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2024年地方財政收入:市直佔比近2成,中心城區普遍下跌

在各項經濟指標中,地方財政收入(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是各地可支配資金的重要組成,因為它以地方級稅收(剔除上劃後的留存部分)佔大頭。

在2024年度,徐州市累計實現地方財政收入560.29億元,繼續保持全省第6位,2.63%的增速同樣位列中游。

全市層面的收入量由市直、各區縣、功能區一起貢獻,只是份額不同。繼全市層面的財政成績公布後,市直、各區縣、市屬功能區的情況隨之揭曉。

在地方財政收入量方面:市直以104.59億元的地財收入量獨佔全市的18.7%,銅山區以58.48億元重回各區縣和功能區之首,新沂市順利突破50億元,以50.52億的收入量位列各區縣、功能區第4位。

徐州經開區則從60億元檔降至50億元檔,屈居銅山區、沛縣之後。雲龍泉山賈汪、港務區包攬後5位。

在增速、增量方面:沛縣、徐州經開區、睢寧縣雲龍區泉山區鼓樓區出現下跌,其中經開區的跌幅最甚,跌幅高達18%,減少了11.5億元;雲龍、鼓樓的跌幅也都超過11%,分別減少了4.05億、2.31億。

反觀賈汪區則取得了相對可觀的增速,5.9%的增速在各區縣、功能區中僅次於淮海國際港務區,1.57億元的增量可力壓新沂邳州拿下首位。

‬市直的地財收入佔比高達18.7%

對於地級市而言,整體的地方財政收入並非簡單的“各區縣數據相加”,市直的創收也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甚至有很多城市的市直收入比重高於10%,而徐州市正是此種類型的地級市之一。

在2024年,徐州市直創造的地財收入達到104.59億元,高於徐州的任何一座區縣,且獨佔全市的18.7%!

市直的收入主要來源於由市級直接徵收的部分稅收,以及市級的國有資產有償使用收入、行政事業性收費、專項收入、罰款等非稅收入。

若再加上兩大市屬功能區的話,徐州市本級(市直+徐州經開區+淮海國際港務區)162.43億元的地方財政收入量會佔到全市的29%!

‬雲龍、泉山、鼓樓均出現下跌

雲龍區、泉山區、鼓樓區是徐州市區中的“中心三區”,單就地方財政收入而言,三區在2024年均出現了較大跌幅。其中鼓樓區更是從20億元檔跌至18.09億,僅高於淮海國際港務區。雲龍、泉山也只有剛超過30億元的水平。

“中心三區”為何會在2024年一同出現財政下跌的情況,而且均比2023年減少了好幾億?

1、轄區內部分銀行的稅收變成由市級徵收

以泉山區、雲龍區的情況為例,兩區均在2024初的預算收入安排中明確提到了轄區內部分銀行的稅收由區級徵收變成由市級徵收,入庫市財政。

泉山區


雲龍區

2、房地產市場繼續低迷帶來的影響

論產業,雖說服務業是中心城區的支柱,但房地產行業同樣與中心城區高度捆綁,對地方財政的影響不容小覷。

2024年依然是房地產低迷的一年,與之相關的稅收不僅不如2017年—2021年期間那樣可觀,甚至有可能大幅下跌,成為下拉當地整體財政增長的主要環節。

‬港務區體量小,但增勢相對強勁

雖然淮海國際港務區已由泉山區託管,但主要是在社會事務上,而經濟領域仍有不小的獨立性。單就財稅收入而言,港務區依然自成一體,直屬於徐州市本級。

2024年,港務區5.64億元的地財收入量仍只能位居全市末位,但增長勢頭着實強勁,10.6%的增速快於任何一座區縣。在自身基數本就很小的前提下,港務區卻相比2023增收了0.54億元,這一增量即使對比銅山區也沒有太大的劣勢。

註:地方財政收入為財政收入上劃後的地方留存部分,不含政府基金性收入、國有資本經營收入、社保收入,轉移支付等,不代表當地所有的可支配資金