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蒸發3000億,營收增長率低至個位數,海天醬油惹了誰?

2022年10月02日21:53:27 美食 1519

一年時間市值蒸發3000億,巔峰時期,這家公司的市值7000億,比中石化都高,有人就好奇,到底是啥公司,竟然比賣石油的都賺錢?

市值蒸發3000億,營收增長率低至個位數,海天醬油惹了誰? - 天天要聞

這家公司的產品,我們天天都在用,靠着幾款產品,它征服了全國老百姓的味蕾,霸佔了全國所有的廚房。它就是海天醬油。

市值蒸發3000億,營收增長率低至個位數,海天醬油惹了誰? - 天天要聞

輝煌時期,海天醬油的市場佔有率高達15%,穩居行業第一,這個數據有多牛?我這麼說吧,當時的排在它後面的美味鮮、李錦記、加加三個品牌加起來的市場佔有率還不到它的一半。

可以這麼說在彼時的醬油市場,海天憑藉著強大的實力技壓群雄,獨步武林。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在20年前海天醬油還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企業,那麼是什麼原因讓它在短短20年間成長為一個行業巨無霸呢?又是什麼原因讓它在一年時間就蒸發3000多億的市值呢?

市值蒸發3000億,營收增長率低至個位數,海天醬油惹了誰? - 天天要聞

這個啊,我們還得從一瓶醬油說起,20年前,海天這個招牌,在廣東當地都不咋出名,那時候廣東的醬油老大是致美齋,人家口碑好、產品好,還是個百年老字號。

而海天醬油只用了一招便實現逆襲,超越了致美齋,那它到底是咋做的呢?

市值蒸發3000億,營收增長率低至個位數,海天醬油惹了誰? - 天天要聞

答案很簡單,就是瘋狂擴張提高產能。彼時的海天醬油業績雖然比不過致美齋,但是它的眼光卻是非常超前的。

據了解啊,在當時的醬油市場,大家還都是用最傳統的方法釀製醬油,這樣做的弊端就是產能嚴重不足。

而海天醬油敏銳的覺察到了這一點,它認為,在未來,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醬油一定會成為千家萬戶廚房的調味必備品,那個時候,誰能搶佔這龐大的市場,誰才是王。

於是乎,海天豪擲3000多萬從國外引進了生產線,這一壯舉,在業內徹底炸開了鍋,大家都說,花3000多萬買堆廢銅爛鐵回來,海天瘋了。

然而不久之後,海天沒瘋,同行們卻都瘋了,原來啊,自從引進了這條生產線以後,海天的產能越來越高,一時之間,甩出同行好幾條街。等到同行們反應過來的時候,卻發現,如今的海天早已今非昔比,想要追上更是難上加難。

市值蒸發3000億,營收增長率低至個位數,海天醬油惹了誰? - 天天要聞

而海天呢,在嘗到了擴張產能的甜頭後便一發不可收拾,2005年,海天直接砸下10個億,建了一座100萬噸的生產基地。2008年,又引進了10條生產線,把生產醬油的全過程全部實現了自動化。

至此海天憑藉強大的產能,幹掉了行業老大,拿下了華南市場。

然而,區區一個華南市場對於早已羽翼豐滿的海天來說已經不值一提,它的野心是拿下整個中國市場。

可問題是,放眼整個中國醬油市場,大到國企巨頭產品,小到地方代表企業,他們都在擼起袖子卯足了勁的競爭,那如何在他們中間撕開一道口子,成為了擺在海天面前的一大難題。

而海天這次用了三大殺手鐧,便成功出圈,坐上了“醬油一哥”的寶座,具體是哪三大殺手鐧呢?

