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城訣》:花鐵干為什麼要污水笙清白?

《連城訣》裡面寫得最為精彩的段落就是在藏邊雪谷中,血刀老祖對戰“落花流水”南四奇的片段,在這個片段里除了打鬥寫得精彩之外還把人物的心理活動描寫得非常到位,特別是花鐵干這個人物的心理活動。想花鐵干原來也是個個堂堂正正的俠客,在南四奇當中排名第二,大名鼎鼎的中平槍,還是鷹爪鐵槍門的門主,外號“中平無敵”,是江南武林的領軍人物。可是雪谷一戰,花鐵干從一個正義凜然的俠客蛻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小人,不僅對着血刀老祖卑躬屈膝,還對狄雲、水笙恩將仇報,最後因為找不到食物,先後吃掉了水笙的白馬和幾個結義兄弟的屍體。

說句實話,實在餓得厲害了吃白馬和結義兄弟的屍體這個雖然不符合堂堂大俠的形象,但是終究還是說得過去,畢竟活着是第一位的。花鐵干在餓得厲害時,首先選擇的還是水笙的白馬,這說明花鐵干心裏面終究還是有些許人性的,至於說後面吃結義兄弟的屍體,這在極端環境下也是可以理解的。從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來看,吃人肉並不是什麼很大不了的事情,特別是到了那些大饑荒年代,易子而食不是怪事,還有在城池被圍外無救兵之時,有時為了守城將領和士兵為了保證城池不被攻破也有吃人的歷史,比如安史之亂中,張巡守睢陽,到後面就出現吃人的現象,那也是因為睢陽被圍太久,張巡部將南霽雲還曾經冒險突圍向駐紮在附近的賀蘭敬明,可是賀蘭敬明嫉妒張巡的聲名在己之上選擇見死不救,才導致睢陽城缺糧食,這才出現吃人的情況。金庸先生在《倚天屠龍記》裡面寫了幾個名門正派的弟子抓住張無忌和楊不悔想吃了他們倆也是因為當時到處鬧饑荒實在是找不到吃的,而那幾個名門正派弟子真正讓人覺得可悲的是他們對張無忌和楊不悔恩將仇報。

所以,花鐵干即使是吃了他幾個結義兄弟的屍體,恐怕也有人會理解他。除了以上說的這些之外,花鐵干在雪谷的雪融化之後,與外面的俠士見面時,選擇誣陷水笙這也是花鐵干一個非常令人不齒的地方,而且花鐵干居然誣陷水笙與狄雲苟且失了清白,還不顧父親和兩位結義伯伯的大仇。在古代,特別是在宋朝之後程朱理學盛行,誣陷一個女子失了清白,那幾乎是直接給別人判了死刑。花鐵乾的所作所為,簡直太過惡毒,那麼為什麼花鐵干要如此呢?

先說個題外話,一般來說,我們在聽別人的話時,會選擇相信自己信任的那個人,而且往往會有一個先入為主的觀念。回到花鐵干與水笙兩個人身上來,水笙被血刀老祖綁進了藏邊雪谷,江南眾俠士在南四奇的帶領下一路追蹤,後來因為上了雪崩,只有南四奇跟進了雪谷,其他的江南俠士在雪谷外一直等到來年春天雪融冰消。這個時候,他們遇上的第一個人就是花鐵干。這些人不知道雪谷里發生了什麼,還當花鐵干是那個鼎鼎大名的“中平無敵”,肯定就會對他的話深信不疑。花鐵干要是還想保持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俠客形象,肯定不能暴露自己在雪谷中的卑鄙行徑,那麼最好的方法是什麼呢?自然是讓大家都不相信水笙的話,因為狄雲在眾人眼中是血刀僧,狄雲的話大家是肯定不會相信的,只會相信水笙話,如果在大家眼裡,水笙已經不是以前的“鈴劍雙俠”那種形象了,還會再相信水笙說的話嗎?肯定也不會了。

花鐵干經過雪谷的一系列變故之後,已經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小人了,但是總還想維持自己在眾人心中的形象,那麼搬弄是非讓大家都不相信水笙的話是最好的方法。怎麼樣才能讓大家不相信水笙呢?如果水笙和狄雲這個大家眼裡的血刀僧有了感情,是大家最不能接受的。所以,當水笙從雪谷中出來的時候,在大家心中的形象已經成了一個為了私情連殺父之仇都不管的無恥女子了。

說到底,花鐵干要保住自己以前的聲名,就得無下限地作踐水笙和狄雲。只有這樣,當水笙再說什麼的時候,別人也就不會再相信水笙的話了。其實現實生活中這種例子多的是,當大家都認定那個人是壞人的時候,那個人即使說出什麼真相,別人也不會相信那個人了。不是因為那個人說了謊或者其他什麼,就是因為那個人根本就得不到別人的信任,誰讓他是一個壞人呢!

諸君以為何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