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封不死,會不會和李嗣源反李存勖一樣,奪了劉禪的皇位?

劉封是三國蜀漢開國皇帝劉備的養子,劉備之所以收養劉封,是因為當時劉備在荊州時,還沒有兒子,為了後繼有人,便收養了劉封。

然而,劉備收養了劉封之後,沒過幾年,就生了劉禪。


劉備是什麼時候收養的劉封呢?

劉備在荊州依附劉表的時候,是建安六年(201年),也就是那個時候收養的劉封,此時的劉備,還一無所有,連一塊地盤都沒有。

劉禪是什麼時候出生呢?

劉禪是建安十二年(207年)出生的,那時,剛好是在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的時候,可以說,劉備是雙喜臨門。因為諸葛亮的到來,劉備便鹹魚翻身了,從一無所有,到擁有荊、益二州,直到後來建立蜀漢政權。

劉備沒生劉禪之前,是把劉封當成繼承人來培養的,也就是說,劉備將來讓劉封繼承他打下來的家業,而等到幾年後,劉禪出生了,劉備便傾心自己的親兒子了,將來肯定是要讓劉禪繼位的。


到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攻打樊城受阻,派人請駐守上庸的劉封和孟達發兵相助,然而,劉封和孟達以剛剛打下來上庸,還沒有站穩腳跟為由,拒絕發兵相助,這也導致了關羽孤軍奮戰,最後敗亡。

關羽死後,劉備痛恨劉封和孟達不救關羽,孟達恐懼,給劉備寫了一封信,便率部下投降了曹魏,同時,孟達也給劉封寫了封信,勸劉封也投降曹魏,被劉封拒絕。

劉封率軍和孟達交戰,被徐晃和孟達等人聯合擊敗。

劉封兵敗回到成都,諸葛亮認為劉封剛猛,將來劉備不在了,將無人能制衡劉封,勸劉備趁機除掉劉封,以絕後患,於是,在諸葛亮的建議下,劉備將劉封賜死。


劉封死前,哀嘆說,後悔當初沒有聽孟達的話投降曹魏,劉備為此流淚了。

《三國志 劉封傳》記載:封既至,先主責封之侵陵達,又不救羽。諸葛亮慮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御,勸先主因此除之。於是賜封死,使自裁。封嘆曰:“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先主為之流涕。

試想,如果劉封不死,那麼,將來會像李嗣源奪李存勖的皇位一樣,去奪劉禪的皇位嗎?

李嗣源是晉王李克用的義子,李克用死後,其親兒子李存勖繼位,最後滅掉了後梁,建立了後唐,李存勖是為唐庄宗。

然後,李存勖當皇帝後,朝政腐敗,寵信伶人,加上不會用人,他的劉皇后又貪圖錢財,寧願將錢財供奉伽藍,也不願賞賜部下,導致失去了人心。

後來有人造反,李存勖派李嗣源去鎮壓,李嗣源的部下突然嘩變,挾持李嗣源造反,最終,李存勖在平叛時,被部下殺死,李嗣源在李存勖的靈前繼位,是為唐明宗。

《舊五代史·唐明宗紀》記載:天成元年夏四月丙午,帝自興聖宮赴西宮,文武百僚縞素於位,帝服斬衰,親奉攢,塗設奠,哭盡哀,乃於柩前即皇帝位。

這是義子奪了親兒子皇位的一個典型的例子。

那麼,劉封不死,會不會也奪了劉禪的皇位呢?

這要看在什麼情況下,如果有兩個條件,具備了其中一項,也許劉封會奪劉禪的皇位。

一種情況是,劉禪昏庸,朝政腐敗。

那麼,這種情況下,蜀漢的人對劉禪很失望,會迫切希望一位明主,讓劉封來代替劉禪。

按照法理,劉封雖然是劉備的義子,但是,也是劉備的兒子,他也有皇位繼承權,因此,很有可能會導致劉封搶奪劉禪的皇位。

另一種情況是,劉封戰功卓著,功高蓋主。

如果劉封戰功太大,賞無可賞了,那麼,追隨劉封的部下,很有可能會擁立劉封自立,代替劉禪。

到時,即使劉封不想造反,他的部下也會給劉封來一個“黃袍加身”,逼迫劉封搶奪劉禪的皇位。這樣的例子太多了,李世民和趙匡胤都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