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大強”“含科量”逐年遞增   江蘇上市公司去年研發支出再創新高

本報訊(記者 劉揚) 在當前以創新驅動為核心的新質生產力快速崛起時代背景下,科技創新能力已成為上市公司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推動長效發展的戰略性支撐要素。繼2022年突破千億元大關後,江蘇省內a股上市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再創新高。

隨着2024年年報披露工作正式收官,a股上市公司2024年的研發投入情況也浮出水面。wind數據統計顯示,2022年、2023年、2024年,江蘇省內a股上市公司研發支出合計分別為1073.33億元、1223.69億元、1294.43億元,“含科量”逐年遞增。

705家a股上市的江蘇公司中,有648家公布了研發支出情況,平均每家研發支出金額為1.88億元。從絕對金額看,239家公司在2024年的研發支出超過億元,20家公司研發支出超過10億元。排名前五的企業分別為恆瑞醫藥、東方盛虹、徐工機械、國電南瑞和南鋼股份。其中,恆瑞醫藥以82.28億元的研發支出位居榜首。

對比2023年數據,374家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出現增長。其中,江蘇新能、哈森股份、藍豐生化、南京高科、諾泰生物、通潤裝備、通用股份2024年研發支出同比增加逾100%。

作為企業發展的“燃料”,研發驅動着公司在市場競爭中破浪前行。2024年,在上述374家公司中,有187家企業的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佔比高達50%。

除了利潤增長,研發投入還對公司的運營效率產生了積極影響。wind數據顯示,上述374家公司中,有228家公司的存貨周轉天數出現下降,佔比達60.96%。存貨周轉天數的下降,意味着企業的產品供需關係得到了改善,存貨質量得以優化。這也反映出企業研發成果能夠推動產品銷售,提升運營效率。

資本市場的高質量發展既需要耐心資本的支持,也依賴於上市公司研發支出的不斷加碼。得益於持續穩定的高研發投入,江蘇省內上市公司在科技創新領域不斷取得突破,部分公司打破國際壟斷,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探索新的增長點。

圖①為東方盛虹petg裝置技術攻關取得突破。圖②為徐工機械xylc2500壓裂車下線。圖③為張建中教授開具恆瑞醫藥艾瑪昔替尼ad全國首張處方。圖④為南鋼股份助力的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全線貫通。(圖片來自公司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