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二十四節氣中,清明排在第五位,其為暮春開啟的標誌。傳統節氣往往體現了氣象,物候變化,農耕文化等多種內容,而清明在這些內容的基礎之上,更添了濃濃的人文內涵,使得這一節氣顯得更加特殊。
百善孝為先,清明節正是對這一傳統美德的體現,屆時很多在外的人們都會趕往家鄉,與親人團聚,同時也要同家人一起去祭拜先祖,表達追思懷念。在禮敬先祖的同時,人們也會到郊野之間踏青觀賞,感受春光的美好。
當然在重要的傳統節日里,最不能缺少的還有美食傳統,而這一內容也正是應季而食的體現。清明時節,各種春鮮已經長成,人們在嘗鮮的同時又賦予其濃濃的傳統內涵,使得節日的儀式感更強。俗話說“清明吃3樣,一年日子旺”,下面就來跟大家分享這個時節的3種重要的傳統食物,4月4日清明記得吃,鮮美營養正當季,嘗鮮的同時,也討個好彩頭。
第1樣:艾草
在傳統文化中,艾草象徵著平安健康之意,其是一種葯食同源的植物,清明前後正值旺盛且鮮嫩的時刻,所以在此期間,人們都會採摘艾草來食用。或做成青團,艾餃,艾粿等小吃,當然我們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去發揮。
【艾草紅豆卷】
1、先來準備一些餡料,紅豆自己煮熟之後,混合上黑糖拌勻。此外再切一些核桃仁和紅棗待用。
2、挑選新鮮的艾草,將其一一摘過之後,留下鮮嫩的部分,清洗出其中的雜質。鍋里燒些水,等待沸騰時將其放進去,加一點鹼,煮兩分鐘左右,將其煮透,然後撈起,用料理機攪碎。
2、將艾草汁倒進盆中,加入發酵粉,糖少許,接着往裡邊加麵粉攪拌,將水分吸收掉。
3、麵糰揉好之後,用保鮮膜將盆口封住,等待四十分鐘左右,令其發酵起來。
4、對麵糰進行反覆地按揉,將其中的氣體趕出,繼而分成小份。先擀成長方形,撒上蜜豆包住,再擀薄厚鋪上些核桃仁紅棗等,最後捲起來。
5、在蒸屜上刷些油,將其擺到裡邊,等待其體積再次膨脹起來之後,開火蒸十五分鐘,熟透以後出鍋即可。
第2樣:田螺
俗話說“清明螺,賽過鵝”,清明時節民間流行着吃田螺的習俗,此時的螺肉肥美細嫩,味道鮮甜,且十分營養,有助於消食去熱,保護視力,強壯筋骨,提升抵抗力等。
【炒田螺】
1、將其浸沒在寬水中,至少一天的時間,兩三個小時換一次水,將其中的雜質都清出。接着用剪刀把尾部一一剪掉,再加幾滴香油,繼續泡三四個鐘頭,繼而反覆沖洗,洗凈雜質。
2、接着在鍋里倒入寬水,將其放進去,同時加蔥姜分別適量,煮到沸騰時,繼續加熱兩分鐘左右,其中的雜質會進一步析出,繼而撈起來,再經過沖洗清掉雜質。
3、起鍋倒油,其中依次放入花椒粒,蒜蓉, 薑蓉,剁椒,通過翻炒將香味烹出來。
4、將田螺倒裡邊,繼續加點熱水,些許鹽,生抽,糖,然後燜五分鐘,將其徹底燜熟。
5、最後用大火炒一炒,撒些蔥花或是香菜,紫蘇等到裡邊,烹炒出香味來,即可關火裝盤。
第3樣:芥菜飯
在我國南方的一些地區,有着“吃了芥菜飯,一年不長疥瘡”的說法,所以芥菜飯也是這個時節的重要傳統美食,其以芥菜為主要食材製作而成。芥菜為清明時節常見的一種綠葉菜,其富含揮發性物質,維A,維C,粗纖維,以及鈣,鐵,鎂,鋅等離子,有助於開胃消食,通便排毒,提神醒腦,保護心血管,強壯筋骨等。這個時節吃上吃上一些芥菜,是非常有益的。
1、芥菜準備一道兩棵,分別清洗掉雜質後瀝干待用。另外再備些胡蘿蔔,香菇,小蔥,醬油肉一小塊。當然米飯是必不可少的。
2、來將各類食材都清理乾淨之後,分別切成小碎丁。
3、起鍋放油,先放蔥花炒一炒,繼而將芥菜以外的其它幾樣菜都倒裡邊,快速炒一會兒,將香味都烹出來。繼而將薺菜倒裡邊,繼續炒勻。
4、米飯倒裡邊,繼續翻炒,令所有的食材都混合勻,最後調些許鹽,翻炒後,將滋味調好,即可關火盛出來。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記原創,碼字不易,嚴禁不良自媒體抄襲、搬運。歡迎大家點贊,收藏和轉發!感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