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一個太監一個廚子竟然擁立了一個君王

2022年07月05日00:25:23 歷史 1045

作者:甘棠

春秋戰國時期,一個太監一個廚子竟然擁立了一個君王 - 天天要聞

提起太監,或許很多人都會說是趙高。趙高並不是第一個太監,但是趙高是第一個讓人們注意到太監的存在,多麼的可怖。

根據歷史,最初的太監並不需要被閹割這麼不人道,直到東漢,才開始要求所有的太監必須是被閹割的男性,自此之後,太監才有了獨特形式的存在,也有了近千年的延續,直到封建年代的結束。

那麼第一個被閹割得太監,是誰?是誰如此“勇敢”地走出了這一步?

春秋戰國時期,一個太監一個廚子竟然擁立了一個君王 - 天天要聞

(一)自己閹割了自己

時間一直往前推,公元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有一男人,叫做豎刁

春秋時期,小國林立,有一齊國人,是當時朝廷的宦官。最初的豎刁還是一個正常的男人,他為了出人頭地,為了博得當時上位者齊桓公的信任,豎刁自己揮刀自宮,自己閹割了自己,用這樣的行為方式,來證明自己對齊桓公的忠心。

豎刁的這一行為,確實讓齊桓公特別的信任他,由此,豎刁手握大權,漸漸架空了齊桓公,直到最後,齊桓公這個曾經的主人,都不被豎刁放在眼裡。

春秋戰國時期,一個太監一個廚子竟然擁立了一個君王 - 天天要聞

(二)齊桓公之死,就是死在豎刁的手中

齊桓公重病,豎刁不允許有人送飯,一代君主,最終死於沒飯吃,齊桓公被餓死。

齊桓公死了,但是齊國需要一位君主,才能讓豎刁更好地囂張跋扈。齊桓公一共有六個兒子,但是在齊桓公生前曾許諾兒子無詭為太子,所以豎刁就擁護無詭為君王,這也算是某種名正言順。

為了讓無詭順利繼位,豎刁聯合易牙殺死了反對者,那麼易牙又是誰?易牙是齊桓公在世時的御用廚子。就這樣,一個太監一個廚子,擁護了一個君王,完成了權力交接。

可是無詭這個傀儡君王不過只有三個月,因為無詭被人殺了。無詭死了,但是豎刁還活着,所以諸位大臣聯合請宴商議國事,詐騙豎刁,而豎刁根本不相信自己會死,豎刁赴宴,同時也是赴死。

豎刁死後,有豎刁一人引起的內亂,才漸漸平息。

春秋戰國時期,一個太監一個廚子竟然擁立了一個君王 - 天天要聞

(齊桓公)

(三)管仲的良言

齊桓公此人,在春秋時期,是春秋五霸之首,有着絕對的能力和才華,而讓齊桓公成為霸主的人,必須是管仲。管仲就是王佐之才,只是管仲早死。管仲再死之前,對齊桓公的彌留之言,就是遠離豎刁。

管仲認為,一個人最愛的人應該是自己,豎刁連自己都忍心傷害,這次狠心之人,又怎麼可能去忠君呢?

面對管仲的勸諫,齊桓公終究沒有聽進去。齊桓公認為豎刁是一個沒有威脅的人,一個人連子嗣都沒有,他為誰去爭去搶?

可是就是這樣一個不被齊桓公放在心上的人,最終死在自己的認知中。而豎刁,也憑藉著自己的狠心,改變了後來千百年,太監的命運。

這才是豎刁最令人唾棄不齒的地方。

春秋戰國時期,一個太監一個廚子竟然擁立了一個君王 - 天天要聞

(管仲)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方決定,制裁托倫蒂諾! - 天天要聞

中方決定,制裁托倫蒂諾!

據外交部網站7月1日消息,外交部發言人宣布中方對菲律賓前參議員托倫蒂諾實施制裁。一段時間以來,菲律賓個別反華政客出於一己私利,在涉華問題上採取了一系列惡意言行,損害中國利益,破壞中菲關係。中國政府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決心堅定不移。中方決定,對在涉華問題上表現惡劣的菲律賓前參議員托倫蒂諾實施制...
香港舉行升旗儀式慶祝回歸祖國28周年,聚焦拼經濟、惠民生 - 天天要聞

香港舉行升旗儀式慶祝回歸祖國28周年,聚焦拼經濟、惠民生

7月1日早上8時,香港灣仔金紫荊廣場舉行升旗儀式,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周霽、香港特區政府高級官員、香港行政會議成員、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及社會各界代表出席儀式。 在活動現場,香港警察管樂團奏樂,護旗方隊用中式步操護送國旗和區旗入場。隨後,現場全體肅立,國旗...
中共一大紀念館喜納“鎮館之寶”——《周恩來手書李公朴、聞一多悼詞》 - 天天要聞

中共一大紀念館喜納“鎮館之寶”——《周恩來手書李公朴、聞一多悼詞》

今晨8時許,伴隨着一大廣場國旗護衛隊鏗鏘有力的步伐和整齊劃一的動作,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全體人員肅立致敬。莊嚴肅穆的氛圍中,中共一大紀念館舉辦的“頌歌獻給黨”系列慶祝活動正式拉開帷幕。本次活動融合了莊嚴儀式、文藝匯演、文物見證與紅色體驗等多種形式,深情致敬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沒有共產黨就沒有...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聞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溫的養子徐知誥代吳稱帝建國,國號為齊。939年,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名為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駕崩,子李景繼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 天天要聞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房地產行業的‘三道紅線’影響深遠,但類比到車圈,不免有些‘望文生義’之嫌。” 文 / 巴九靈 汽車行業似乎正走向一場前所未有的收緊。 帶動這種氛圍的,是一則尋不見來源....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聞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據媒體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顯示,德國政府計劃加快國防採購,以便使軍隊做好戰鬥準備。該文件稱,德國軍事實力的快速提升“絕不能因過於複雜的採購程序或冗長的授權流程而失敗”,同時警告稱,俄羅斯的軍事目標可能不僅僅是烏克蘭。此前德國總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項預算框架,預計德國的軍事總開支將從2025年的950...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無論特朗普是否會出現在9月3日的閱兵儀式上,就全世界來看,正義必勝!文 | 海上客“中方是否計劃邀請特朗普參加九三閱兵儀式?”在昨天(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日本共同社記者如此問道。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上周國新辦介紹了關於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邀請外國領導人的情況和安排。你的具體問題,我目前沒...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 天天要聞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在中國收緊稀土產品對外出口的背景下,作為資源貧國的日本決定“出道成為稀土生產國”,而他們的目光則聚焦于海底資源。據日經亞洲7月1日報道,日本計劃於明年1月正式啟動首個從近海礦床開採稀土礦物的試點項目。但不知是無意還是有心,在日本的相關報道中,似乎連篇累牘地都在強調有望解決“有無”,卻無人在意“成本”。...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 天天要聞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今年11月,曾經的八路軍女戰士付瑞芝將迎來百歲生日。此刻再次回眸革命戰鬥中的烽火硝煙,抗戰歲月無疑是濃墨重彩且令人銘記的篇章。1925年11月,付瑞芝出生在山東臨沂蒼山縣(今蘭陵縣)湧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