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深圳的老玩家而言,有兩個地方對於他們來說始終是印象最深刻的地方,一個是東門西華宮,一個則是華強北的萬商電腦城。
前段時間,我們撰寫了一篇關於西華宮的回憶。如果說西華宮是作為見證東門歷史的存在,是整個東門歷史的一部分,那麼萬商電腦城對於整個華強北而言,就是伴隨着華強北興旺與發展同時一併崛起,並成為那一段時間內深圳玩家的另一好去處。
2018年的萬商電腦城,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今,華強北已經成長為了一個世界性的地點,它不只屬於深圳,不只屬於中國,它更是屬於世界。在這裡你總能看到無數的經銷商們為了採購而到處奔赴,電子元器件的商家們為了銷售出自己的產品會用盡一切辦法和採購商們討價還價,運輸工拉着大車小車不斷在各個門店中運輸貨物。
那麼作為華強北的一部分,曾經的萬商電腦城是如何模樣,如今的它又變成了怎樣的面貌?
1.與“北”共舞
提到萬商電腦城,就需要提到下它所在的賽格科技園。
作為整個華強北的一部分,賽格科技園雖然以現在的視角來說它已是十分陳舊,陳舊到似乎讓人覺得這有種上世紀舊廠房的味道,但作為一座1992年竣工,如今仍在正常使用的建築物群來說,它可以說幾乎伴隨了整個華強北的興起。
如果要說這裡有什麼特別過人的地方的話,除了萬商電腦城這個對於深圳玩家來說有着獨特記憶的地方,那就必須提及到騰訊公司。
作為一個如今已是全球性知名企業的它,在初創時便是在這裡度過了6年時光(1998~2004),如今騰訊公司的舊址仍被保留,並且改造為了一個名為“騰訊起點”的小型展覽館,其中還陳列了一些騰訊早期辦公的情景以及產品。
當年騰訊在賽格科技園辦公的情景,來源於《華強北40年影像記憶》
騰訊起點所在的賽格科技園
當然,在那時候的玩家可能並沒有留意到騰訊就在這裡,因為更多的人來到這裡的目的很簡單:去萬商電腦城那裡買遊戲玩。
08年時萬商電腦城外部攝影圖,右下方可以清晰看到“萬商電腦城”幾個字,來自《華強北40年影像記憶》
在西華宮那篇文章中,我簡單闡述了下那個地方作為遊戲銷售場地興起的緣由,是時代和地點所造就的一個特殊純在。
而對於萬商電腦城的興起,它一定程度上類似東門西華宮那樣有着重要的時代因素,但這裡顯然也與西華宮有着重要的區別。
與西華宮的那種“臨近火車站,於是作為散貨地點”的情況不同,1997年開業的萬商電腦城因為地處華強北步行街之中,它就猶如中關村的一些賣場那樣,只要打出“華強北”這名號,就會對一些"對電子產品有需求的人“有着天然的聚集和吸引力。
與此同時,掛着“電腦城”之名,萬商電腦城一開始也以電腦銷售與軟件銷售為主導,來這裡的人一開始就目的明確:要麼就是買電腦,要麼就是給電腦升級下,要麼就是買軟件,目標明確也讓這裡迅速成為了早期電子產品買賣中心,來這裡的人絡繹不絕。
雖然隨着與周邊賣場的競爭加劇,萬商電腦城開始從電腦銷售轉變成音響銷售主導,但軟件銷售依然存在。
也恰逢世紀之後的這個時間段,國內對於電子遊戲的興趣也不斷增加,那精明的商家們肯定會想辦法讓自己的商路擴大,所以這時候他們就開始瞄準遊戲銷售的相關服務了:售賣水貨遊戲機的店鋪逐漸增多,新款遊戲機也迅速拿到貨,你要哪台提前說一聲,人家就幫你搞來;遊戲也一樣,pc也好主機遊戲也罷,你都能找到,哪怕你一時半會沒找到,跟老闆說一聲,老闆去倉庫找找,總能幫你弄來。
最終,伴隨着專業化的不斷提升,以及門店眾多,外加華強北本身的加持,使得這一帶成為了盛極一時的遊戲賣場,甚至還一定程度超越了西華宮。
我對這裡的印象相對較晚,也較為薄弱,因為當時我住的地方離華強北甚是有一段距離,遠不如我步行即可到的東門近,所以我也就以前因為偶爾需要更換電腦硬件時才偶爾去一趟。
我依稀記得在那個不起眼,處於角落中的“萬商電腦城”幾個大字下方,有一個不大不小的樓梯,如果從正面一看你甚至可能會忽略掉這個地方,從而與這片猶如世外桃源般的世界失之交臂。
紅圈地方即為入口,圖片來源於網絡
但自己的經歷有限,為了寫這篇文章,我專門和一位常去那邊的老友聊了下,問了下他對於以前萬商電腦城的看法。
對於這個,他先是顯得頗為激動,因為用他的話來說就是“那邊承載了他很多的記憶”。
他告訴了我,那邊二樓“只要你是個臭打遊戲的都會流連忘返”。
“賣遊戲機的,賣遊戲的,賣盜版的,賣正版的,整演示的,啥都有。往裡走還有賣音響批發的,不過我不懂所以沒研究,就在賣遊戲那塊逗留了,那時候人賊多!”
