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撤退,大行觀望,日本國債無人接盤!

在日本國債拍賣需求創下十多年來的新低之際,瑞穗金融集團(mizuho financial group)正在採取“非常保守”的證券投資策略,大幅削減債券持倉,等待日本央行加息政策進一步明朗。

瑞穗首席執行官 masahiro kihara 在周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確信日本央行不會進一步加息之前,該行不會建立大規模的投資頭寸。

投資者報告顯示,瑞穗已經削減了其在日本和外國政府債券中的頭寸。截至今年3月,其持有的日本國債從三年前的25.1萬億日元銳減至8.3萬億日元(約合570億美元)。

雖然同期其外國債券持倉從8.9萬億日元增加到11.8萬億日元,但由於該行已經意識到損失,其外國債券持倉較去年有所下降。

目前,日本央行正在努力微調其量化緊縮進程,市場參與者內部對何時加快或減緩購債節奏眾說紛紂。而瑞穗的謹慎策略或預示着未來一段時間內市場將維持謹慎情緒。

瑞穗謹慎布局:債券持倉大瘦身,靜待日央行政策明朗

kihara 的言論發布之際,日本20年期國債迎來自2012年以來最差拍賣,投標倍數跌至2.5倍,尾差飆升至1987年以來最高水平。截至上個月底,日本央行持有的長期政府債務為576.6萬億日元,僅比2024年7月底(即開始放緩債券購買速度之前)下降了2.2%。

消息導致日本國債周二進一步下跌。其中,日本20年期國債收益率飆升約15個基點,達到2000年以來最高,而30年期債券收益率則升至1999年首次發行該品種債券以來最高。

然而,這些市場波動對瑞穗和其他商業銀行的影響可能不大,因為他們傾向於購買期限短於10年的債券。瑞穗在簡報中表示,其持有的日本國債的平均剩餘期限為一年,外國債券的平均剩餘期限為兩年。

除了債券市場,瑞穗還宣布計劃在截至2028年3月的三年內出售至少價值3500億日元的“戰略”持股,即為鞏固與企業客戶關係的股票。

kihara表示,瑞穗不太可能在美國進行投資銀行業務交易。該行於2023年收購了紐約精品諮詢公司 greenhill & co.,kihara 認為該行已經在此領域建立了足夠的產品。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穆迪上周五下調美國信用評級,從aaa降至aa1,進一步放大了全球債券市場的不確定性。

此外,據 kihara 稱,瑞穗也不太熱衷於亞洲的傳統零售銀行業務。

日本債券市場動蕩,長期債券承壓

目前,日本央行正在努力微調其量化緊縮進程,市場參與者內部對何時加快或減緩購債節奏眾說紛紂。

一些人認為央行應加快削減購債,理由是過一半的日本國債由日本央行持有,以及由此對收益率曲線造成的扭曲。而另一些則強調應放慢節奏,擔憂快速收緊可能會加劇市場流動性緊張。

關於最終的購債規模,市場也存在廣泛的看法。一些人認為央行最終應完全停止購買債券,而另一些人則認為每月應購買1萬億日元(約合69億美元)至2萬億日元,還有人建議維持在3萬億日元左右。

日本央行正在與來自銀行、證券公司和人壽保險公司等的代表舉行聽證會,就縮減購債的步伐徵詢意見。預計央行將在6月17日結束的董事會會議上更新其在市場中減少影響力的計劃。

norinchukin zenkyoren asset management的高級基金經理ryoma nagatomo表示:

“我不想碰超長期債券,原因包括財政風險和供應過剩問題日益嚴重。”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歡迎下載app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