為你偉大的革命理想而歡呼吶喊。”

為了堅守住毛澤東付出的一切,寧可犧牲自己的全部。這樣真摯而又毫無保留的愛,誰又能用一兩句話說的清楚呢?

楊開慧犧牲前交代一句話,15年後毛岸英轉告給父親,主席潸然淚下 - 天天要聞

結尾

在復興中華的過程中,沒有男女之分,只有一個個奮不顧身的中國人。

楊開慧的付出除了因為毛澤東,也是因為她熱愛它生長的這片土地。她明白光靠一個人的付出是沒有用的,我們每一個人團結一心才能早日看見勝利的曙光。

正如毛澤東所說的:女子為革命而喪其元,焉得不驕!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嫪毐,兩個字怎麼讀?什麼意思? - 天天要聞

嫪毐,兩個字怎麼讀?什麼意思?

第一個字嫪字,一個女字旁,一個謬字的一半,有人說這個字是姓。有沒有這種可能性呢?有這種可能性。因為上古姓許多都帶有女字旁,所以不排除嫪是流傳下來的古姓,至少不排除這種可能性。第二個字毐,上面一個士,下面一個毋。
讓文物“活”起來 沉浸式穿越歷史讓文旅繁花璀璨盛放 - 天天要聞

讓文物“活”起來 沉浸式穿越歷史讓文旅繁花璀璨盛放

河南文化底蘊深厚,文物數量位居全國前列。近年來,河南堅持讓文化遺產火起來,讓傳統文化閃亮起來,讓文旅市場豐富起來,打造“行走河南,讀懂中國”文旅品牌。總台記者 田萌:我現在是在安陽殷墟博物館的新館,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被證實的商代晚期都城遺址,而且在這裡發現了我國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從1928...
太原市各社區開展慶“七一”主題活動 - 天天要聞

太原市各社區開展慶“七一”主題活動

為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3年周年,我市各社區陸續通過開展上黨課、重溫入黨誓詞、與黨旗合影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主題活動,回顧黨的光輝歷程,謳歌黨的豐功偉績,激勵廣大黨員幹部錘鍊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凝聚奮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