一句簡短的話就說出了當時萬商的情況:遊戲店鋪林立,音響店鋪和它並存,就如同一個充滿魔法的“桃花源”世界那樣,而你就如同那位訪問“桃花源”的路人那樣,對這裡充滿了好奇和熱情。
這裡或許引用我這位朋友對這裡的形容更為貼切:這地方,是個玩遊戲的“老害”都會去的。
恰逢回顧完西華宮後,我便想起這個地方,也想再訪這裡,畢竟和西華宮一樣,我久違此處也有個10年時間。
然而等我到了這裡時卻發現,這裡的變化十分巨大,巨大到讓人幾乎無法認得,甚至還讓我一度懷疑了自己。
2.在且不再
如果要說現在的萬商電腦城,或許最大的特點是它已經是某種意義上說不在了。
你若按照原來的路徑試圖尋找那片“世外桃源”,結果只能像《桃花源記》最後那位試圖再訪“桃花源”的人那樣,四處碰壁。
因為這個地方其實已經沒了,或者準確來說它搬遷了。
無論是一樓的入口也好,二樓的布局也罷,甚至連外面那塊“萬商電腦城”的招牌都被拆下來了,就彷彿告訴所有人這裡並不存在一個叫做“萬商電腦城”的地方。
現在這個地方1樓已經成為了小米和oppo的專賣店,原先一樓樓梯口則變成了手機維修店
這裡的萬商電腦城已經搬遷,和電腦城左側的“萬商電器城”並在一起,現在叫做“中國二手電子交易中心”。
原國美電器華強二店,萬商電器城的地方,如今已徹底改頭換面
如果你不是一個老玩家,也不經常來華強北的話,這種變化可能會讓你一下找不着北,畢竟那麼大個國美二店沒了,同時原先各種招牌與廣告都被拆了,外加整體外部建築布局都改了不少,可以說從外表來看幾乎可以說是一棟全新的建築物一般。
雖然外部並沒有明確標識,但只要你走進去,並且施展當初進入萬商電腦城的魔法,即登上那靠近左側的梯子,上到二樓,那萬商電腦城就會如同魔術一般出現在你面前了。
萬商電腦城和萬商電器城依舊存在,只是一個處於二樓,一個處於三樓罷了
乍眼一看,這裡的布局和原先的萬商電腦城布局有幾番相似,仔細一看,甚至連店鋪都有不少相似:同樣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個電腦組裝維修店,以及同樣有着售賣遊戲機的店鋪。
頭頂仍然是熟悉的那種長條形夾着白熾燈的天花板裝修風格,地面還是那種略微發黃的瓷磚拼接而成。
如果你告訴我這裡就是原來那個地方,我或許會稍微疑惑一些結構有點問題,但除此之外就不會產生任何懷疑。
只是在此之後就有種不一樣的陌生感,或許是因為人流大不如前,或許是因為位置的變遷,也或許是因為這裡不少店面拉上了大閘。
總之,這裡雖然還是這裡,但也不再是曾經的這裡。
漫步於走廊之中,一些曾經熟悉的感覺逐漸回來,就如年少時的我逛街那樣,看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總忍不住多看幾眼。畢竟相對於西華宮的變化與轉型,在這裡仍然可以看到專門銷售遊戲機的店鋪,也能看到做電腦相關的以及音響相關的店鋪,歷經數十載的變遷它們仍在堅持,也保住了萬商電腦城它作為曾經“深圳最專業的遊戲賣場”之名,或許直到現在還可能保留着這名號。
這讓我想更進一步了解萬商電腦城在這些年所經歷的一切,以及那些遊戲店鋪是如何堅持下來繼續做着實體店,尤其是如今網購如此發達的情況。
相比於上次的幾輪碰壁,這次運氣實在不錯,很快的我就遇到了一家經營了有二十多年的老店。
這家老店仍然在售賣着遊戲和遊戲機,NS和PS5陳列在貨架上,配套的遊戲配件也頗為不少,門口的顧客也是絡繹不絕,有的上門來詢問遊戲機維護,有的則是來詢問遊戲相關,而有的則是在外面觀摩者架子上的遊戲,總之每個人都有着自己的目的,而齊聚到這家店中。
眼見這番情景,也其實我也怕打擾到店長的生意,不過聽到我所詢問的問題後,店長不僅完全不在意,反而還曉有興緻的跟我解釋了一番,就彷彿遇到了一位老朋友那樣。
“我們這裡從PS2時代開始就做遊戲機買賣了,後面幾家也是如此!都是萬商這裡比較老資歷的一批遊戲商家了!那時候的萬商人流可大啦!基本上天天都是人擠人的狀態!”
