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爆“泡泡瑪特”
分類:美食
瀏覽數:9481
本刊記者 楊琳
4月末,在美國白宮還忙着打關稅戰時,猶他州鹽湖城一商場的新店鋪前大排長龍,一位博主記錄下這一時刻。視頻中,美國顧客排的長隊“一眼望不到頭”,只為購買泡泡瑪特發售的新款產品。“排隊三小時,看看這號召力!”這位博主說。同時期,紐約市民凌晨3點就在排隊,只為搶到深圳影石的insta360全景相機。
近期,美國濫施關稅影響全世界,但“關稅高牆”依然難改民眾對於“好商品”的選擇。“買爆中國貨” 的現象,在美國頻頻上演。泡泡瑪特拉布布三代系列單價從22美元漲至28美元,美國人照樣排隊求購;“反向海淘”成潮流,不少美國消費者飛往中國,代購“中國製造”;一批美國採購商趁着4月聖誕用品採購的重要時點,接連來到義烏下單……美國民眾的“消費選票”顯示他們真的離不開中國製造。罔顧市場規律、民眾選擇,幻想依靠關稅壁壘遏制他國,美國恐怕不能如願。美國消費者對中國製造的喜愛,為何難以被關稅改變?答案很明顯:價優物美、應有盡有。近年來,憑藉新技術、新產品、中國製造早已俘獲了海外消費者的心。今年1月,比亞迪在英國、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市場銷量反超特斯拉。會“說話”、可自動駕駛甚至還能飛的中國汽車,讓德國汽車製造商感到了危機。不僅如此,安克(anker)充電寶常年佔據亞馬遜銷量熱榜,歐美年輕人可謂是“人手一個”;傳音在非洲智能機市場市佔率超40%;還有海信電視、小米生態鏈、realme手機、美國z世代喜愛的中國電商平台……“中國製造”在全球市場上影響力不斷拓展。一些平台和產品,可能不為國內消費者所熟悉,但卻贏得了眾多海外消費者的青睞與信賴。
從供應鏈的角度來看,美國消費者更是“離不開”中國製造。2024年中國對美出口的商品中,電機電氣設備及零附件排在第一,佔比24%。說起機電產品,大家最熟悉的當屬蘋果手機。要知道,目前只有不到5%的蘋果手機零部件在美國製造,其餘大部分零部件由中國製造。過去幾年,即使蘋果將部分生產環節轉移至東南亞,但高技術含量的生產環節仍集中在中國。加拿大技術洞察公司的報告直言,蘋果“這條智能手機供應鏈在中國根深蒂固”。再看汽車,美國車企高度依賴中國電池、電機。特斯拉上海工廠供應全球,95%以上的零部件來自中國本土供應商。美國要是能像上海一樣,在1年內建成特斯拉超級工廠,也不用提“製造業迴流”了。當美國政客仍在揮舞關稅大棒時,鹽湖城商場外的長隊、義烏繼續迎來的美國採購商、被瘋搶的中國潮玩,已用真實的消費行為寫下答案。從全球來看,中國成本優勢仍在、產品類別豐富,加上不斷進軍高端製造業,中國製造的全球出口競爭力不降反升。今年一季度,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10.3萬億元。其中,出口6.13萬億元,增長6.9%。這是對中國創新力、供應鏈韌性、產品價值的集體投票。關稅戰改變不了市場規律,正如美國白宮無法主導消費者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