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孫源澤 劉兵
山海不為遠,魯港一家親。
5月20日下午,由山東省人民政府和香港貿易發展局聯合主辦的2025港澳山東周開幕式暨魯港合作高質量發展推介會在香港舉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深化內地與港澳互利合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共同譜寫務實合作新篇,更好服務國家發展大局。
“山東與香港都致力於塑造經濟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在共同奮鬥中密切交流、相互賦能”“憑藉山東的產業實力與香港的國際化優勢,共同打造更多經貿促進平台,共促經濟高質量發展”“我們願支持香港企業參與山東產業生態打造,圍繞高端裝備、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現代海洋等領域,投資建設更多產業項目”……來自香港特區政府、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總商會、香港中華總商會、香港工業總會和嘉里集團、培新集團等港澳企業、商協會的嘉賓,與山東省市相關部門的代表齊聚獅子山下,共敘合作新圖景。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
齊魯與香江雖遠隔千里,卻血脈相連、合作已久。當前,長期在港的山東籍人士已近40萬人;2024年,山東與香港進出口貿易總額885億元,同比增長35.1%;山東新設香港投資企業739家,實際使用港資85.9億美元,佔全省實際使用外資的72.7%,雙方合作愈發緊密。
“這些數據彰顯了魯港合作的蓬勃活力。”香港貿易發展局署理總裁劉會平表示,作為魯港經貿合作的重要平台,港澳山東周為魯港兩地在貿易、投資及創新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注入強勁動力。“期待山東與香港在科技創新、綠色低碳、金融、貿易、航運等領域加強合作,利用香港的專業服務和平台,助力魯企‘走出去’,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
香江潮湧,齊魯風勁。作為國內重要的工業基地和北方地區經濟發展的戰略支點,山東地區生產總值穩居全國第三位,擁有濟南、青島、煙台3個經濟總量過萬億城市、數量佔全國1/9。當前,山東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錨定“走在前、挑大樑”,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大力實施工業經濟“頭號工程”,深入實施“三個十大”行動,着力塑造“十個新優勢”,加快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山東篇章。
今日的山東,發展前景廣闊,充滿高質量發展新機遇。
活動現場,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長鬍薄圍繞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進行專題推介。“山東圍繞落實‘雙碳’戰略,把構建新型能源體系作為主攻方向,提速新能源開發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裝機在沿海省份率先破億並歷史性超越煤電。”胡薄說,真誠邀請香港各界共享山東機遇、拓展合作空間,共同譜寫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美好未來。
選擇山東就是選擇機會,投資山東就是投資未來。濟南市副市長楊麗,青島市委常委、副市長耿濤,煙台市委副書記牟樹青還分別對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獨特優勢、上合示範區開放平台打造和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示範城市建設等情況進行推介。
“發揮魯港兩地優勢,立足發展所需,在投資、金融和專業服務、貿易、科技創新、文化創新創意六個重點方向深化合作,實現攜手發展、互利共贏。”2012年以來,山東省人民政府和香港貿易發展局在魯港經貿合作聯席會議框架下,務實開展多領域交流合作,今年雙方再次簽署魯港經貿合作備忘錄,更好促進兩地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
山東省農業農村廳與玉湖冷鏈(中國)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山東黃金與大灣區共同家園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青島智顯新材料產業園項目簽約、棗莊明陽風電新能源項目簽約……本次港澳山東周,山東各市、各部門在前期良好合作基礎上,積極開展招商活動,一批新的合作項目協商達成。推介會上,總投資29.8億美元的27個重點合作項目集中籤約,涵蓋數字經濟、綠色能源、醫養健康、智能製造、現代農業、金融服務等多個領域。“這些合作項目基礎好、質量高、預期穩,深度融合了山東的產業優勢、市場潛力、資源稟賦與香港的資本優勢、創新能力,將助力山東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省商務廳廳長王磊說。
“與山東合作,我們充滿信心。”大灣區進出口商業總會會長林龍安表示,期待與山東在跨境電商領域加強合作,推動大灣區的電商平台與山東本土的電商平台加強數據互通,助力山東特色產品上架大灣區電商平台,拓寬銷售渠道。
(本報香港5月20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