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入電競行業(上)努力吧——致那些有夢想的孩子

前言

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電子競技在中國經歷了凜冬與暖春。2021年的風口,電子競技的8個項目正式加入了亞運會。

現在,電子競技已經是中國經濟發展必不可少的行業。相信有非常多懷揣電競夢想的孩子,都有一個成為職業選手為國爭光的夢想。那麼如何才能躋身其中,成為電子競技行業的一員?

電競夢想≠荒廢學業

前不久,新華社剛剛下發最強防沉迷政策。與此同時,各大遊戲廠商也紛紛宣布,今後職業選手必須年滿18周歲才能正常參加比賽。這一政策,無疑對各大青訓機構有着不小的影響。但對於電競行業的人才培養,一定是一件好事。


18周歲前,孩子的心性未定,對於興趣愛好往往是虎頭蛇尾。而學校生活是人生中珍貴的財富,我們不能剝奪孩子在學校讀書的權利。

電競學校往往有着標準化的教學體系,能夠系統地培訓電競相關知識。在此基礎上,在校內生活、學習能夠最大程度保障學生的身體、心理健康。如果一個孩子有着電競夢想,那麼在學校中接受電競教育是最佳選擇。

電子競技≠沉迷遊戲

其實很多孩子夢想成為職業電競選手,不過是看到了這個職業表面的光鮮。這些年電競產業發展得很快,職業選手的明星光環與耀眼的收入令人艷羨。更何況,他們的成功在表面上看起來,如此輕易、簡單。

但這世界上從來就沒有輕鬆輕鬆就能成功的好事。打遊戲可以紓解壓力,但不能、也不應該成為逃避現實的工具。

電子競技和傳統體育運動一樣,想要成為第一,就必須付出千百倍於常人的努力。職業選手每天的訓練時間往往大於10個小時,有時候甚至達到18個小時。練到拿起鼠標眼睛模糊,大腦無意識。所以想成為一名職業選手,絕不是打打遊戲那麼簡單。

找對方法才能堅持夢想

有電競職業的夢想是好,但貴在堅持。很多學生只是自己盲目地崇信自己的電競夢想,但找不到方法,就非常容易走彎路。在彎路上,時間荒廢了,學業荒廢了,夢想也荒廢了。

所以,真正熱愛電子競技行業,在追夢的道路上一定要找對方法、效率學習,在學校接受系統化的電競教育。

只要有着電子競技的夢想,其實不一定是非要站在台前發光發熱的。通過電競學校的系統化教育,可以接觸到非常多關於電子競技行業的內容。職業電競選手、電競解說、電競運營師、數據分析師等等……電競企業對於這些崗位的人才是非常渴求的。

所以,有夢想可貴,堅持夢想並注重實現它,更難能可貴。

後記

2016年,教育部增補了“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填補了電競教育的空白。現目前,政策及環境非常利好與電競人才的系統培養。所以相信在未來幾年,電競教育的優勢一定會一片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