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間諜工作,間諜總部往往需要撥給大量的活動經費,但科倫·特羅菲莫維奇·莫洛迪做間諜卻帶薪上班,甚至還自掏腰包反哺機構,那麼他為何要這麼反常規操作呢?他的結局又如何呢?

1951年12月,從事教師行業的莫洛迪被國家安全部第一局(後來的克格勃第一局)吸收進蘇聯對外情報機構進行訓練,從而開啟了他的間諜生涯。
在這之前,國家安全部第一局的高層早已調查過莫洛迪的檔案,發現他的確是個少有的人才。
蘇聯建成,舉國歡騰。也是在那一年,一個嬰兒呱呱墜地,他就是註定人生不平凡的莫洛迪。
莫洛迪出生於精英家庭,父親是一名物理學教授,母親是一名醫術精湛的醫生。無疑,生活在這樣體面的家庭里,莫洛迪的童年必須幸福。
然而,莫洛迪的好運氣在他7歲那年戛然而止。
先是他的父親因酗酒過量撒手人寰,父親的離世直接影響了家庭的收入,緊接着蘇聯大張旗鼓搞集體農莊後,引發了全國大範圍的糧食危機,莫洛迪飢腸轆轆,瘦骨嶙峋,精英之子的優越感自此蕩然無存。
其實,莫洛迪的母親家世相當了得,她是沙皇時期的貴族後裔,只可惜十月革命的炮火,不僅把沙皇王朝打得落花流水,也讓一度傲嬌的皇室貴族們作鳥獸散,比如莫洛迪的姨媽就在混亂中逃到了美國。
姨媽得知莫洛迪母子生活艱難,於是說服妹妹,把小莫洛迪帶到了美國。
轉眼就到了1938年,16歲的莫洛迪不僅受到了很好的教育,而且已經長成了半大小子,在姨媽的幫助下,莫洛迪很快就能擁有美國公民身份,從此留在美國過着更好的生活。
但莫洛迪卻拒絕了姨媽的安排,他決定回到蘇聯,一方面他想回到母親身邊,另一方面,他想到蘇聯正是需要人才的時候。因此他不顧姨媽的阻撓,回到了闊別6年之久的蘇聯。
衛國戰爭打響後,莫洛迪應徵入伍,成為了邊境線上的一名炮兵偵察兵。自巴巴羅薩行動開始,莫洛迪就為了偵察敵情,經常穿越邊境,從敵方軍營中抓捕“舌頭”。
儘管處於最危險的境地,但莫洛迪的能力卻令人震驚,他的領導曾給他寫過評語,稱他在任何困難的情況下,都能找到最安全的出路,同時他還精通破譯密碼。
的確,莫洛迪不僅是全軍中掌握最複雜編碼器的人,而且他還提供了近40個敵方炮台及電台和控制小組的準確位置。
所以,莫洛迪在衛國戰爭中立下了無數功勛,更令人驚奇的是,這個小夥子不僅為國家勝利提供了大量情報,而且他還毫髮無損地從蘇聯一直打到了柏林城下,直到戰爭結束,凱旋而歸。

