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1日,土庫曼斯坦總統別爾德穆哈梅多夫向全世界宣布,該國已經“徹底”償還了向中國政府借貸的的81億美元貸款,這筆貸款在過去十幾年時間裡,被土庫曼斯坦重點用於加爾金內什油田第一階段的開發和建設。
一、
土庫曼斯坦是一個高度依賴能源出口的國家,自獨立後,能源出口在出口貿易中佔比達90%以上,而加爾金內什氣田,則是土庫曼斯坦天然氣儲備量第一、世界第二大的氣田。由於種種原因,土庫曼斯坦一直無力修建天然氣開採設施,以至於守着金飯碗,卻過着窮日子。為了改變這一狀況,土庫曼斯坦決定向中國尋求幫助。
2007年7月,中國石油公司與土庫曼斯坦油氣資源利用署、土庫曼天然氣國家康采恩簽署了土庫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天然氣產品分成合同和中土天然氣購銷協議。在協議中,中國承諾幫助土庫曼斯坦建設一條起於土庫曼斯坦東部,途徑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最終連接中國的天然氣管道。這條管道,也是土庫曼斯坦送給中國的一份“大禮”。
在第25屆石油天然氣國際大會上,土庫曼斯坦總理梅列多夫在演講中指出,中國援建土庫曼斯坦的天然氣管道投入使用後,中國成了土庫曼斯坦天然氣的最大進口國,土庫曼斯坦每年通過管道向中國出口天然氣約400億立方米,這一數據是土庫曼斯坦出口俄羅斯天然氣數量的6-7倍,佔據土庫曼斯坦出口總值的90%以上。
通過天然氣出口,土庫曼斯坦已進入全球增長最快的經濟體行列,近幾年GDP一直保持5.9%的快速增長,短短十幾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了7.4倍,居民平均收入已高於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也正因為經濟的增長,使得土庫曼斯坦有能力償還向中國借的81億美元債務。
在談到能源領域發展前景時,別爾德穆哈梅多夫還說,土庫曼斯坦還準備在中國的幫助下,修建一條連接土庫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四國的天然氣管道。目前這條管道已完成前期準備,正在施工中。
二、
中國與土庫曼斯坦是1992年1月6日建交的。2013年,兩國宣布建立戰略夥伴關係。2023年,兩國的關係又提升至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並宣布在雙邊層面踐行命運共同體。
中土兩國自建交以來,高層互訪頻繁,政治關係穩固發展。在經貿方面,雖然初期貿易額不大,但隨着兩國在石油天然氣領域的合作深化,貿易額逐年增長。中國主要向土庫曼斯坦出口機電產品和機械設備,顯示出兩國經濟互補性強的特點。
自 1992 年建交以來,中土能源合作便一直在不斷發展和深化。1994 年,雙方達成了第一份能源合作意向書,中國勝利油田同意為土庫曼斯坦提供油井改造服務;2002年,中國又向土庫曼斯坦提供了大量開發設備,中土兩國的能源合作取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2003年,中國與土庫曼斯坦簽署了《關於實施中土天然氣管道項目和土庫曼斯坦向中國出售天然氣的總協議》,中國同意借給土庫曼斯坦81億美元用於天然氣管道項目建設,土庫曼斯坦則每年向中國輸送 不低於300 億立方米的天然氣。
這條天然氣管道西起土庫曼斯坦邊境,穿越烏茲別克斯坦中部和哈薩克斯坦南部,經新疆霍爾果斯口岸進入中國,與同期建設的西氣東輸二線銜接,總長度超過1萬公里,是迄今為止世界上距離最長的天然氣大動脈。
2009,這條天然氣管道建成投入運營後,中國一躍成為土庫曼斯坦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國,中亞天然氣管道成為土庫曼斯坦天然氣最安全、最穩定的出口通道。中國與土庫曼斯坦的政治經貿關係也不斷深化,從2011 年開始,中土約定建立長期穩定的能源合作機制,土庫曼斯坦還將陸上天然氣開採權交給了中國,中土天然氣實現了上中下游產業鏈全覆蓋的合作格局。
三、
從2000年至今,中國與土庫曼斯坦在能源領域的合作越來越深入,中國也成為土最重要的能源合作夥伴之一。中國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取得顯著的合作成果,既有中土關係穩定友好的政治因素,也有中土能源互補性強等經濟原因。
首先,中土關係穩定友好。自建交以來,雙方關係呈現健康、穩定的發展勢頭,特別是自兩國建立了戰略夥伴關係後,兩國關係也隨之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為中土開展能源合作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基礎。
中土都致力于振興本國經濟,希望通過擴大對外合作實現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和目標。中國的目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土庫曼斯坦也提出建設“強盛幸福時代”的國家發展戰略,在理念上有很多契合之處。能源生產與出口對於土庫曼斯坦、能源供給與進口對於中國,都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符合雙方的戰略需要和利益訴求。
