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隔3天一個夜班,誰能救救他?”
家長痛訴當醫生的兒子工作太累
子女是醫生,他們的苦和累,身為家長看在眼裡,卻疼在心裡。
今年年初,廣東一名家長髮長文講述了自己當醫生的兒子面臨的境況,引起了醫生們的強烈共鳴,令人落淚,該文章點贊評論快速過千,引發的討論不小。
這名家長在文章中表示:“誰能救救?我兒子醫科大學研究生畢業,畢業後在市人民醫院icu上班。正常情況下每五天就要上一次夜班,要從下午5點半上到第二天中午12點,除了6、7月份有一段時間能準時下班外,一年大部分時間都要延遲下班,加班也是經常的事。”
“因為病人多、醫生少,他經常下班回來後很累很累,無精打采,根本不像一個30歲人該有的樣子,我很擔心他會撐不住倒下去。這個月更累,每隔三天就上一個夜班,昨天下午5點30到今天下午3點30還沒有下班回家。我雖然不是醫生,不懂醫療,但我能感覺出來他已經累到了極點。親愛的朋友們,愛子心切,莫過如此,我甚至後悔當初讓他學醫了,有什麼好的辦法能讓一線醫生稍微輕鬆一點?”
這名家長還表示:“長時間不讓我兒子休息,我甚至都想去醫院討要個說法……”
為什麼這名家長那麼氣憤,甚至還發出了“救救他”的呼喊呢?
按照家長們的說法,人家的孩子30歲在談女朋友,下了班隨後都能陪女朋友逛街;人家的孩子30歲一年能出去旅遊好幾次;人家的孩子下了班能準時回家陪父母吃吃飯、說說話;人家的孩子總是精神飽滿,朝氣蓬勃,有年輕人的樣子;人家的孩子天天都能準時下班,一天按時吃飯,吃進肚子里的飯都是熱的,不憋尿,身心舒暢,沒有各種健康隱患。
自家孩子呢?自從進了醫院icu工作,沒時間談戀愛,吃飯不應時,隔幾天一個夜班,回家就躺着睡,這到底是什麼工作呀,怎能讓當爹媽的不心疼?
這個帖子一經發布,就火爆異常,非常多的家長打開了話夾子,紛紛討論了起來。
山東一名網友表示:“我家閨女,從大學讀到博士,畢業後進了省三甲醫院,還得規培三年,每天上班十二個小時,每六天一個夜班,周末基本不休息,我親眼目睹了醫生的辛苦。而且工資還不高,博士畢業一年14萬,這收入在濟南算高嗎?和多年來的付出根本不成正比,而且這破工作還把我家閨女耽誤成了大齡剩女!31歲的女醫生找對象非常難,相親的男士都是35歲的!30歲以下的男生根本看不上我家閨女,一聽說31歲的女博士,紛紛拒絕,我現在對醫院怨恨死了……”
四川一名家長則說道:“我兒子也是醫科大畢業的研究生,在市裡最好的醫院上班,他上班的醫院也是每天人滿為患,一周值一次班,從值班這天早上的八點一直干到第二天中午十一點才能下班,平時一般都是從早上八點干到晚上十一二點才能休息,很多時間累得衣服都沒脫,坐在沙發上就睡著了,他曾多次告訴他媽媽說不想幹了,想辭職,但培養一個醫學生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說投入太大了,根本就輸不起,況且辭職了又沒更好的選擇,所以一家人每天都過得憂心忡忡,愁眉苦臉的,哎。”
三年不招一個醫生
偶爾招博士竟然還是為了給科室寫文章
醫生辛苦的臨床工作,為什麼醫院看不見?
以前都是醫生自己抱怨這個行業的辛苦,這次,醫生的父母們自己出馬、親自吐槽,從他們作為家長這個角度來講述他們的子女在醫院的工作,實在新鮮。
家長的吐槽更加犀利,也更加勇敢。
去年同樣這個時候,遼寧一名媽媽就發文痛斥了自家女兒工作的醫院,這名母親表示:“我女兒是一名住院醫,她一年365天,單是值班的時間就達到了1/4,接近100天,他們醫院沒有規培生,她至少要管十幾張床,負責收治病人,安排各種檢查,做操作,寫各種醫療文書(入院病歷、病程、出院記錄、出院證明、查房病例摘要)。一個人,一年有100天在值班,更不要提她在值班期間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想想就是一件讓人心寒的事情,把時間全都給了醫院,也沒啥回報,都30多歲了還是個住院醫生,也沒時間談戀愛,我能不氣嗎?”
