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保險資金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近日印發通知,優化保險資金比例監管政策。專家表示,經初步測算,將可釋放增量權益投資資金數千億元,有利於促進保險業更好發揮長期資金和“耐心資本”優勢,助力經濟社會發展。(詳情見>>)
《通知》提出,上調權益資產配置比例上限。簡化檔位標準,將部分檔位償付能力充足率對應的權益類資產比例上調5%,進一步拓寬權益投資空間,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多股權性資本。
萬聯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 徐飛:原來最高償付能力的保險資金權益投資比例可達45%,現在調整後最高可以達到50%。為市場引入更多險資,有利於資本市場的穩健發展。同時,基於險資的長期穩定特性,也為實體企業提供更穩定的股權資金,有利於企業的發展成長,提升我國實體經濟應對風險能力。
招聯首席研究員 董希淼:從保險資金運用情況看,目前保險資金投資股票和權益類基金超過4.4萬億元,資本市場和未上市企業股權是險資的主要投資方向。此次進一步上調權益類資產比例,有助於進一步優化保險資金的資產配置結構,提升保險資金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推動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健發展。
同時,提高投資創業投資基金的集中度比例。引導保險資金加大對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股權投資力度,精準高效服務新質生產力。放寬稅延養老比例監管要求。明確稅延養老保險普通賬戶不再單獨計算投資比例,助力第三支柱養老保險高質量發展。
(總台央視記者 張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