其次,中土能源互補性強。進入新世紀後,中國天然氣消費量呈爆髮式增長,但國內天然氣產量難以滿足需求。而土庫曼斯坦天然氣儲量極為豐富,年產量達到1750億立方米,且天然氣品質較高,兩國可以說是優勢極為互補。
第三是地理和地緣優勢。中國與土庫曼斯坦是陸地近鄰,天然氣生產與消費可以直接對接,與海運比,管道運輸量更大、資源可獲得性更高、運輸安全性更強。從長遠看,隨着“絲綢之路經濟帶”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土庫曼斯坦可以把中國消費市場與中東油氣產地聯繫起來,可以為未來中國穩定地獲得更多油氣供應提供可靠保障。
綜上所述,中土兩國能源方面的合作,符合中土雙方戰略和長遠利益。更重要的是,近年來土庫曼斯坦積極發展天然氣化工和燃氣發電產業,想將現有資源轉化為高附加值產品出口,提升本國在國際能源市場上的競爭力,願意與我國石油企業在加強上游合作的同時,介入土庫曼斯坦天然氣下游領域。
四、
根據土庫曼斯坦制定的《國家發展綱要》,該國還計劃在2030年前引進外資和技術,建設6個大型天然氣化工項目,生產肥料、液體燃料、聚合物產品、合成橡膠、合成纖維、建築材料等產品。這些戰略規劃都為中方與土國開展天然氣全產業鏈合作提供了契機,使雙方形成利益共同體,進一步保障天然氣長期穩定供給,形成經濟、能源、貿易等全面交織的狀態。
除了天然氣資源外,土庫曼斯坦可再生能源資源也很豐富,而中國擁有全球領先的可再生能源產業技術,可再生能源裝機量佔全球三分之一。因此土庫曼斯坦在國家發展綱要是特另指出,要推動與中國的低碳能源合作,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傳統能源,探索出一條“天然氣+新能源”的合作模式,實現傳統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協同發展。
除了能源領域的合作外,中國與土庫曼斯坦在其他領域的合作也在不斷深入。
中、土兩國都認為“人文合作與民間友好交流是促進兩國人民世代友好的重要保障”,因此雙方相互支持對方舉辦大型文體活動、互辦文化日,鞏固加強在文藝團組互訪、博物館和檔案館間交流、互派留學生和語言教學方面的合作、高校間合作、學術機構間合作等舉措。
在中土人文合作機制的推動下,中國文將土庫曼斯坦納入“一帶一路”文化發展計劃之中,積極推動中土兩國健全“一帶一路”文化交流合作機制,通過在土建立中國文化中心、推廣“絲綢之路”文化之旅、培養“絲綢之路”文化使者等方式加強中土兩國人文交流,增進人民友誼和彼此間的了解。
土庫曼斯坦從2016年起,便讓中文正式進入了土庫曼斯坦中小學課堂。根據最新頒布的《土庫曼斯坦外語教學綱要》,土庫曼斯坦多所大學也將與中國開展中文教育合作,通過派遣中文教師加強土高校中文專業師資力量,培養一批高水平中文人才,共同推動中國文化在土庫曼斯坦的傳播。
五、
土庫曼斯坦地處國際交通運輸走廊的十字路口,區位優勢明顯。據此,土庫曼斯坦提出了“復興絲綢之路”戰略,在交通領域進行了大規模投資。土方表示,願積極推進“復興絲綢之路”戰略同“一帶一路”倡議對接,推進中、土兩國跨境鐵路等互聯互通建設,更好造福兩國人民。
中國與土庫曼斯坦的“馬文化”交流的歷史源遠流長,2000年前,土庫曼斯坦阿出產的“汗血寶馬”,曾沿着古老的絲綢之路來到中國。近年來,土庫曼斯坦極負盛名的阿哈爾捷金馬隊多次來中國參加馬業交流活動,兩國馬業交流日漸趨強。土庫曼斯坦甚至放出話來,要將“汗血寶馬”打造成中土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新品牌。
中土醫藥的交流同樣具有悠久歷史。土庫曼斯坦擁有豐富的藥用植物資源,積累了豐富的傳統醫藥經驗。近年來,中土雙方在醫療衛生合作、傳統醫學交流、疾病防控等方面的合作也在不斷深入,雙方都表示要加強在疾病防控、衛生應急、遠程醫療等方面的雙多邊合作,共同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為中土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注入全新內涵。
除此之外,兩國還在納米科技、有機半導體、生物光電、水微生物繁殖、工業廢物處理、食用與藥用蘑菇種植與栽培、土壤改良與加工、農業生產等技術方面與領域,展開了各種形式的合作,中土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也正在駛向新的航程。
正如中科院中亞研究所研究員陳良松說的那樣,土庫曼斯坦用81億美元債務的全額償還加天然氣直供,給全球上了一課:只有與中國合作,土庫曼斯坦才真的實現了互利共贏。如果當初像烏克蘭一樣全盤倒向西方,也不會有今天這樣一個欣欣向榮的土庫曼斯坦。
參考資料:
《經濟日報》:《中土經貿合作進入新時代》
觀察者網:《土庫曼斯坦總統:已還清建設天然氣設施借的中國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