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吃雪糕比我們更狂熱 他們會遇見“雪糕刺客”嗎?

炎炎酷暑,最舒服的事,莫過於——

左手啃西瓜,右手吃雪糕,頭頂吹空調,葛優癱追劇。

不過今年夏天,許多人還沒吃到雪糕,心就涼了一截。

最近,各種關於雪糕的梗,和高溫一起,熱度持續不降,

“不要拿不認識的雪糕,不然會變得不幸”、

“警惕雪糕刺客”、“一不小心被雪糕刺客襲擊了”……


雖然這些網紅雪糕都在拼造型、拼原料,

可是看過了古人的“雪糕”,才發現那才是真的精緻啊,

不但製作講究,而且還藏着風韻,簡直太會享受生活了。

夢華錄》截圖

嚴寒和酷暑是每個時代的人都要面對的問題,現在我們有空調、冰淇淋,古人也有自己的降溫辦法。在周代,有個炫酷的職業,是專門掌管冰的官吏,稱為“凌人”,《周禮·天官·凌人》中就記載了:“凌人掌冰”。

我國早期的冰食也比較簡單,主要是利用冰雪來冷藏食物,在夏天可以得到解暑的口感。《楚辭·招魂》中有“挫糟凍飲,酎清涼些。”的詩句,意思是:撇開酒糟,取酒冷凍,酎酒醇厚又清涼。

到了魏晉南北朝以後,由於冷室的增加和對冰的應用更為廣泛,冰食的花樣也隨之多了起來。據《清異錄·饌羞》記載,每當夏天到來,唐朝皇宮裡流行吃“清風飯”。做法是“用水晶飯、龍睛粉、龍腦末、牛酪漿……”調製,可見皇宮中的冷食花樣之多。

而我們現在了解的唐代最著名的冷食,就應該是“酥山”了。製作“酥山”要將“酥”(乳酪)加熱到近乎融化的狀態,然後滴淋在器皿里,一邊淋一邊做出山巒的造型,做好之後再將其放到冰窖中冷凍,最後還會插上花朵、彩樹等裝飾品點綴。

據專家考證,在章懷太子墓“仕女圖”和唐代壁畫“野宴圖”中,都出現了“酥山”。這種製作複雜的冰品,在唐朝是貴族才能享受的奢侈品。但悄悄告訴大家,現在在陝歷博的歷時餐廳,就能吃到按照史料做出的復刻版“酥山”。

由於條件限制,在唐朝,食冰仍然是一件奢侈的事兒,據說在當時,“長安冰雪,至夏日則價等金璧。”要按今天的說法,這冰食可以算是“頂級雪糕刺客”了。

茶鋪購入冰塊消暑 《夢華錄》截圖

冰塊真正成為平民百姓的消暑佳物,還要從宋代算起。人們發現,利用硝石溶於水時的吸熱反應,可以“點水成冰”。所以,也開始出現了專門製冰、售冰的商人。

市井中的冰鋪 《夢華錄》截圖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當時開封府內經常可見“當街列床凳,堆垛冰雪”的商販。

《夢華錄》截圖

南宋詩人楊萬里有一首《荔枝歌》中寫道:“北人冰雪作生涯,冰雪一窖活一家。帝城六月日卓午,市人如炊汗如雨。賣冰一聲隔水來,行人未吃心眼開。甘霜甜雪如壓蔗……北人藏冰天奪之,卻與南人銷暑氣。”可以看出宋代夏日已經有了以賣冰棍為生的流動商販,而且冰棍還很熱銷,所以利潤豐厚,可以養活一家人。

《清明上河圖》局部

由最近幾年的熱播的影視劇中,我們也能看出,宋代人的生活真的風雅至極,當然在吃上面很是講究,之前我們說過宋人飲茶的諸多花樣,其實不只是喝茶,宋人對各種飲料都是喜愛有加。在《清明上河圖》中,我們就能看到撐着遮陽傘的小攤,掛着一塊木牌子,上面寫着“香飲子”,“香飲子”就是飲料。

《夢華錄》截圖

宋代香飲子種類繁多,有不同的口味和功效,夏日的冷飲也是如此,光是名字就讓人眼花繚亂了。《東京夢華錄》《夢梁錄》《武林舊事》等古籍都收錄了宋人在盛夏時節可以買到的“冰雪爽口之物”,我們來看看它們的名字,感覺隨便一個都能成為今天的“爆款”飲料——

《夢華錄》截圖

香花熟水、沉香熟水、豆蔻熟水、干木瓜湯、水芝湯、蓮實湯、無塵湯、荔枝湯、木犀湯、橙湯、香蘇湯、烏梅湯、甘豆湯、椰子酒、豆水兒、鹿梨漿、鹵梅水、姜蜜水、荔枝膏水、金橘團、雪泡縮脾飲、梅花酒、香薷飲、五苓大順散、冰雪冷元子、冰雪涼水、雪泡豆兒水、雪泡梅花酒、乳糖真雪、白醪涼水、雪糕、雪團、紫蘇飲……光聽這些雅緻的名字,就讓人心生涼意,倍感清爽。要是有哪個飲品店能把這些飲料都研究出來,肯定會成為新晉網紅店。

《夢華錄》截圖

這幾年裡,被古裝劇帶火的各類美食還真不少,前有《長安十二時辰》里的張小敬“吃播”,現有《夢華錄》里的各種飲料和好看的果子。這個夏天,如果你也害怕被“雪糕刺客”傷害到,不如查查資料,和家人一起,試着製作一下這些古代的冷飲和雪糕,再拍點美美的照片,當一名“雪糕俠客”。

參考資料:

《宋:現代的拂曉時辰》 吳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