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之戰,陰差陽錯,一場爭執救下了機槍連

1949年10月,吳殿生是244團三營機槍連指導員。24日下午,機槍連提前吃了晚飯,整理好裝具,帶夠彈藥和乾糧(主要是炒米),連里幹部還帶上駁殼槍、大刀、手榴彈等武器,就趕到海邊登船,渡海去金門作戰。

機槍連駐地離海邊遠一些。當他們趕到了原定的機槍連的那條船時,團衛生隊長高漣漪帶領的衛生隊的30來個人已上到他們的這條船上,正忙着調整位置。

“這怎麼行?他們坐了我們的船,我們怎麼辦?”機槍連的人急了。

“非叫他們下船不可!”吳殿生起急了,要趕他們下船。

可是高隊長死活不肯下船,竟跟吳殿生磨起嘴皮子來,說:“買東西還有個先來後到的呢,誰叫你們來晚了,我們上也是上,你們上也是上,既然我們已經上了,那就讓我們上吧,你們就等下一撥吧!”

吳殿生說:“高隊長,你少羅嗦,潮候不等人!”


吳殿生後來回憶說:“其實,高隊長也心中有數,只要他們一下了船就再也沒有船可上了。因為,那個時候船隻少,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沒有富餘的船隻可作機動,登晚了沒船上了,就去不成金門了。”

那衛生隊怎麼上了機槍連的船呢?原來,由於部隊登船登得急,在一片忙亂中,就出現了“混水摸魚”、張冠李戴,甚至有意“先下手為強”的事。衛生隊也是自己的船被別的連“強佔”了後,看到這條船暫時空着,就照葫蘆畫瓢,撈着一條船就上了再說。可他們剛登上船,腳跟腳機槍連就趕到了。因此,這時,要他們下來,吳殿生也覺得有些為難。

在他與高隊長交涉時,衛生隊一些不明底細的衛生員,就跟着起鬨:“不下不下,就是不下!船上也沒寫你們的名字,為啥就該你們上?”“這船賣給你們啦?”

機槍連的戰士門也你一言、我一語地跟他們亂嚷。

吳殿生和排長極力制止。最後,經過吳殿生和高隊長再三交涉,衛生隊才勉強同意下來,吳殿生立即招呼:“同志快上船!”


沒想到在衛生隊下來,機槍連上去之間一吵吵一磨蹭耽誤時間了!海潮卻不等人,潮水“嘩嘩嘩”地退下去,船擱淺了,整個船身陷在沙灘里。任憑機槍連的戰士們怎麼推,也推不動。

大家只好等再次潮漲把船漂上來再上去。

在這等候中,機槍連又已搜集了五條船,準備全部渡過去。但這時第一梯隊上島的部隊已經失利的消息傳過來了,師長只好下令:“機槍連不要過去了。”

就這樣,陰差陽錯,244團機槍連被救了,戰後全員一個不差。一場爭吵竟然救下了機槍連,堪稱奇蹟。陳冠任著《十大王牌軍》記述了一場戰鬥,該書為經典軍事暢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