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先生,第一個喊出“振興中華”口號,如今目光如炬心愿未了

2021年10月09日23:17:07 歷史 1517


孫中山先生,第一個喊出“振興中華”口號,如今目光如炬心愿未了 - 天天要聞


今天,北京召開了一場重要的大會——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


會場正中懸掛着一張人們熟悉的照片,照片上的孫中山目光如炬,凝視着一個全新的世界。


孫中山的掛像不只出現在雙十紀念日,1989年4月中央決定改革節日禮儀活動,“五一”勞動節和國慶節期間,天安門廣場都會豎起孫中山先生的巨幅畫像。


這是孫中山先生在中國歷史上無可替代的威望和地位決定的。


鄧小平評價孫中山的歷史功績,一是領導辛亥革命,結束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二是開創國共合作,實現北伐戰爭勝利。


如果說,毛澤東讓中國人民站了起來,鄧小平讓中國人富了起來,那麼孫中山則首先讓中國人醒了過來。


他是中國近代民族民主主義革命的開拓者,中國民主革命偉大先行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三民主義的倡導者,創立《五權憲法》。


他首舉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幟,起共和而終兩千年封建帝制。


他鼓動民族覺醒,喚醒沉睡千年的中華民族意識與國家意識,從此開啟近現代中國夢的探索與追尋。


他第一個響亮喊出“振興中華”的口號,認為建設為革命之唯一目的,經過全民族努力中國一定能夠迎頭趕上世界先進國家。


近現代以來,沒有任何口號能夠像“振興中華”這般富有張力,經久不衰,激勵着一代代中國人不懈奮鬥與努力。


孫中山先生,第一個喊出“振興中華”口號,如今目光如炬心愿未了 - 天天要聞

1911年辛亥革命時,18歲的毛澤東就對孫中山非常崇敬,曾開列一份組閣名單:孫中山擔任新政府的總統,康有為擔任總理,梁啟超擔任外交部長。


直到1924年1月,在國民黨一大上,毛澤東才見到孫中山。


在那次會議上,國共第一次合作


毛澤東的活躍表現得到孫中山肯定,選舉中央執行委員和候補委員時,孫中山親自起草的名單上,毛澤東被定為候補委員。


那個時候,蔣介石連參加代表大會的資格都沒有。


可是,國民革命的勝利果實最終落入蔣介石手中。


蔣介石雖然口口聲聲尊孫中山為“國父”,歷史證明他嚴重偏離了孫中山的革命思想與發展路線圖,並沒有實現孫中山提出的國家發展目標與理想。


倒是1949年成立的新中國,讓中國成為一個真正獨立自主國家,實現了民族獨立之夢,真正告慰孫中山先生在天之靈。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


舉國悲慟,宇內皆殤。


北京政府執政段祺瑞發布哀悼令,稱頌孫中山:


“倡導共和,肇我中夏。辛亥之役,成功不居。仍於國計民生,殫心擘畫,宏謨毅力,薄海同欽”。


3月24日,台北舉行追悼會,是夜大雨傾盆,在不準唱悼歌、不準致悼詞的日本殖民政府高壓下,2000人的禮堂塞滿了人,遲到者只能在門口鞠躬致哀。


北京台灣同學會悼孫中山輓聯:


“300萬台灣剛醒同胞,微先生何人領導;40年祖國未竟事業,舍我輩其誰分擔。”


1929年南京舉辦孫中山先生奉安大典,台灣島內民眾西向路祭遙拜,因此與日本警察發生衝突。


孫中山先生,第一個喊出“振興中華”口號,如今目光如炬心愿未了 - 天天要聞

90年後,當大陸高規格紀念孫中山時,海峽對岸的民進黨正在不遺餘力推行“去孫中山化”,意圖割斷兩岸聯結。


孫中山先生的孫女孫穗芳女士感嘆,大陸尊崇孫中山,而台灣反倒越來越淡漠。


孫中山先生的孫子孫武彥表示:唯有建立統一的中國,才能講“中國人的世紀”。


由他領頭,政黨和團體在台灣孫中山紀念館成立“反獨大聯盟”。


現在,時常有“盛世”之論。


何謂盛世?


國富民強,家國一統。


我們必須清醒地意識到:沒有統一,恥言盛世。


1911年11月,孫中山宣布:革命成功後的共和政府將保證中國“獨立及領土完全”,同時還要“恢復已失疆土”。


他說,鼓吹中國分裂的言論是“卑劣之言”,製造中國分裂的人是“中國之仇敵”。


台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產生,必將隨着民族復興而解決。


孫中山先生目光如炬,似有心愿未了。


還需要等待多久,10年抑或20年?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統一大業未竟,同胞還需奮進。


相信,歷史會給出答案!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聞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溫的養子徐知誥代吳稱帝建國,國號為齊。939年,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名為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駕崩,子李景繼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 天天要聞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房地產行業的‘三道紅線’影響深遠,但類比到車圈,不免有些‘望文生義’之嫌。” 文 / 巴九靈 汽車行業似乎正走向一場前所未有的收緊。 帶動這種氛圍的,是一則尋不見來源....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聞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據媒體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顯示,德國政府計劃加快國防採購,以便使軍隊做好戰鬥準備。該文件稱,德國軍事實力的快速提升“絕不能因過於複雜的採購程序或冗長的授權流程而失敗”,同時警告稱,俄羅斯的軍事目標可能不僅僅是烏克蘭。此前德國總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項預算框架,預計德國的軍事總開支將從2025年的950...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無論特朗普是否會出現在9月3日的閱兵儀式上,就全世界來看,正義必勝!文 | 海上客“中方是否計劃邀請特朗普參加九三閱兵儀式?”在昨天(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日本共同社記者如此問道。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上周國新辦介紹了關於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邀請外國領導人的情況和安排。你的具體問題,我目前沒...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 天天要聞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在中國收緊稀土產品對外出口的背景下,作為資源貧國的日本決定“出道成為稀土生產國”,而他們的目光則聚焦于海底資源。據日經亞洲7月1日報道,日本計劃於明年1月正式啟動首個從近海礦床開採稀土礦物的試點項目。但不知是無意還是有心,在日本的相關報道中,似乎連篇累牘地都在強調有望解決“有無”,卻無人在意“成本”。...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 天天要聞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今年11月,曾經的八路軍女戰士付瑞芝將迎來百歲生日。此刻再次回眸革命戰鬥中的烽火硝煙,抗戰歲月無疑是濃墨重彩且令人銘記的篇章。1925年11月,付瑞芝出生在山東臨沂蒼山縣(今蘭陵縣)湧泉村。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 天天要聞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都在說長安的荔枝,我大吳越的楊梅表示不服。 當真不服。明朝的李東陽稱楊梅“價比隋珠”,因為在京城想吃到它實在不易——荔枝運到京城,不過是“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