市值蒸發3000億,營收增長率低至個位數,海天醬油惹了誰? - 天天要聞

第一:廣告開路,在營銷界有句名言叫“兵馬未動,營銷先行”營銷對於一個品牌攻城略地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而海天的營銷絕招就是廣告鋪路,據了解,為了打開全國市場,海天一出手就驚艷四座,它豪擲千金一舉拿下了央視黃金時段的廣告,並且還曾成為第一家豪氣買下新聞聯播片頭的整點報時廣告的品牌。

第二,渠道衝鋒,與傳統的企業一樣,海天最開始也走的是經銷商的路子,但與傳統企業不同的是,為了提高經銷商的競爭活力,海天竟然在一個區域設置兩個以上的經銷商,這些經銷商為了搶佔更多的市場份額,拚命的幫海天賣貨,而海天也正是靠着這套機制,將自己的產品普遍了各大中小商超。據相關數據統計,截止到2021年底,海天的經銷商數量已經達到了7430家,這個數據是同行的整整5倍多,當同行還在搶佔市場的時候,海天已經實現了省市100%的覆蓋率,縣城90%的覆蓋率了。

市值蒸發3000億,營收增長率低至個位數,海天醬油惹了誰? - 天天要聞

第三、產品守擂,靠着廣告營銷和渠道鋪貨,海天迅速成為了醬油一哥,俗話說的好“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那海天是如何守江山的呢?很簡單,它靠着不斷推陳出新的產品,細化到醬油不同的領域,當同行還在醬油市場爭的不可開交的時候,海天開始搶奪蚝油市場,當同行在蚝油市場爭的如火如荼的時候,海天又開始搶奪料酒市場,總而言之,海天總是比對手“快人一步”。

市值蒸發3000億,營收增長率低至個位數,海天醬油惹了誰? - 天天要聞

正是因為這種不斷搞研發、不斷出新品、不斷搶市場的策略,海天大獲全勝,2014年海天順利IPO,成功上市,此後的7年時間裡,海天味業,在調味品市場攻城略地,傲視群雄,在資本市場,海天股價更是芝麻開花,節節攀高。

據了解,在這7年的時間裡,海天味業的股價暴漲了26倍,巔峰時期市值達到了7000億,一度超過了中石化。由此人們調侃道,一個賣醬油的竟然比賣石油的都賺錢。

然而,這種喜悅沒過多久,海天的情況便急轉直下,從2021年初至今,海天味業的市值蒸發了3000多億,2021年,海天的營收增速只有個位數,而你要知道,5年前,海天的營收增速還在20%以上。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海天的情況急轉直下的呢?

老喬認為是“老大”當的太久了,啥意思呢?

市值蒸發3000億,營收增長率低至個位數,海天醬油惹了誰? - 天天要聞

眾所周知,任何一個行業都有行業排名,而海天味業在調味品行業那是妥妥的老大,但是老大當久了會養成老大的一些“通病”,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志得意滿”,想當年海天在高速發展時期,為了爭得老大的位置,不僅研發做得紮實,新品推出速度夠快,更重要的是產品質量過硬。

但是現在,隨着企業越做越大,以前的三大優勢慢慢後勁不足。不僅如此,隨着這些年新的消費形勢的誕生,同行們都紛紛轉型發力線上,但是,海天卻顯得慢了半拍,再加上產品質量的瑕疵,老百姓的信任度慢慢降低。所以,這個昔日的行業巨無霸,如今也是“人到中年”。

好了,談三點自己的看法:第一,可以當老大,但危機意識不能丟。為什麼說創業容易守業難?原因在於,創業的時候,別人是老大,自己是小弟,那時候的危機意識就是要幹掉老大,避免被老大幹掉,但是當自己成為老大以後,尤其是當久了老大以後,就會自認為天下無敵,這種驕傲自滿會讓管理者的危機意識企業的危機意識慢慢消退,最終倒在老大的位置上。

第二,創業幹勁十足,守業不忘初心。很多企業在創業的時候效率非常高,戰鬥力非常強,為什麼呢?因為有夢想,這種夢想會給其帶來強大的力量,但是很多企業創業成功以後,夢想就丟掉了,開始唯利是圖了,甚至於干出有損口碑的事情。這是很多企業的通病,所以你就會發現很多企業在成功以後就會由盛轉衰,最後倒下。

