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市民餐桌,少不了新鮮崇明菜!

正值冬季,新鮮蔬菜是市民餐桌上的“搶手貨”。位於港西鎮的上海泛信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內,各類蔬菜勢良好、品類繁多,為市民的“菜籃子”提供了堅實保障。

走進泛信合作社的包裝車間,工人們正麻利地分揀、包裝蔬菜。“這個季節,白菜、芹菜、青菜都很受市民歡迎。”分管包裝出貨的工作人員吳曉鳳介紹,在約320畝的種植基地里,合作社常年栽培包括綠葉菜、茄果在內的50多個特色品種,種植過程中不用化肥、不用農藥。“生態綠色體現在各個方面。”吳曉鳳表示,“比如我們用來包裝蔬菜的托盤,使用的是可降解紙漿材料。雖然比塑料的貴一點,但更低碳、更健康。”

這樣的優質產品,市民願意為之買單。合作社的訂購基本採用會員制,消費者可以通過手機小程序下單新鮮蔬菜。“比如,一位市區的顧客點了青菜,那我們的阿姨清晨採摘,上午發貨,快的話當天下午就能收到,正好作為晚飯食材。”吳曉鳳說。

結合互聯網“訂單”模式,可以滿足消費者的各類需求。這兩天,一位顧客發來消息,表示“想吃點野薺菜”。於是,工作人員馬上在田間地頭挑了些新鮮薺菜,當天為顧客寄往市區。“品種多樣、新鮮直達,我們希望帶給消費者更貼心的服務。”吳曉鳳表示。

崇明本地特色蔬菜是合作社的一大亮點。據統計,合作社“菜單”上紅皮小土豆、矮腳小菠菜一直是“明星”產品。“口感細膩、味道有特色,顧客的反饋很不錯。我們也打算把本土蔬菜做好,讓更多人品嘗到崇明味道。”合作社技術負責人戴道寶告訴記者。

近年來,泛信合作社已成為崇明特色種源蔬菜培養的“試驗田”。區蔬菜站在這裡劃分專門區域,開展崇明特色小菠菜種源項目建設,通過種源保存、集中選優繁殖、大田生產繁種等途徑,不斷推進崇明特色蔬菜種源產業發展。

“今年,我們和上海師範大學合作,引進了全國的特色小土豆品種,包括來自雲南、內蒙古的種源。互為參照,取長補短,這樣可培育出更好的品種。”戴道寶表示,未來合作社將繼續關注種源農業,打響崇明蔬菜特色品牌。

記者:施昊豪;攝影:張志豪

編輯:朱怡婷

責編:李琳、焦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