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各位都賺麻了吧?
我們還好,並沒有踏空,成績穩中向好.....
但讓我感覺很不好的是,朋友圈突然多出來了很多“股神”,發表着“東升西落”的演說......
與之對應的是同花順的賬戶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股票賬戶贏利達到69%!
而我們今年成績為+9.3%,也只跑贏了89.88%的股民朋友,這也說明:
眼下的行情似乎確實在漸入佳境。
但這意味着華爾街流傳的“7-2-1法則”失效了嗎?
備註:7-2-1法則是指70%的散i戶註定虧損,20%勉強打平,只有10%能持續盈利。
我並不這麼認為,強如美股也做不到讓超過半數的散戶盈利。
基於此,我們依然嚴格貫徹“邊打邊撤”的戰術,適當降低着倉位。
比如,有哪位“股神”能告訴我,這段時間的“牛市”又是如何形成的呢?還會持續多久呢?
01
當前市場最確定的趨勢,莫過於:各行業的集體補庫存行為。
由於前幾年,各種原材料價格跌跌不休,很多企業不敢壓庫存,很多行業庫存都降到了歷史底部區域。
隨着今年2月需求回升,原材料價格開始不斷走高,這導致產業鏈全體補庫存。
舉個例子:
我們跟蹤的pta(精對苯二甲酸),2023年庫存量暴跌至5年最低點,社會庫存較2019年下降62%。
這種極端情況在2月份需求回暖後,立即引發價格報復性反彈,主要化工品價格2個月內平均上漲28%。
所以,我們看到近期能源板塊、順周期板塊水漲船高。
但這意味着形勢的反轉了嗎?
我們認為言之過早,畢竟,我們看2月的ppi和社融數據,尤其是m1,依然處於“亞健康”狀態。
所以,我們更傾向於,眼下的行情是1~2個季度的持續補庫的行情,而非反轉。
02
哪怕之前非常活躍的機器人、科創、創業、成交量也沒有明顯異常。
但如果我們看得再細緻一些,會發現:
滬深300、a50資金流入明顯,但換手率非常一般;
但a1000、北證換手率明顯高於平時。
如果再結合周末發布的一系列利好,比如:《提振消費轉向行動方案》.....
我們會發現:
1.周五的大陽線,當然是提前得知消息資金的搶跑;
2.而異常的成交結果,則反映出:拉大盤股,掩蓋小盤股出貨的調倉跡象。
他們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
03
其實這個問題,我們很早之前就談過:
1.通過股市錨定債市,實現股市上漲,達到發債的目的;
2.上下同欲,營造”牛“來了的預期,引導居民儲蓄入市。
所以需要一定賺錢效應。
畢竟,沒什麼比看着身邊的朋友天天賺錢更令人上頭。
還是市場在“久攻不下”的背景下,突然輕鬆的突破3400點......
都實現了這一戰略目標。
那麼,此時我們需要考慮一個問題:這麼做誰獲益?誰買單?
對此,我有太多的經驗,如果在一件事情或者利益場中,如果所有人都對的,都獲得了利益,那麼......
可能我們就是那個利益,就是那個代價。
盲目的自我肯定,覺得自己看懂一切的錯覺,很容易讓我們一錯再錯。
04
各位試想一下,如果真讓絕大多數人把錢賺走了.......
誰來建設美麗中國?
所以,需要設計一套遊戲,要社保、養老賺錢,散戶不那麼容易賺錢.......
這樣好處很多,這樣既能解決財政問題,又能起到減緩矛盾的作用;
還能短時間轉移一下居民的注意力;
甚至好多腦子不夠用的還要感恩,還要跑步進場。
想通了這個關鍵所在,我們再來看所謂專家、大v給出的解釋。
什麼降准降息預期、社么提振消費政策預期、美股持續下跌,ah成為避風港的預期....
我只想說“膚淺”。
各位兄弟、姐妹,你們剛牽手,就被引導着開始暢想婚後生活,然後要求掏兜買房付首付,承諾房子只寫你的名.......
你們難道真不懷疑,你們的對象是房地產商請的托兒?
05
當然,市場確實有一系列“利好”。
比如:生育補貼,消費專項行動計劃........
但作為投資者,我們看問題其實非常純粹。
關注的從來都是三個問題:錢從哪來?到哪去?投資風險回報比是多少?
站在這個角度,看生育補貼。
我們粗淺的理解是:社保需要新增人口......
相當於,用現在的錢,補貼未來的社保,儘可能擴大社保基數。
而消費專項計划行動,更是給我看笑了——鼓勵消費貸款。
這樣的刺激療效如何?
其實,並不重要。
因為短期無法證偽,雖然長期來看大概率被證偽。
但從投機角度來看,這確實給了資金炒作的空間。
06
對此,怎麼說呢?
與其說提振消費,不如說給到了消費股充分的預期。
這當然是有利於資本市場的。
畢竟,周末又再次提到了“拓寬財產性收入渠道”,在我記憶中,上次這個提法都是20年前,當時針對的是房地產市場。
為何資本市場如此重要?
底層邏輯不複雜,地方債務餘額在2023年達到40.7萬億,這個相當於德國全年gdp總量的數字。
基於此,本輪的“牛市”與2015年槓桿牛、2020年核心資產牛不同,本輪行情的核心任務是化解債務風險與維持市場融資功能的雙重平衡。
所以,本輪行情需要大量的資金,長期、穩定的流入市場。
那麼這需要行情不能太差,如果太差,居民端資金進不來;
但這也不能讓行情太好,如果太好,大家賺了錢,誰來努力加班?
那麼最理想的結果是:
大部分人虧得少,賺得也不多,絕大多數人,能賺到但是結果是拿不到。
市場在徘徊,甚至感到惶恐的時刻,一個猛抬頭,意外嗎?
然後在”高舉高打“的號角聲中,一個大跳水,意外嗎?
再然後在”哪裡來到哪裡去“的悲觀聲中,再一次輕浮的揚起,意外嗎?
那麼我們該如何做容錯率更高?
或者更直白一點,我們如何做,才能確保賬戶穩中向好?
05
我們認為:要敢於在下跌時下注,也要敢於在上漲時賣出......
事實上,我們近期也一直在那麼做。
比如,我們近期,基於業績預期,連續加倉證券etf。
而我們的持倉標的,在拉高後,也會大手筆減倉。
保持對市場清醒的認知,在現有框架下遊走。
遇見上漲行情,我們不踏空;
遇見極端行情,我們也不會被傷得太重。
不急不躁,不驕不餒,保持賬戶,日拱一卒。
但我們坦誠,目前把握行情難度越來越大,但就結果來看,我們完成的還不錯。
既沒有因為恐懼,踏空行情,也沒有因為妄念,踩了坑。
同時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節奏,賬戶穩中向好。
在市場時間越長,其實我們越感慨,所有的複利函數的本質,都不過是人類存在的焦慮在時間維度上的貼現憑證。
所以,人棄我取,人取我棄;別人瘋狂,我恐懼,別人恐懼,我貪婪.....
給各位股東彙報一下,今年我們實盤成績為:+9.3%。
整體盈利+58.93%,對滬深300超額為+48.87%
有需要的讀者,可自行加入後閱讀。
余不一一,歡迎加入,我們一起乘風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