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2024年冷飲業務營收87億元,連續30年穩居全國第一

規模與質量雙領跑!伊利最新交出的財報,再次展現了乳業龍頭穿越周期的韌性與引領行業向上的信心。

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157.80億元,穩居亞洲乳業第一,剔除商譽減值後凈利潤115.39億元,同比增長12.2%,經營規模與經營質量雙領跑。2025年一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330.18億元,同比增長1.35%,扣非歸母凈利潤46.29億元,同比增長24.19%,逆勢雙增,業績企穩向好。

在消費結構多元化趨勢下,伊利全品類矩陣組合發力,全面實現行業領跑,均衡發展優勢也愈加凸顯。2024年,基本盤液體乳規模優勢持續擴大,穩居行業第一;第二增長曲線奶粉業務持續逆勢增長,整體銷量穩居中國市場第一。

而作為既有優勢業務,在冷飲行業整體增長承壓的背景下,伊利冷飲業務仍實現營收、市佔率“雙第一”,連續30年穩居全國冷飲行業龍頭地位。報告期,伊利冷飲業務實現營業收入87.21億元,線上、線下營收均位居行業第一。其中,巧樂茲、冰工廠、伊利牧場等品牌穩居細分品類第一。

這一成績的背後,有伊利主動調整的顯著成效,也有伊利圍繞市場“真需求”,持續加碼發力產品、消費場景、渠道等多元創新的成果。

產品創新方面,在優質技術資源的加持下,2024年,伊利推出的巧樂茲六重巧巧等冰淇淋以全新美味體驗贏得市場,成為最具“破億”潛力的冷飲新明星單品;“甄稀”活菌冰淇淋、“伊利牧場”低糖軟芯可可雪糕等新品,持續引領市場健康消費新風向。2025年,伊利聚焦健康美味和豐富口感,持續加碼創新,陸續推出了巧樂茲焦糖烤栗口味冰淇淋、綺炫黑巧拿鐵味等多款新品,收穫市場廣泛好評。

同時,伊利正以多元創新深度融入消費者生活。洞察到年輕人對新鮮事物的追逐與分享欲的需求,伊利綺炫炫玲瓏以其獨特的一口食“迷你化”創新,創造了全新的工作放鬆、聚會分享的食用新場景,引領冰淇淋休閑零食化消費潮流。緊抓日益增長的冰品冰飲消費需求,今年伊利冰工廠上新含滿冰塊的冰杯,可與多種飲料搭配,調製後飲用。冰杯帶來的強社交屬性,也在吸引着大量年輕人。

此外,伊利還通過開展跨界聯名、跨界營銷,不斷拓寬消費邊界,更多的貼近消費者生活。繼去年與長隆聯名共創新品後,近期伊利高端冰淇淋品牌須盡歡又攜手敦煌研究院,推出須盡歡“桃杏不知春”冰淇淋,為消費者帶來全新的舌尖美味和獨特的文化韻味。通過現代創意與食品科技融合,在“國韻風骨”氣質的加持下,伊利冷飲正以全新的形式走進大眾的生活。

除了傳統渠道及營銷方式外,伊利冰品在會員店也實現戰略性突破。精準洞察會員消費需求場景,近期,伊利與高端會員制倉儲商店山姆達成了戰略合作,雙方聯合共創的“生牛乳綠豆雪糕”已實現量產,並進駐到山姆售賣,這不僅為伊利冰品在會員系統實現規模化增長打開了空間,也為2025年冷飲市場發展注入新活力。

線下渠道突進的同時,在數字化轉型戰略推進下,伊利線上渠道也在迅猛發展。據尼爾森與星圖第三方市場調研數據分析顯示,2024年,伊利冷飲線上營收行業第一。

作為伊利海外業務的主要品類,2024年,cremo、joyday等冷飲業務營收增長13%。其中,cremo冰淇淋近三年銷售額持續高增長,一躍成為泰國增速最快的冰淇淋品牌,已躋身泰國冰淇淋市場前三。

從行業來看,經歷2024年的下蹲蓄勢後,冷飲市場長期向上的空間仍然巨大。據權威機構預測,在未來幾年內,中國冰淇淋行業市場規模將保持逐年上漲,預計到2028年,這一市場銷售額規模將突破700億元。

在此背景下,已然輕裝上陣的伊利冷飲,依託品質的絕對領先優勢,以及在技術、產品、營銷、渠道等多維創新的全面發力,將開啟新一輪的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