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豬蹄”和“後豬蹄”差別大嗎?挑錯等於白買,這幾點要看準!

導語

豬蹄作為一種常見的家常菜式,因其富含蛋白質、脂肪以及維生素等營養成分而備受歡迎。然而,人們在烹調這道美食時,往往會發現味道有時候好,有時候卻不盡如人意,香氣四溢與難以下咽只在一線之間。


其中,選擇的豬蹄部位是影響整道菜品口感的重要因素,簡單說就是,“前後豬蹄”的選擇問題。可能有的朋友會疑惑,前蹄和後蹄有什麼區別嗎?進了肚子里不都是肉嗎?這是不是還有什麼門道在裡面呢?


對於“前蹄”和“後蹄”的差異,大家最好先理解清楚再購買,以免吃虧!


豬後蹄與豬前蹄的區別


豬前蹄


眾所周知,豬是非常懶惰的動物,除了吃和睡之外幾乎不做其他事情。它偶爾會走動幾步,但主要靠前蹄發力。由於前蹄運動量大,肉質較緊實,還帶有筋膜,吃起來口感豐富,嚼勁十足。


豬後蹄


通常,豬後蹄只是承載豬身體的重量,基本沒什麼運動。所以,後蹄的口感比不過前蹄。從相對的角度來看,豬後蹄的肉質偏鬆軟,脂肪含量較高,烹調時需要注意。


以下我們將更詳細地介紹豬前蹄和豬後蹄的區別。


1、豬前蹄有筋,豬後蹄沒有筋


不要急着說自己做的豬蹄好吃,先來探討一下外面買回來的豬蹄。為什麼有時可以吃到有筋膜的豬蹄,有時卻沒有呢?


原因在於豬的自身結構。豬的前蹄有筋,而後蹄是沒有筋的。所以,買豬蹄時要看它的橫切面,有筋就是前豬蹄,沒有筋就是後豬蹄。



2、豬前蹄瘦肉多,豬後蹄肥肉多


大家是否有注意到,燉豬蹄時有時好吃,有時太膩了?其實,燉好的豬蹄如果口感香而不膩,而且Q彈的話,那就是前蹄;如果吃起來太膩,那就是後豬蹄。


我們之前提到過前蹄肉多,後蹄肉多的原因,所以建議不喜歡油膩的人選擇前豬蹄。


3、前後豬蹄的做法不同


前豬蹄適合所有烹飪方式,如紅燒、燉煮、熏醬和烤豬蹄等。而後豬蹄則偏向於熬湯。購買豬蹄時,要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喜好來選擇適合的豬蹄。


我們現在已經了解前後豬蹄的差異了,你知道購買時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嗎?



如何挑選新鮮的豬蹄?


事實上,挑選新鮮的豬蹄並不是件困難的事情。


首先,我們應當尋找觸感“澀”的——新鮮的豬蹄在觸摸時會有一種澀的感覺,這是因為豬皮本身質地較粗;


其次,選取“小”型的,前腳的豬蹄由於運動量大,造成骨頭相對較小;


再者,偏向黃色而非潔白的豬蹄更佳,因為白色可能是經過漂白的產品;


最後,手感應為軟並帶有彈性,若是硬且無彈性,那可能是存放時間過久的豬蹄。


如何區分“前後”豬蹄?


在挑選時,前豬蹄經常彎曲,長度較短,外觀比較粗壯,有明顯的“白筋”;腳趾大小相同,形狀一致;而後豬蹄則形狀直立,比較光滑,比較大並且骨頭硬。對於喜歡吃豬蹄的你,把握住這些小技巧,自然能分清前後豬蹄,從此再也不用擔心買錯豬蹄了。


總的來說,無論是作為節日美食,還是日常燉湯,豬蹄都是我們家庭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選擇新鮮的豬蹄,並正確認識其前後之分,這都是保證豬蹄美味的關鍵因素。


通過以上的介紹和指南,希望大家能夠更好地享受到豬蹄帶來的美食樂趣,同時也期待大家在評論區分享自己挑選和烹飪豬蹄的經驗,以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