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塑料片售價百元竟供不應求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李源 黃潔如 張競恆
兩塊塑料片做成的解壓玩具,價格賣到99元,每次上架1秒鐘就被搶光。
在武漢市江夏區,傳統製造業企業中精智能,瞅准“情緒消費”風口,設立edc(every day carry,即每日隨身物品)子公司“扎克實驗室”,跨界賽博文玩。
“人們日益關注心理健康,青睞情感類消費,尤其是讓自己開心的‘悅己消費’。”南開大學社會學院教授管健認為,消費者對於“情緒消費”的實用性訴求不強,而是更看重商品所能提供的情緒價值和情感共鳴,這使得盲盒、edc等情緒小物受到市場追捧。
大人也要玩玩具
廣義上來說,所有消費都能被稱為“情緒消費”:肚子餓了吃點美食,工作累了看場電影……消費帶來的滿足感會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從而使人產生快樂的情緒。
edc則屬於垂直細分的“情緒消費”。其起源於美國,最初指的是人們每天攜帶的折刀、手電、甩棍等小物件。
近年來,隨着工作節奏日益加快,edc的範圍逐漸向有解壓功能的指尖陀螺、推牌等小玩具拓展。因與手串等文玩物品有相似性,edc也被稱為“賽博文玩”或“年輕人的手串”。
張天信展示正在研發的新款指尖陀螺玩法。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競恆 攝)
“玩具不是孩童的專屬,大人也需要玩玩具。”有心理學專家指出,以指尖陀螺為代表的edc之所以成為“情緒消費”的重要對象,主要基於四點原因:一是把玩edc能轉移注意力,讓人暫時忘卻煩惱;二是小巧精緻的edc有美感,能使人心曠神怡;三是觸摸edc時,陀螺轉動和推牌振動會刺激神經末梢,引發放鬆反應;四是心理暗示,人們對解壓玩具效果的期待本身就能緩解壓力。
“扎克實驗室”的首款產品叫“王者權杖”,2024年年初面世,主體材質為不鏽鋼或黃銅,外形就像一隻棒棒糖。用手撥動權杖頂部的“皇冠”,“皇冠”可以高速轉動,鑲嵌其中的人造紅寶石珠會拖曳光影並發出密集的“叮叮”聲。
網友“努力工作”收集了5隻不同材質的“王者權杖”。他認為光影和聲音可以從視覺和聽覺層面刺激感官,從而達到解壓的效果,“比如我苦惱於某件事時,看着轉動的‘皇冠’、聽着‘叮叮’聲就能從壞情緒中暫時抽離”。
1秒鐘就被搶光
常見的edc分為兩類,一類是能轉的陀螺,比如“王者權杖”,另一類是能響的推牌。
真正讓“扎克實驗室”火出圈的產品,是其去年年底推出的“小飛機”推牌。
張天信展示“小飛機”推牌的玩法。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競恆 攝)
“小飛機”採用工程塑料pei製造,顏色與質感與琥珀類似,手感很溫潤。
“小飛機”使用螺絲將兩塊pei連接在一起,內部設置軌道和坑洞,安裝有彈簧和陶瓷珠。通過手指推拉,陶瓷珠在坑洞內被頂起、按下,“小飛機”就會反饋出“叮叮”聲和振動感。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也購買了一隻“小飛機”,把玩時確實會被聲音和振動感吸引,沉浸其中、放空思維。
市面上同類推牌產品,定價大多在百元以上。但“扎克實驗室”負責人張天信卻反其道而行之,把“小飛機”的價格定在99元。
“產品利潤可以壓縮,但產品力和價格一定要超乎消費者預期。”在張天信看來,幾杯奶茶錢就能買到一隻“悅己”玩具,你很難對它說“不”。
目前,“小飛機”每周產能200隻左右,每周五13時準時上線電商平台,1秒鐘就被搶光,上市半年已售出4000餘只。
“這年頭,還有什麼比快樂更重要呢”
5月17日到18日,張天信攜多款正在研發中的產品,赴上海參加了一場edc行業展會。
來自全國各地的參展商和edc粉絲們會聚一堂,火熱的氛圍讓張天信的創業信念更加堅定。
全球範圍內來看,國內edc市場還處於早期階段,消費者認知度有限,消費意識也有待培育。
“‘扎克實驗室’致力於讓產品更優質的同時價格更合理,讓‘武漢造’edc成為更多消費者的‘入門第一站’。”張天信說。
今年2月,隨着《哪吒之魔童鬧海》熱映,泡泡瑪特出品的同款盲盒全國賣斷貨;光谷夫妻原創的“蒜鳥”公仔,售價數十元,上市至今熱賣10萬隻;寵物咖啡店裡,花幾十塊錢就能得到小貓小狗的陪伴,治癒感滿滿……種種跡象表明,國內“情緒消費”市場正在加速擴張。
小紅書app上,網友momo的一席話或許能讓我們以更接地氣的方式認識“情緒消費”的魅力:“百十來塊錢你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但是你能買到快樂、獲得滿足。這年頭,還有什麼比快樂更重要呢?”