1945年,莫洛迪考進蘇聯對外貿易學院,學習德語和法語,天賦異稟的他很快就覺得這些都是小兒科,為了接受更大的挑戰,他選擇了更加深奧的中文。
畢業後,莫洛迪成為了一名教師,由於他在中文方面得心應手,因此他還成為了中文方面的專家,參與編撰了中文課本的工作。
不過,當教師無疑是大材小用,早就注意到莫洛迪的國家安全部第一局當時正缺少優秀的克格勃人才,因此徵召他加入了對外情報組織。
當時,莫洛迪的新身份是加拿大人戈登·阿諾德·朗斯代爾。為了擁有完美到不讓人懷疑的身份,莫洛迪了解了郎斯代爾的人生經歷,知道他父親是加拿大人,母親是芬蘭人,他在小的時候就隨母親回到芬蘭,後來在蘇聯攻打芬蘭時,下落不明。
莫洛迪在接受了系統的間諜訓練後,他先是去了一趟加拿大,在檔案館裡找到了朗斯代爾的出生證,為自己補齊了所有“朗斯代爾”的證件。
隨後莫洛迪奔赴美國並成為了有“千面人”之稱的魯道夫·伊萬諾維奇·阿貝爾的助手,主要負責通過無線電傳播信息。由於情報都是現成的,再加上當時情報傳遞已經有很成熟的流程,所以莫洛迪的工作內容相當輕鬆。
百無聊賴的莫洛迪突發奇想,想着閑着也是閑着,何不嘗試着做點生意,靠着敏銳的商業眼光,莫洛迪開始經營投幣點唱機業務,由於投幣點唱機才開發出來不久,還是時髦玩意,所以酒吧、餐館和夜總會等都還沒有引入,在莫洛迪的推銷下,很快他就掙得盆滿缽滿。
手持巨款的莫洛迪已經不需要總部撥給他的經費過活,因此他幾乎不再支取那筆費用,可是總部卻憂心忡忡,這小子難道忘了間諜是要低調低調再低調嗎?再說他要是不領經費,是不是隨時準備辭職單幹,畢竟做生意做得那麼順風順水。
於是,領導要求莫洛迪不要忘記自己的身份,考慮他能力出眾,乾脆把他調到了英國,讓他組建情報組織,打探英國軍事情報。

莫洛迪最大的優點,就是服從命令,於是他在1954年隻身來到了英國,並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學習中文。
兜里揣着錢的人,果然不同凡響,他在學校里待人熱情,出手闊綽,因此很快就結交了不少人脈。莫洛迪還發現,英國居然沒有投幣點唱機,這讓他立刻嗅到了賺錢的機會,於是他從美國進口了大批投幣點唱機,果然大受歡迎,幾乎不用他推銷,點唱機就被搶購一空,讓他狠狠地掙了一筆錢。
莫洛迪還把美國的賭博機賣到了英國,無疑賭徒哪裡都有,因此賭博機的銷量也是空前絕後。
隨着生意越做越大,莫洛迪已經不滿足於做二道販子,他開始涉足本地實業,讓人驚訝的是,他的商業眼光從來沒有看走過眼,因此他的實體生意也做得如火如荼,他也因此躋身英國財富榜,成為了名聲在外的大富豪。
這時候的莫洛迪並沒有忘記自己的工作職責,不過他並不打算以身試險,去獲得情報,而是想用錢買情報,畢竟蘇聯是他的祖國,給祖國花點錢,也是愛國的表現。
莫洛迪開始留意朋友圈裡的達官顯貴,想從中找到突破口,腐蝕英國軍官把情報賣給他。果然,靠着大富豪的身份,莫洛迪搞起情報來更是如虎添翼。
在被莫洛迪拉下水的英國軍官中,哈里·霍頓最為典型。
霍頓16歲入伍英國海軍,參加過二戰,後來又在波蘭大使館工作過一段時間,不過霍頓雖然是個老軍人,但他有兩個缺點,一是酗酒,二是貪財。他在波蘭工作的時候,就因為參與黑市倒賣,被調回了倫敦,在多塞特郡波特蘭海軍基地水下武器研究所工作。
本來,霍頓雖然在機密單位任職,但他並不能接觸到最機密的武器研究資料,不過他的情婦伊麗莎白是檔案員,因此英國水下武器的所有核心機密,沒有她不知道的。

