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八大行動破解新能源消納 “午間高峰、夜間低谷” 難題

山東作為全國能源大省,最近可是放大招了——5月15日發布的《新能源高水平消納行動方案》,直接甩出“八大行動”,目標就是讓新能源發出來的電都能用上,不浪費!

一、家底有多厚?數據說話!

山東新能源裝機現在已經是“半壁江山”了——1.25億千瓦,佔全省總裝機的51%!其中光伏8514萬千瓦全國第一,風電2669萬千瓦全國第五。2024年風電利用率 96.4%,光伏98.5%,比全國平均水平還高,這說明山東消納能力真的強。

不過,光伏雖然厲害,但問題也明顯——中午發電多,晚上沒太陽就沒電了。所以山東這次重點要優化光伏和風電的比例,從現在的3.2:1調整到2.6:1,讓風電多起來,互補一下。比如今年要建成華能半島北L、山東能源渤中G 一期等海上風電項目,還有濟南國瑞陸上風電,都是大動作。

二、八大行動構建系統性消納體系

#新能源結構優化行動

目標:2025年底光伏與風電裝機比例從3.2:1優化至2.6:1,通過風光互補緩解光伏午間出力高峰與夜間低谷問題。

措施:推進華能半島北L、山東能源渤中G一期等海上風電項目及濟南國瑞陸上風電項目建設,合理控制光伏新增規模。

#火電調峰增強行動

全年完成2000萬千瓦煤電機組靈活性改造,新增268萬千瓦大型煤電機組,挖掘自備電廠調節能力並推動其參與電力市場。

#新型儲能提振行動

2025年新增壓縮空氣儲能100萬千瓦、電化學儲能200萬千瓦以上,年底新型儲能總規模突破1000萬千瓦,支持鈉離子電池飛輪儲能等新技術應用。

#電網支撐強化行動

加快彌河新建、海口擴建等主網架工程,投產東營富國至裕民線路,完善智慧化調度系統,保障調節資源快速併網

#綠電消費促進行動

建設綠電產業園,推動算力中心與可再生能源協同布局,鼓勵用戶在新能源大發時段加大購電比例。

#消納模式創新行動

建設30個源網荷儲一體化試點,建成30家虛擬電廠(調節能力突破百萬千瓦),推進“風光氫氨醇”一體化項目,年內省間外送新能源電量超5億千瓦時。

#電力市場化改革深化行動

2025年底前實現新能源全電量入市,制定機制電價競價細則:存量項目機制電價上限為0.3949元/千瓦時(含稅),增量項目通過競價確定機制電價。

#用戶側響應能力提升行動

優化分時電價機制,建立“車網互動”充換電示範站(實現市級全覆蓋),引導電動汽車參與電網調峰。

三、政策特點與實施路徑

系統性:統籌“發、調、儲、用”全鏈條,通過結構優化、儲能擴容、電網升級、市場改革等多維度協同提升消納能力。

針對性:聚焦光伏出力波動、市場化改革等新形勢,細化全電量入市規則,強化煤電調峰與新型儲能的調節作用。

操作性:明確各行動目標節點(如9月底前完成煤電改造),壓實責任,推動政策快速落地。

四、與國家政策銜接

山東積極落實國家136號文要求,出台《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實施方案》,明確存量與增量項目差異化機制,推動綠電綠證交易與機制電量銜接,為全國新能源市場化改革提供示範。

通過八大行動實施,山東將進一步鞏固新能源裝機優勢,提升系統調節能力,確保新能源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利用,為全國能源轉型提供“山東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