這家二次元商業體
主力店月銷破百萬元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張倩倩 張競恆 黃潔如
通訊員蘭子君 孫煒
從武漢江漢路地鐵站a出口出來,步行約300米,一面由大面積玻璃幕牆構成的“x”形建築外立面格外醒目。這裡是潮流盒子x118商場,華中地區首個以二次元為主題的購物中心。
5月20日,這個被業內稱為“吃谷聖地”的商業體迎來開業兩周年。“吃谷”,即購買“穀子”。“穀子”源自英文“goods”(商品)的諧音,泛指以動漫、遊戲、偶像等版權作品衍生出的二次元周邊產品,包括徽章、立牌、卡片、掛件、手辦等。
令人驚喜的是,這個體量不足1.6萬平方米的商場,去年竟創下2.5億元營業額,主力店月銷均突破百萬元。
時間回到兩年前,面對江漢路周邊數個大型傳統商業體的競爭,x118運營方決定另闢蹊徑。“武漢有全球最多的在校大學生,而二次元文化正在年輕人中爆發。”該商場總經理程功說。
coser(角色扮演者)們在潮流盒子·武漢x118商場內選購動漫周邊。(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柯皓 攝)
當時,華中地區尚未出現成規模的二次元商業體,團隊跑遍全國尋找品牌資源時,“大學生數量”成了最有分量的談判籌碼。如今,商場內93%的店鋪是華中首店,消費者復購率遠超傳統商場,部分消費者平均每周到訪2—3次。
走進商場,濃烈的二次元氛圍撲面而來。各樓層分布着數十家“谷店”,售價20—70元的徽章、立牌前,擠滿了年輕人。在武漢工作的方先斌每周都要來“補貨”,他收藏的《第五人格》周邊已達80多種,月均消費千元以上。像他這樣的“吃穀人”不在少數——購買複數同款、幫同好代購也是常態。
“‘穀子’的生產成本不高,但非常容易出爆款。”商場運營負責人遆瑋透露,“穀子”的核心價值在於ip授權,“現在的年輕人版權意識強,他們傾向於買限量、買稀缺,這也更有助於整個行業良性發展。”
與此同時,這裡超越了單純的購物場景,成為重要的社交平台。商場留出15%的黃金區域,打造成化妝間、休息區、更衣室、舞台、練舞區、拍照打卡區等功能空間,供“吃穀人”使用。
三樓樓梯口,裝飾着羽毛的玫瑰色化妝間堪稱夢幻,coser們在這裡為角色妝容做最後的調整;地顫舞台區,宅舞愛好者隨着音樂舞動。5月17日店慶當天,商場還制定了“全妝造入場可兌換限定周邊”的規則,近半數顧客穿着cosplay服裝往來其間。
“這裡像線下版的‘彈幕社區’。”遆瑋形容,“年輕人交換‘穀子’、合影‘集郵’,完成二次元的身份認同。”
5月17日,江漢路潮流盒子x118舉行開業兩周年店慶活動,二次元coser吸引眾多愛好者前來打卡。 (受訪者供圖)
當二次元的風從屏幕刮進現實,這場商業實驗或許才剛剛開始。來自艾媒諮詢的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穀子經濟”市場規模達1689億元,同比激增40.63%,同期泛二次元周邊市場規模高達5977億元。值得關注的是,在國漫勢頭影響下,“國谷”交易額已是“日谷”的1.2倍。
基於武漢的成功經驗,x118母公司已開始向浙江、福建等地布局。程功也依舊看好武漢領銜的華中市場。“武漢是一座非常包容的城市,大街上、地鐵上有很多cosplay的年輕人,沒有人覺得異樣,這為年輕人提供了舞台,讓他們更敢於做自己。”
文創店門口
