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3月,吳儀同志被任命為副總理,成為了繼吳桂賢、陳慕華之後新中國第三位女性副總理。吳儀的一生頗具傳奇色彩,她雖然沒在外交部門工作,但是她在國際上卻有着“中國鐵娘子”的美譽。

1938年11月,在日寇全面侵華的戰火中,吳儀出生在湖北武漢的一個普通家庭,家中有兄妹4人,儘管身處戰爭歲月,好在一家人在一起能互相鼓勵和關心,在父母的愛護下吳儀有一個安穩的生活環境。
然而在吳儀8歲那年,她的父母相繼不幸去世,從此只剩下兄妹4人相依為命,可是幾個孩子要想在動蕩中生存下去是很困難的。在父母去世之後,哥哥扛起了家中的重擔,盡到了“長兄為父”的責任。
她的哥哥白天到工廠做小工,夜裡就在家中給人謄抄文件,哥哥拚命掙錢送吳儀讀書,吳儀沒有辜負哥哥的一番苦心,她用優異的成績回報了哥哥,1956年,吳儀考上了西北工學院國防系。
在吳儀進入大學的第二年,由於學院進行調整,學生需要進行轉學或轉系安置,身為女生的吳儀做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決定,她選擇了北京石油學院,攻讀幾乎沒有女生選擇的煉油工程專業。

吳儀是該專業的第一位女性,這樣的選擇表明吳儀有着遠大的理想,身為女性,她堅信自己一樣能夠在工業領域做出一番事業,實現報國理想。為了能專心學習,吳儀專門剪短了頭髮,每天都提前兩個小時進行晨跑。
吳儀深知,搞工業工作光有知識不行,還需要一個好的身體。她堅持每天晨跑鍛煉身體,之後就是進行文化課的學習,她以優異的成績順利畢業了。畢業後吳儀主動要求分配到艱苦的蘭州煉油廠工作。
在工廠里吳儀能和工人們打成一片,老師傅們都對她評價很好,稱讚她說:“一個小丫頭比小夥子還能幹。”吳儀擔任過副總工程師、副廠長,從技術崗位走上了管理崗位,後被調入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擔任副經理。

年輕能幹的吳儀受到了重點培養,1983年,吳儀跟團前往美國考察,在交流期間美方工程師故意用專業術語刁難人,吳儀轉身就用流利的英語指出了對方在工藝方面的數據錯誤,眾人都對吳儀稱讚不已。
吳儀出色的能力得到了上級的認可,1988年,吳儀調任北京副市長,3年後調任對外經貿部副部長,在對美的貿易談判中,吳儀用流利的英語與美方侃侃而談,用剛柔並濟的發言讓美方啞口無言。
次日在《華爾街日報》上刊發一篇名為《穿旗袍的撒切爾》一文,文中指的就是吳儀,從此吳儀有了“中國鐵娘子”的美譽。後來吳儀擔任過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部長,她的能力再次得到了驗證。

2003年3月,65歲的吳儀被任命為副總理,同年4月兼任衛生部部長,在“非典”期間吳儀深入隔離區,為抗疫工作做出了表率。從2008年開始,70歲的吳儀主動退出一線領導崗位,過上了退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