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武俠小說天龍八部歷來深受讀者的喜愛,而且多次被改編為電視劇。天龍八部以北宋宋、遼國、西夏、大理國、吐蕃多國並立的歷史為背景,描述了人物角色的國讎家恨、悲歡離合。不過,很多讀者或許不知道,天龍八部小說中有一個很大的歷史常識錯誤,那就是反派角色鳩摩智所代表的吐蕃。

在天龍八部中,鳩摩智是吐蕃國師,為人狂妄自大,對中原武林絕學非常痴迷,而且武功造詣非常高。如果對天龍八部中的人物進行武力排名的話,鳩摩智或許只是稍微在喬峰之下。可是,按照天龍八部交代的歷史背景,除了北宋、遼國、西夏和大理國並立符合歷史之外,吐蕃在那個歷史時期是根本不存在的。

根據歷史史實,在大唐王朝建立的時候,處於青藏高原的吐蕃王朝也迅速崛起,成為了與唐王朝並立的強大帝國。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時期,吐蕃王朝的贊普松贊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幾次向唐王朝請求和親。唐太宗李世民最終同意把一位宗室公主嫁給了松贊干布,這就是文成公主入藏的歷史故事,促成了唐王朝和吐蕃王朝“和同為一家”的和睦局面。

到了唐朝末期,吐蕃王朝內部發生了嚴重內亂,起義軍發掘贊普王陵,逐殺王室和貴族,吐蕃王朝最終退出了歷史舞台,存在了將近240年之久。此後不久,唐王朝也壽終正寢,歷史進入了五代十國時期和兩宋時期,青藏高原之上並沒有一個統一政權,處於四分五裂的階段。直到元朝時期,青藏高原地區被納入到中央王朝的管轄之下。

可以說,在北宋、遼國、西夏和大理國並立的時候,吐蕃王朝早已經不存在了,當時的青藏高原並沒有統一的政權。至於天龍八部中所說的吐蕃國師,更是荒誕的離譜。在少林寺一戰中,慕容博還給蕭遠山父子說,宋遼一開戰,吐蕃也並起(鳩摩智說分一杯羹),大家一起瓜分宋朝土地,看來慕容博的歷史知識不是一丁半點的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