顧客排隊體驗美食“過家家”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馮袁玥 實習生 陳冰妍
5月18日10時,武漢市江岸區咸安坊“全員餓人”文創店的櫥窗前,圍滿了舉着手機的年輕人。店員系著印有熱乾麵圖案的圍裙,取出一隻面窩造型的玩偶:“您喜歡炸得嫩一點還是枯一點?”得到顧客回復後,店員用油紙將其包好,如同包一隻剛出鍋,還沁着油溫的真實面窩。
“全員餓人”文創店製作面窩造型的毛絨掛件,深受遊客喜愛。(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馮袁玥 實習生 陳冰妍 攝)
這個看似無厘頭的過家家遊戲,實則是“全員餓人”設計的固定場景——門店設計成“小型早餐攤”,價目表是菜單牆,消費者在“模擬烹飪”中完成消費。這家成立不到一年的本土文創品牌,將武漢美食製作成毛絨掛件,沉浸式互動吸引遊客排着隊買36元一碗的“熱乾麵”、29元一塊的“豆皮”。
設計了“加蔥”和“不加蔥”兩個版本
傳統文創產品極大依賴景區提供ip和消費環境,“全員餓人”則以經營景點的思維自造場景,解鎖了文創消費的新玩法。門店負責人朱慧娟說:“我們的初心並非單純售賣商品,而是通過營造切身體驗,激發消費者對城市文化的認同感。”
設計團隊從武漢最具代表性的過早文化切入,“萌化”特色美食。“深耕當地文化,不一定聚焦於建築地標,城市的軟文化需要被看到。此外,紀念品長期以冰箱貼、明信片為主流產品,易產生審美疲勞。”品牌設計師、“00後”徐佳親道出z世代的消費心理。
選定了產品原型,如何將其變成具象的產品又是一番挑戰。以門店銷冠“熱乾麵”為例,為了將這一武漢人最熟悉的早點用毛絨玩具生動表現出來,徐佳親設計改版數月。
毛絨玩具“熱乾麵”(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馮袁玥 實習生 陳冰妍 攝)
為還原麵條質感,設計團隊跑遍全國工廠,最終選定一款帶有細微紋理的棉布材料,最大程度還原鹼面掛上芝麻醬的視覺效果。一個手掌大的玩偶,共拼了7種布料,蘿蔔丁和蔥花都需手工粘貼。“我們甚至設計了‘加蔥’和‘不加蔥’版本,就像真實的熱乾麵一樣。”徐佳親介紹,這種細節讓本地人倍感親切,也讓外地遊客覺得新奇有趣。
“情緒消費”不是曇花一現的概念
數據印證了策略的成功。2024年10月,“全員餓人”第一家門店落地咸安坊,開售當天就排起長隊,首批貨品三天賣空,線上預售排到一周後。今年4月,第二家門店在漢口stay開業。“五一”假期,兩家總計面積35平方米的小店,把均價30元的商品賣出了20萬元的營業額,僅熱乾麵玩偶一款產品就賣出1600多份。
從去年的開店即火,到今年銷量逐月增長,朱慧娟認為,這份成績離不開網絡上的“自來水”式傳播。“擬人化玩偶帶來陪伴感,消費者把產品當成旅行‘搭子’,自發錄製的開箱、打卡視頻是對品牌的最好宣傳。”4月,台灣女歌手安溥到武漢巡演,在社交平台分享了“全員餓人”的“熱乾麵”和“豆皮”,線上平台一周內新增近千個台灣訂單。
眼下,“全員餓人”正籌備武漢萬象城新店,並結合時令不斷上新,櫻花版熱乾麵、“蝦掰”小龍蝦掛件均獲好評。同時,在以前基礎上更注重實用性——在藕夾玩偶中嵌入化妝鏡,雞冠餃拆開就是一個購物袋。“‘情緒消費’不是曇花一現的概念,只有持續創造新鮮感,才能長久活下去。”朱慧娟說。
詳見5月22日湖北日報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