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眾人皆知,下一句才是經典,它是什麼?

2021年07月27日22:12:42 歷史 1633

小時候我們經常被教育要學會團結,因為人多力量大,而大人們拿來教育我們的話往往是這句“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可以說這句話已經是眾人皆知了。不過實際上這句話後面還有一句,那才是經典,你知道是什麼嗎?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眾人皆知,下一句才是經典,它是什麼? - 天天要聞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句話的本意就是說雖然諸葛亮非常聰明,但是只要我們人多,一起思考,集思廣益,最終就能想出超越諸葛亮的計謀,這話常常被用來告訴人們要團結一致,一起想辦法,不要各行其是!

事實上,在這句俗語中,三並不是特指三個,而是泛指很多!在中國古代社會中,經常是用三來指代更多的意思。俗語中皮匠其實也並非是做皮子的工匠,而是指“裨將”,也就是古代軍中的副將!為何這麼說呢?我們可以從諸葛亮的職業來看。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眾人皆知,下一句才是經典,它是什麼? - 天天要聞

諸葛亮雖說是精通天文地理,但是他後期最主要的還是行軍打仗,給人最深刻的印象也是軍師,負責戰場出謀劃策,那麼一個戰場的謀士又怎麼會和臭皮匠扯上關係呢?很明顯,這種對應是錯誤的。而裨將乃是軍中的副將,也要負責行軍打仗,負責日常軍隊的指揮,甚至還會負責戰略的制定,當主帥拿不定主意時,裨將也可以幫忙出謀劃策,所以說才會有三個裨將一同出謀劃策,便能頂得上諸葛亮的計謀這個說法了!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教育我們要團結一致,一起群策群力,那麼大家知道這個俗語的後一句是什麼嗎?

一顆老鼠屎,必壞一鍋湯

事實上,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的後一句乃是一顆老鼠屎,必壞一鍋湯!而這後面一句其實比前句還要更為經典!

一顆老鼠屎,必壞一鍋湯,這句俗語其實也是來源於三國!關於它的來源,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馬謖,一種說法是黃皓!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眾人皆知,下一句才是經典,它是什麼? - 天天要聞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可以說是成功率最高的一次北伐!自劉備打輸夷陵之戰後,蜀漢國力大減,以至於整個曹魏朝堂對蜀漢都做出了錯誤的判斷,認為蜀漢短期內根本無法恢復實力,於是他們把魏國的主力都調往了東邊,去準備和東吳的作戰了。哪知道諸葛亮天縱奇才,竟然短短數年就恢復了蜀漢的實力,並直接出兵進攻了魏國的隴右地區。當時魏國軍隊防備不足,諸葛亮很輕鬆就打到了隴右,整個隴右五郡直接投降的三郡,看起來諸葛亮已經是勝算在握了。

眼看諸葛亮來勢洶洶,魏國急忙派出援軍前來增援,諸葛亮也知道魏國必來援軍,他此時需要的只是時間,於是他力排眾議,選擇讓馬謖統兵守衛街亭,阻擋魏軍的援助步伐。結果馬謖不據城力守,也不當道下寨,而是跑到山上去了,被張郃截斷水源,打得大敗,街亭失守!而街亭一丟失,諸葛亮就面臨後路被斷的危險,所以他被迫放棄了隴右,只能無奈撤退,原本勝券在握的北伐也宣告失敗了!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眾人皆知,下一句才是經典,它是什麼? - 天天要聞

此戰中,最大的責任人便是馬謖,要不是他瞎搞,街亭怎麼會失守?北伐怎麼會失敗?於是後人總結出了一顆老鼠屎,必壞一鍋湯這句俗語,用來形容團隊中的敗類,希望團隊中儘早踢出這種人!