第三、質量是企業的良心,老喬之前購買了一個牌子的空調,一年時間不到,修了3次,而且這家公司還是個上市企業,這樣的企業竟然造出了這樣的產品,你說後面我還敢用嗎?所以說,重視質量是守住企業良心的關鍵,也是企業基業長青的根本。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寶”,十人九不識,老一輩卻靠它救過命 - 天天要聞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寶”,十人九不識,老一輩卻靠它救過命

春天,是野菜扎堆冒頭的季節。對於愛吃野味兒的老饕們來說,這可是自然送來的“野味季”,不抓緊嘗幾口,簡直對不起這好光景。像薺菜、馬齒莧、蕨菜這些常見野菜,大家可能早已不陌生了,口感各有千秋,還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是地地道道的“綠色健康代表”。
逛商場,你會產生什麼樣的驚喜? - 天天要聞

逛商場,你會產生什麼樣的驚喜?

有網友辣評“現在的商業綜合體可是一個比秦始皇統一六國還要統一的地方”一樓有獨屬自己的四大金剛新能源車、網紅戶外品牌、潮玩、新茶飲二樓快時尚輪流站崗負一層小吃街永遠排長隊每座城市的商場彷彿複製粘貼標準化裝修複製粘貼的品牌矩陣公式化的樓層分區讓消費者調侃“懷疑全國商場共用一張施工圖!”這種工業化流水線般...
3888元/位!給客人吃大象糞便的餐廳,已被立案調查 - 天天要聞

3888元/位!給客人吃大象糞便的餐廳,已被立案調查

近日有網友爆料上海一新開餐廳某平台顯示人均消費3888元每晚僅開一桌12席餐廳還提供號稱用大象糞便製作的甜品記者從閔行區市場監管局最近了解到,這家餐廳名為上海蓬冠樹餐飲服務有限公司,因違反《食品安全法》已被市場監管部門立案調查。馬橋市場監管所已現場核查,並暫時封存相關材料展開後續調查。市場監管部門介紹,涉...
宋河酒業“紫氣東來”登頂珠峰:一場名酒復興的精神遠征 - 天天要聞

宋河酒業“紫氣東來”登頂珠峰:一場名酒復興的精神遠征

頂端新聞記者 陳偉然“從頭越,爭第一”,宋河正通過一場沖頂珠峰的挑戰,向外界宣告自己的復興宣言。自4月9日發布會之後,河南首位兩度登頂珠峰的女性、“宋二代”孫寧,已攜宋河“紫氣東來”抵達西藏,並正式開啟第三次珠峰沖頂挑戰。
《三餐四季》福建篇:細品山海風物、地道閩味 - 天天要聞

《三餐四季》福建篇:細品山海風物、地道閩味

福州撈化“鮮”的秘訣是什麼?製作順昌灌蛋的手藝因何“奇絕”?怎樣的福州魚丸才算合格?武夷熏鵝的製作過程要加入哪些材料?雞湯汆海蚌為何能成為閩菜“皇后”?三餐煙火暖,四季皆安然。央視大型美食文旅節目《三餐四季》福建篇,帶你探尋八閩大地,細品山
上海一高檔餐廳顧客吃到毛髮?老闆賠6000多元後報警 - 天天要聞

上海一高檔餐廳顧客吃到毛髮?老闆賠6000多元後報警

前段時間,一些高檔餐廳的老闆們頭疼不已。倒不是因為食材不夠新鮮,也不是因為大廚不夠專業,而是因為他們正遭遇一場前所未有的“敲詐”風暴!在黃浦區一家商場里,陳老闆和妻子經營着一家日料店。為了這家店,陳老闆夫妻倆已經張羅了一個多月,可這開業沒幾天,夫妻倆在2024年12月16日這天晚上,接到了一通始料未及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