當聊起過往時,她神采奕奕眼中有光,就如同過時光重現在她面前,也讓我想起了當年西華宮時的狀態,一樣都是人山人海。
“不過後來網絡平台興起後,這裡的人就開始少了起來,畢竟大家都喜歡通過互聯網來購物或者聯繫,不大願意專門跑來這邊一趟了。”
雖然在話語間她輕描淡寫了萬商電腦城人流減少的重要原因,但似乎這對於她來說並不重要,因為似乎在她看起來這種情況早已預料到,而她也早就做了一些準備:
“不過還好,我們在做線下門店之外,也很早就有打算往線上發展,那時候就通過qq聯繫供貨和顧客,做得還是可以。後面我們也跟着潮流做了自己的網站,不過可惜的是因為人手不足的最後也停了下來,畢竟你也沒辦法一邊顧着店一邊還要照顧一整個網站是吧?最後我們倒是直接上了淘寶網店,然後到現在還跑着網店,線下店也一併在着,線上線下同步跑着。”
話語之中她也透露了自信,或許這也是她和她的這家老店能度過20年原因吧。
不過我也很好奇,難道在這麼長時間就沒什麼對於她們的經營產生衝擊了嗎?畢竟中國遊戲產業發展了至少30年,其中幾度遊戲主體的變化也造就了不同產業的興起和衝擊,正常來說線下遊戲機實體店也應該會感受到,所以我詢問了她那麼多年以來,行業對於她造成最大的衝擊有哪些。
對於這個問題她倒是沒有保留,很明確說了兩個對於她來說最大的衝擊:手機遊戲的興起和疫情。
“你也知道,之前有段時間手機遊戲的興起,讓很多人都去玩手機遊戲了,雖然那時候也有人過來買遊戲機和遊戲,但確實肉眼可見人也少了不少,我們也因為這樣而轉過去做了一段時間手游手柄去了,畢竟那陣子手游外設跟着手游一併熱了起來了嘛。不過我們也沒放棄遊戲機業務,就這樣做了一段時間後,後面也回過來繼續做遊戲機業務了。不過如果說對於我們以及萬商這裡造成最大影響的事情,或許就是疫情了。”
似乎對於疫情時期仍心有餘悸,她在這裡頓了一下。
“整個疫情期間,到處都封起來,這裡都沒人流了。沒人流就代表沒顧客,那就代表沒錢賺。每個月還有其他支出,哪怕你有網店撐着都有着不小壓力。“
說到這裡,她也嘆了一口氣。
“你看這裡,現在這樣的情況其實也是疫情打擊所致,很多店鋪就是因為撐不過那段時間關門了,那這人一散,就自然難聚,賣場更是如此。”
說罷,她便望着如今萬商電腦城的長廊。
長廊一路延伸過去,越往裡去就越看到各種拉下了大閘的門店和空白的店鋪,也似乎述說著如今傳統線下實體店和賣場的困局,以及疫情對於實體店的打擊,使其難以恢復
後面因為時間的關係,我短暫再和她聊了一會後便告別了她,轉向繼續探尋之路。
我很欣慰這裡仍然有着那些專門賣遊戲機的門店,很欣慰仍然有玩家會來到這裡,也很欣慰如今的萬商電腦城仍然存在。
某種意義上來說,它或許也遇到了和西華宮一樣的問題,只是對於萬商電腦城來講,它過來了,它在玩家心中的性質仍然是那個“萬商”,仍然是那個“專業的地方”,只是大不如前罷了。
但這樣的結果對於我來說已經算是一種滿足,我並不奢望萬物永恆,但知道它安好,亦是一種安慰。
在寫文章時,我搜尋到了19年時萬商電腦城的視頻,看着彼時的它,以及疫情之後的它,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在心中。
3.結語
回到家後,我把我的探尋跟我老友說了下,老友的第一反應就是驚訝於萬商還在,哪怕他也很多年沒去過,畢竟如今全國各地曾經盛行的“電腦城”伴隨着網購興起也逐漸沒落,萬商電腦城的繼續存在確實對於一些人來講也是一種錯愕。
然後再編寫本文時,我也做了一些調查,發現當時仍在那邊營業的門店,他們都是有着二十多年歷史的老店,這些老店們歷經了時代的考驗,歷經了變化的衝擊,也歷經了疫情的封鎖,最終陪伴了萬商電腦城至今,可以說是已是一種難捨的情緣。
畢竟如果將它們看作一個家庭,那麼也有20多年的婚姻感情,孩子都能上大學去了。
人生有幾載?如今的萬商電腦城雖然變化甚多,但它還是那樣的它,它的裡面也還是那樣的裡面,我們仍然能在裡面暢聊遊戲,仍然能在裡面光顧着那些遊戲門店,仍然在裡面享受着遊戲所帶給我們的樂趣。
但願萬商能儘可能活久點,讓它作為“深圳最專業的遊戲賣場”名號能更為持久點,讓更多人知道它的存在。
引用資料:
《華強北40年影像記憶》
電玩的世界!華強北萬商電腦城簡介https://audio.pconline.com.cn/hangqing/sz/0809/1417470_all.html
智能手機平板的崛起-深圳華強北萬商電腦城組裝電腦實體店名存實亡!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9J411F7Lu/
深圳華強北電子市場詳細情況簡介https://t.cj.sina.com.cn/articles/view/2554550087/9843574700100aw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