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報頭條丨錨定目標向前沖 敢教日月換新天 堅決打好打贏全市開發區發展“三年攻堅”戰


  開發區是經濟發展的主戰場,是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的主陣地,更是奮力爭先、跨越趕超的主力軍。全市開發區發展“三年攻堅”行動動員大會對開發區高質量發展作出了戰略部署,提出了明確的目標要求,各級各部門必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安排,統一思想,以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勇氣和擔當,錨定目標、找准路徑、強化措施,堅決打好打贏開發區發展“三年攻堅”戰。

  
開發區發展“三年攻堅”戰,牽住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牛鼻子”,是未來發展持續提質加速的“良方”

  開發區是科技的集聚地,也是創新的孵化器。看一個開發區是不是有競爭力、發展潛力大不大,關鍵是看能不能做好科技創新文章。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全面開創新時代現代化強市建設新局面,奮力推進開發區改革攻堅、高質量發展是必然路徑。市委、市政府抓開發區改革發展攻堅,牽住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牛鼻子”,開出了未來發展持續提質加速的“良方”。

  市第十二次黨代會明確提出,今後五年省級開發區力爭全部進入全省中游水平。全市開發區發展“三年攻堅”行動動員大會進一步破題開局,要求各級聚焦短板弱項,靶向發力,攻堅克難,按照“走在前、開新局”的目標定位,堅定“進八爭五奔前三”的信心決心,登高望遠、奮力爭先,高點定位、高效推進,掀起一場轟轟烈烈推進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新熱潮,以開發區的大發展,助力新型工業化強市大進步。

  知不足,然後能自反;知困,然後能自強。多年來,全市各級把推進開發區建設擺在重要位置,着力推動開發區改革、建設、發展,在園區規劃、區劃調整、基礎建設、招商引資、企業培育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泰安目前共有1個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6個省級開發區。今年上半年,泰安市7個省級以上開發區累計完成稅收收入51.2億元,同比增長21.6%,佔全市稅收收入的38.5%;固定資產投資284.4億元,增長34.3%;實際到賬外資3.2億美元,增長198%,佔全市完成外資總額的89%;進出口總額135.8億元,增長89.4%,佔全市進出口總額的86%。經過多年發展,泰安的開發區建設取得了一定成績,一批產業龍頭企業崛起,串珠成鏈,產業聚集度不斷提高,各個產業園區不斷支撐起開發區的骨架。在產業發展帶動下,曾經的城郊變身城區,曾經的荒地隆起廠房,整個城市的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但這僅是縱向比。橫向比,放在全國、全省的大背景下,我們的綜合實力還不強,全市各個開發區排名偏後;主導產業還不突出,先進制造業發展落後,過百億元的產業集群少;對外開放水平較低,實際使用外資總量小,僅佔全省開發區總額的2.07%;創新能力不強,大多處於產業鏈中低端,市場競爭力弱,畝產效益不高;體制機制落後,行政管理存在越位、缺位現象,在園區規劃建設、經濟談判、專業招商、資本經營、市場運作等方面缺乏專業人才等等。與先進地區差距越來越大的現實,我們無法迴避也不能迴避。痛定思痛,我們別無選擇,必須正視差距,徹底摒棄掉坐井觀天的封閉感,消除掉故步自封的麻木感,克服掉剛愎自用的優越感,剖開發展過程中的表面現象,直視問題本質,找准病灶,一舉發力,迎頭趕上。

  知弱圖強奮起追,“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與先進地區的差距就是我們發展的空間,暴露出的問題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面對差距,就要直面問題和短板,科學判斷形勢,正確分析得失,進一步堅定信心、決心,加壓奮進、埋頭苦幹、勇毅前行,這更是我們的必然選擇。

  錨定目標、精準發力,咬定青山不放鬆,不達目的不罷休

  開發區在發展過程中,必須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做好規劃引領和項目建設,絕不能飢不擇食,好賴項目都往開發區裝,走低水平、粗獷式發展的老路子。要錨定目標、精準發力,沿着既定的科學規劃路線,久久為功狠抓落實。

  全市開發區發展“三年攻堅”行動科學謀劃,提出經三年努力,力爭實現“一個跨越、兩個提升、三個突破、四個倍增”。所謂“一個跨越”,就是全市7個省級以上開發區,考核全部進入全省中游以上水平;“兩個提升”,就是產業集聚度全部提升到80%以上,畝產效益評價全部提升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三個突破”,就是在體制機制創新、科技創新引領、開放高地打造這三個方面,取得明顯突破;“四個倍增”,就是實現開發區規上企業個數倍增、產值倍增、利用外資總額倍增、進出口總額雙倍增。

  這是立足於我市開發區實際、符合泰安發展規律的目標,是推進全市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源泉,更是指引全市上下並肩前行的行動指南。

  上下同欲者勝。全市開發區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堅持全市統籌,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規劃引領,不斷加強園區產業統籌布局,引導各開發區錯位發展、聯動協作,形成“1+7+N”發展格局;要找准產業定位,充分考慮市內、省內、國內產業布局,既互相錯位、避免雷同,又互為補充、構建生態,明確主導產業,做好產業規劃,把好鋼用到刀刃上;要創新發展理念,探索建設低碳、零碳、智慧、低成本的新型開發區發展模式,從產業規劃、產城融合的角度出發,謀劃未來發展趨勢,科學編製發展規劃,為下步發展留足空間。要加強項目建設,集中打造特色產業集聚區,因勢利導全力培植具有支撐性、引領性的首位產業,堅持培植壯大本土企業、大力招引外來企業“雙輪驅動”;抓好招商引資,緊扣主導產業,加強分析研判,把“宏觀形勢”和“泰安優勢”、“產業規劃”和“項目策劃”、“招商引資”和“招商選資”有機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各方面資源力量,靈活採用駐點招商、基金招商、以商招商、對賭招商等招商方式,實現雙贏、多贏。

  目標即動力,惟有朝着目標,才能時刻不忘身上的擔子和使命,才能始終鼓足前進的勇氣和信心,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實幹擔當,泰山作證,我們一定贏

  “殺出一條血路來!”1979年,鄧小平在倡議南方設立特區時提出的這句響亮口號,為各個經濟領域敢闖敢試,勇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指明了方向、鼓足了士氣。這條“血路”,要的就是不畏艱險的魄力和勇氣,要的就是敢於拼搏奉獻的決心和意志。我們要迅速掀起推進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新熱潮,加快縮小與先進地區的差距,就要拿出“殺出一條血路來”的勁頭,大膽闖、勇敢幹,錨定目標、抓住關鍵,奮勇向前。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向前走動起來,跬步江山即寥廓。推動開發區高質量發展,雖然征途坎坷,但只要我們錨定目標、昂首向前,就一定會把坎坷踏平,鋪就成功的大道。我們堅信,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振奮精神、堅定信心、團結一心,以更強的決心、更實的舉措、更大的幹勁,一定能打好打贏開發區發展攻堅戰,書寫好泰安開發區跨越發展嶄新篇章。

  【泰安日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