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百強交通樞紐公布!杭州成為國際樞紐,寧波與金華同級

在“十四五”時期,我國交通運輸領域迎來重大戰略部署,多部門聯合發布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體系“十四五”發展規劃》首次以系統性框架明確了綜合交通樞紐的層級劃分與建設方向。

該規劃提出構建20個左右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和80個左右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的總體布局,旨在通過優化交通資源配置、提升樞紐能級,推動區域經濟協同發展。其中,杭州憑藉其長三角核心地位和亞運會契機躍升為國際性樞紐,而寧波溫州與金華(義烏)則作為全國性樞紐,共同成為浙江省交通網絡的關鍵支點。

杭州的國際性樞紐地位得益於其立體化交通網絡與區域輻射能力。根據規劃,杭州將形成“1小時通勤都市區、2小時通達長三角主要城市、3小時覆蓋全國主要城市”的交通圈,並計劃通過杭溫鐵路二期、杭衢鐵路等重大項目進一步強化鐵路樞紐功能。

數據顯示,“十四五”期間杭州綜合交通投資達4900億元,蕭山機場旅客吞吐量持續位居華東前列,加之亞運會帶動的交通基礎設施升級,杭州已成為連接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節點。

此外,杭州在航空、高鐵、城市軌交的深度融合上表現突出,其“空鐵聯運”模式通過蕭山機場與杭州西站的無縫銜接,明顯提升了全球物流與人員往來的效率。

相較於杭州的國際定位,寧波與金華(義烏)的全國性樞紐角色則凸顯了差異化布局的戰略考量。寧波作為全球第一大港寧波舟山港的所在地,貨物吞吐量連續十幾年居世界首位,但其短板在於航空與高鐵網絡的相對滯後。

儘管經濟總量位居計劃單列市前列,寧波仍被定位為全國性樞紐,需在“十四五”期間加速推進南通至寧波高鐵、軌道交通多線聯網等工程,以彌補與上海、杭州的競爭差距。

而金華(義烏)的入選則更具戰略深意!依託義烏小商品市場的全球物流需求,金華構建了以鐵路為核心的“八縱八橫”樞紐網絡,現有6條運營鐵路和3條在建線路。未來杭溫鐵路二期建成後將進一步縮短與長三角核心城市的時間距離,強化其作為浙中“交通心臟”的地位。這種布局不僅服務於本地產業,更通過物流集聚效應輻射中西部,成為國內大循環的關鍵紐帶。

從全國範圍看,此次規劃覆蓋了多個經濟活躍區域。例如,鄭州被列為“推進建設”的國際性樞紐,計劃通過“米+井+人”字形綜合運輸通道和9400億元交通投資,到2035年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樞紐經濟先行區。武漢憑藉高鐵網和雙機場布局,成為中部地區國際樞紐的核心,其2035年規劃更提出打造“國家區域發展鑽石結構”,強化對長江經濟帶的輻射。

總體而言,《現代綜合交通樞紐體系“十四五”發展規劃》的出台標誌着我國交通建設從單一網絡擴張轉向樞紐能級提升的新階段。通過分層級樞紐城市的建設,不僅能夠優化全國交通資源配置,還將帶動物流、製造、數字經濟等產業集聚,形成“通道+樞紐+網絡”的協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