霍頓雖然是水下武器研究所的高級職員,但每個月的薪水根本不夠開銷,因此他非常煩惱。莫洛迪對霍頓的情況了如指掌,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相識後,莫洛迪並沒有開門見山地要他販賣情報,而是帶着霍頓到各種高級場所吃喝玩樂,讓霍頓充分享受到了奢靡生活的快樂。
隨後莫洛迪消“消失”了,從雲端跌回現實的霍頓卻再也無法忍受普通生活,於是他主動找到了莫洛迪。莫洛迪坦言相告,他為美國中央情報局工作,希望霍頓能為他提供英國海軍軍事情報,包括水下武器研究的所有情報。莫洛迪還不失時機地告訴霍頓,美國中央情報局,對於提供情報的人,會給予可觀的獎金。
莫洛迪之所以要偽造美國中央情報局的間諜身份,這還是因為當時美國與英國簽訂了核秘密共享的協議,並且美國還慷慨地向英國提供了核動力潛艇的設備方案和技術資料等,英國這才研發出“無畏戰艦”核潛艇。所以莫洛迪稱自己是美國間諜,霍頓會認為英美兩國友好往來,就算出賣情報,那也不會違背國家利益。
霍頓從伊麗莎白那裡搞到了大量核心軍事機密,提供給了莫洛迪,而莫洛迪也把這些軍事機密很快傳回了蘇聯,從而讓蘇聯對英國的軍事情況摸得一清二楚。
原本,事情做得非常隱秘,可是半年後,霍頓還是引起了英國軍情五處的懷疑。
原來,霍頓從莫洛迪那裡獲得了大量的錢財,他不僅在倫敦購置了兩套豪華別墅,而且還經常在高級酒店包場,名表名車,那更是隨便買。
霍頓的收入和開銷完全不成正比,因此英國軍情五處立刻對他展開了調查,結果發現他和他的情人伊麗莎白每周都會和莫洛迪見一次面,於是軍情五處又對莫洛迪進行了細緻地調查。
不過,莫洛迪的身份還是讓軍情五處有點忌憚,一方面他是名聲在外的大富豪,另一方面他即將得到女王的冊封,會成為一名爵士。
為了不驚動莫洛迪,英國軍情五處派了20多個特工對他進行跟蹤。有一次,英國軍情五處發現莫洛迪在銀行存放了一個箱子。在莫洛迪離開後,他們設法打開了莫洛迪的銀行保險柜,並從箱子里找到了微縮照相機和藏着微型密碼本的打火機。
這樣一來,莫洛的間諜身份就暴露了。

1961年1月7日,就在莫洛迪和霍頓在接頭點相見時,英國軍情五處和警察部門聯合行動,將他們一舉拿下,隨後在莫洛迪的身上搜到了潛艇方位測定儀試驗的結果報告。
很快,所有被捕的人身份都水落石出,可是莫洛迪的身份卻始終如迷雲一團,再加上莫洛迪一直堅稱自己就是郎斯代爾,並表示自己很無辜,因此軍情五處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沒辦法查明他的真實身份。
不過,莫洛迪沒想到,雖然他搞到了所有朗斯代爾的資料,可是他卻忘記查看朗斯代爾的醫療資料,結果美國聯邦調查局發現朗斯代爾曾經做過割包皮的手術,把信息傳給了英國軍情五處,這條線索讓莫洛迪終於無言以對。
最終,莫洛迪被判處了25年的監禁,至於霍頓和他的情人則被判處20年監禁。
在監獄裡,莫洛迪表現得非常輕鬆,他曾和獄友聊天時表示,也許不用等太久,他就能回到他的祖國。果然,在一年後,蘇聯和英國達成共識,用英國間諜韋恩換回了他的自由,直到此時,英國才知道莫洛迪的真實身份,而莫洛迪也因此名聲大振。
回到蘇聯後,莫洛迪由於身份暴露,被調到了其他部門工作,由於工作枯燥無味,他用風趣辛辣的筆法,寫成了一本《間諜:戈登·朗斯代爾的回憶》,該書一經出版,就引起了轟動,英國為了引進這本書,還開出了10萬英鎊的版稅。
1970年10月,莫洛迪和妻子還有兩個軍人朋友到梅迪鎮附近采蘑菇,中午野餐的時候,他喝下了一大碗蘑菇湯,隨後又飲下了兩杯伏爾加,讓人沒想到的是,在他喝第二杯伏爾加的時候,突然一頭栽倒在地,不省人事,儘管他被迅速送往醫院,但幾天後,他還是離開了人世。
據說,莫洛迪在回到蘇聯後,對於蘇聯高層制定的一些政策非常不滿,但由於職務無足輕重,因此他根本沒有辦法改變蘇聯的走向,這讓他鬱鬱寡歡,只能飲酒作樂,常常喝得酩酊大醉。
48歲就離開人世的莫洛迪在他有限的生命中,不管處於哪種身份,都做出了常人難及的成績,特別是他在做間諜期間,靠着經商的身份和賺取的錢財,為蘇聯獲得了大量有價值的情報,幫助蘇聯在軍事上發展壯大,這種愛國之心,是極為罕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