除了馬謖的這種說法,俗語的來源還有可能是黃皓!黃皓是蜀漢的大宦官,深受劉禪的信任與重用,在魏國調兵遣將,準備進攻蜀漢時,姜維原本已經主動告知了劉禪,說出了魏國的異動,想要劉禪增兵,提早做出防備。結果他的請示被黃皓截留了,黃皓直接告訴劉禪不用擔心,沒啥大事,導致劉禪未能及時增兵防備,整個漢中被迅速攻佔,蜀漢軍隊被死死壓制在劍閣。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眾人皆知,下一句才是經典,它是什麼? - 天天要聞

另外由於黃皓專權,搞得蜀漢內部離心離德,所以當鄧艾兵臨城下時,蜀漢內部竟然沒人想要為國家盡忠,大多數人都是想的逃跑或者投降,可以說,完全是黃皓這顆老鼠屎把整個蜀漢朝堂的這鍋粥給污染了,搞得大家都不願意再為蜀漢賣命了!事實上,這句俗語就是意在告訴後人,對於團隊中的老鼠屎,一定要及時清理,不然將會污染整個大環境,降低團隊的戰鬥力!

結語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意在告訴我們要團結一致,群策群力共同想辦法,這樣想出來的辦法就有可能超過諸葛亮。而後一句一顆老鼠屎,必壞一鍋粥則更為經典,意在告訴我們對於團隊中的敗類,一定要毫不猶豫清理,不然肯定會影響整個團隊的和諧與戰鬥力!

(本文主要參考《三國演義》)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四人賽題庫-隋朝 - 天天要聞

四人賽題庫-隋朝

隋朝(581年—618年),創建者是隋文帝楊堅,建都大興城(今陝西西安),第二任皇帝隋煬帝楊廣遷都洛陽。隋朝僅僅持續了38年,雖然統一了全國,疆土也擴大了不少,但大事不多,存在感不強。隋朝雖然年數不多,但皇帝不少,前後經歷了五個皇帝,比較出名的是兩個皇帝,楊堅和他的兒子楊廣。
古代人都“賣身葬父”,為什麼不自己挖坑埋了?背後其實大有原因 - 天天要聞

古代人都“賣身葬父”,為什麼不自己挖坑埋了?背後其實大有原因

文丨微生曉芸編輯丨微生曉芸前言估計大家在電視劇里都看到過一個很奇怪的場景,那就是“賣身葬父”。有些人都是因為要錢處理家人的後事,所以就簽訂了“賣身契”,成為了丫鬟僕人。但是這也讓人覺得奇怪,只是挖個坑而已,為什麼不自己動手挖一挖?實際上背後大有原因。為何“賣身葬父”?
孫亮之死: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 - 天天要聞

孫亮之死: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

於是孫亮就推斷出是小黃門陷害保管員,小黃門不服,孫亮說:“如果這粒老鼠屎是早就在蜂蜜里,那麼內外肯定全都是濕的,那就證明是保管員保管不善;如果是新放進去的,肯定是外濕內干,那就說明是被人新放進去的!”
看看2023年廣州考古有啥新發現 - 天天要聞

看看2023年廣州考古有啥新發現

5月17日,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廣州市文物局)指導,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漢二陵博物館、海上絲綢之路(廣州)文化遺產保護管理研究中心主辦的“尋跡羊城——2023年廣州考古新發現”展覽在南漢二陵博物館正式開展。“尋跡羊城”系列原創性考古新發現展,是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漢二陵博物館)加強考古出土文物...
學歷史、製作蠶絲扇,小學生探索唐代服飾文化 - 天天要聞

學歷史、製作蠶絲扇,小學生探索唐代服飾文化

極目新聞記者 王媛通訊員 曾偲偲 饒思行 何苗5月17日,在武漢市江漢區大興第一實驗學校的唐代服飾文化體驗活動上,一二年級的學生們學習唐代服飾的歷史文化,通過親身實踐,感受傳統工藝的獨特魅力和勞動創造的美好。學生們通過一場精心設計的行前一課,跟隨研學導師的引導,穿越時空,回到了盛唐時期。通過多媒體展示和生...
鄧通被相師預測貧困餓死,漢文帝不信邪,結果卻助推這個結果 - 天天要聞

鄧通被相師預測貧困餓死,漢文帝不信邪,結果卻助推這個結果

我們提到漢武帝的雄才大略時,總是繞不開文景時期民間積累的財富。儘管漢文帝確實在自己的生活上比較節儉,但他在某些人身上也是很奢侈的,比如他寵幸的鄧通。1.受到賞識鄧通是蜀郡南安縣人,因為會持棹搖船在宮中當“黃頭郎”,即管理船隻的小吏,因頭戴黃帽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