猶記得,在去年4月份,對於同樣的問題,湖北一名家長親自跑到醫院找到副院長,指着鼻子發出一連串質問:“他賣給你了?一年拿你不到10萬工資,你就天天讓他定在醫院?他們呼吸科三年不招一個人,50歲以上的醫生整天也不怎麼幹活,就可着勁讓二三十歲的醫生拚命的干,你眼裡還有勞動法嗎?你耽誤了我兒子終身大事,我也不讓你過得舒坦……”
對於家長的質問,年輕醫生的終身大事我們並不怎麼關注,讓我們頗為震驚的是,呼吸科三年不招一個醫生這到底該怎麼解決?三年不招一個醫生,人家家長找上門來痛訴自家孩子工作太累,作為醫院領導,又該如何解決?
對此,湖南某三甲一名醫生認為:“現在的科室不缺醫生,活再多,都能讓底下的醫生幹完,現在科室最缺的是論文!所以,每年招醫生時,我們科室只招一個博士生,目的是協助科室搞科研,撰寫sci論文,寫論文英語能力要求高,而博士生的英語水平還是可以的。”
“你就算累死累活做一百台手術,不如人家發一篇sci。所以,醫院為什麼不招醫生?因為能做科研的是少數,你會發論文,肯定招你,一年一個科室招一個就行了。至於說沒有人干臨床,怎麼不招幹活的醫生,因為領導認為臨床工作不重要,科室里的年輕人加加班就行了,自然不需要多招醫生。”
天哪,太扎心了,科室不想招醫生,偶爾招來一個博士生竟然還是為了給科室發文章,還不是為了做臨床工作,難道不會寫文章的醫生就得累死累活,還不被領導看到嗎?
在這個萬般皆下品,唯有文章高的時代,作為一名不會寫文章,只會老老實實幹臨床的醫生,實在有苦難言,我們乾的活也不少,可以說很累,可是你再說累,領導也不會因為這個去招更多的醫生,他們只會說“就你累,當醫生誰不累?”。
但是,當需要發文章時,需要拉高醫院的排名時,醫院會毫不猶豫地招聘醫生寫文章,招醫生不是為了治病救人,也不是為了分擔同事們的工作壓力,居然是為了給科室寫文章,這不能不說太荒唐了。這種荒唐的做法卻恰恰是不少醫生的現狀。
勞動法新規更加明確
公立醫院要有大局意識和全局意識!
相比家長們更關心自家孩子因為工作勞累,而造成的身心健康的危害和終身大事的耽誤,我們更關注醫生的勞動時間和補償問題。
2025年1月1日,人社部下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做好《國務院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貫徹實施工作的通知,其中的一些勞動法新規開始全面實行。人社廳函〔2025〕1號文件在保障廣大職工休息休假權益方面做出了具體規定,其中包括加強政策指導、規範支付行為、強化監督檢查等多個方面。
《通知》有幾點反覆強調的規定徹底打破了以往關於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計算方式的模糊認知,為勞動者提供了更加明確的維權依據。
其中表示:
職工每天的工作時間不得超過8小時,每周工作時問不得超過 40小時。超出的時間視為加班,加班費的支付標準為:平時加班1.5倍支付,周末加班2倍支付,法定節假日4倍支付;
職工在法定節假日、帶薪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企業等單位依法安排職工在法定節假日工作的,應當另外支付給職工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其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工資報酬;
企事業等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且經職工本人同意未安排職工休年休假或者安排職工休假天數少於應休年休假天數的,應當按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依法支付工資報酬。
計算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的日工資收入,企業等單位按職工本人月工資除以月計薪天數(21.75天)、事業單位按職工本人全年工資收入除以全年計薪天數(261天)進行折算。職工小時工資收入按職工日工資收入除以8小時進行折算。
必須要承認,這份近期人社部下發全面實行的通知,是面向企事業單位的,既包括企業、私立醫院,肯定也包括公立醫院。
醫生工作累、工作苦、耽誤了終身大事,等等這一些抱怨,都和勞動法以及加班補償沒有被很好地執行有關,為了更好地促進就業、促進高質量就業,公立醫院也應該認真學習勞動法,認真學習節假日加班補償相關的政策。
不執行好勞動法,大量的工作拚命分給科室里不多的醫生,導致科室一兩年不招新的醫生,這肯定違背了去年9月25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意見》的文件精神。
作為事業單位,公立醫院必須要扛起充分就業的大旗,各領導要有大局意識和全局意識,要壓實穩就業的責任,從今年開始,所有公立醫院都應該領悟好中央精神,為促進高質量就業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